猪饲料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由于猪肉在我国的膳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一直以来猪饲料产量在我国饲料总产量中的占比高达40%以上,2006年到2016年间,我国猪饲料产量从4015万吨增长到872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06%。
随着养殖规模化的发展,猪饲料产业正在产生深刻变革。
不同的养殖规模,对于猪饲料的需求并不一致。
根据核心产品来划分,目前,国内猪饲料市场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其一为双胞胎模式:以中大猪配合料为核心产品,面向中小散户,比拼产品性价比,核心是成本控制力。
其二为大北农模式:以前端料为核心产品,面向中小规模养殖场,比拼猪场服务能力,核心是团队执行力。
该猪饲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4694.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69.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54%;流动资金2124.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46%。
达产年营业收入16196.00万元,净利润2677.4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21.4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4.29%,投资利税率29.26%,投资回报率18.22%,全部投资回收期6.99年,提供就业职位304个。
猪饲料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产业分析第四章项目方案分析第五章土建工程说明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第七章项目风险第八章 SWOT分析第九章进度计划第十章投资方案第十一章经济收益第十二章总结说明第一章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猪饲料生产加工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x循环经济产业园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猪饲料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16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xxx有限公司三、战略合作单位xxx有限公司四、项目建设背景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迅速壮大。
1990年至2010年,我国饲料产量从3194万吨增长至1620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46%,呈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2010年起,我国饲料工业产量增速有所放缓。
2010年至2019年,全国饲料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1%,2019年我国饲料产量为22885万吨。
未来15年,城市化仍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
到2030年,有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中国改革的主轴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城市化进程,加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鱼、肉、蛋、奶的总需求仍将适度增长。
xxx循环经济产业园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xxx循环经济产业园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xxx循环经济产业园,进一步巩固xxx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引资竞争力。
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4694.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69.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54%;流动资金2124.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46%。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619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626.06万元,税金及附加236.59万元,利润总额3569.94万元,利税总额4298.94万元,税后净利润2677.4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21.4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4.29%,投资利税率29.26%,投资回报率18.22%,全部投资回收期6.99年,提供就业职位304个。
十、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循环经济产业园及xxx循环经济产业园猪饲料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循环经济产业园猪饲料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猪饲料生产加工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循环经济产业园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30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621.49万元,可以促进xxx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4.29%,投资利税率29.26%,全部投资回报率18.22%,全部投资回收期6.99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99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
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示范区。
发挥民间投资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为广大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国务院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振民营经济、激发民间投资已被列入重要清单。
民营经济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壮大区域经济、安排劳动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一)公司概况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引进世界领先的技术,汇聚跨国高科技人才以确保公司产业的稳定发展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较高的员工素质,在职员工约600人,80%以上为技术及管理人员,85%以上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29.37万元,同比增长23.50%(1756.46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猪饲料销售收入为7496.54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1.22%。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415.6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7.38万元,增长率22.73%;实现净利润1811.7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9.21万元,增长率23.88%。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二、猪饲料项目背景分析随着养殖规模化的发展,猪饲料产业正在产生深刻变革。
不同的养殖规模,对于猪饲料的需求并不一致。
根据核心产品来划分,目前,国内猪饲料市场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其一为双胞胎模式:以中大猪配合料为核心产品,面向中小散户,比拼产品性价比,核心是成本控制力。
其二为大北农模式:以前端料为核心产品,面向中小规模养殖场,比拼猪场服务能力,核心是团队执行力。
短期内,配合料市场是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仍以散户为主的结构下实现销售上量的重要突破口。
尽管我国生猪养殖市场不断走向规模化、集中化,年出栏量较小的散户仍然占到养殖行业的绝大部分。
据中国畜牧业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年出栏量500头以下的养猪场占养猪场总数的99.43%,这部分散户的需求仍以配合料为主。
根据我们的测算,这一部分散户当前的出栏规模在30%左右,未来几年也不会快速消失,市场在短期内仍然有大量的配合料需求。
2018年以量增为主要任务。
随着各地产能的投放,销量预计增长100万吨,达到265万吨左右。
按权益计算,新增70多万吨。
其中,大信新增20万吨;华中(湖南投产3个饲料厂,江西2个、安徽1个、重庆2个)30万吨;华南(主要是广西)10万吨;越南(新建2个厂)5-8万吨;再加上公司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投资持股70%-80%股份的饲料厂投产,预计还会有20-30万吨增长。
毛利:由于猪价的下跌以及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的回升,预计2018年猪饲料单吨净利下降15元/吨至85元/吨。
三、猪饲料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未来15年,城市化仍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
到2030年,有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中国改革的主轴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城市化进程,加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鱼、肉、蛋、奶的总需求仍将适度增长。
根据瑞士信贷银行最近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人,超越美国的9200万人,成为全球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
至于中产阶级的标准和真实规模,是很难达成共识的。
但这个群体正在迅速扩大是不争的事实。
中产阶级,他们有消费能力、更注重生活品质、更注重健康食品。
这意味着谁能提供安全美味的肉、蛋、奶、鱼,谁就有机会拥有庞大的“粉丝群”。
未来20年中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食品价格。
这对整个大农牧业的发展依然是利好的。
土地多元化流转加速,散养式的传统养殖模式将会逐步瓦解,朝适度集约化方向发展。
未来用来养殖的土地、塘口更加稀缺。
所以未来中大规模养殖企业和专业户、家庭农场类型的养殖群体将呈二元状态。
商品化、市场化的饲料将长期存在,但呈下降趋势;代加工、定制化的饲料将呈上升态势。
市场资源整合、争夺将异常激烈,各类企业、优质渠道、规模牧场结盟,相互入股结成利益共同体将成为常态化。
所有的企业、个人,都要融入区域产业链,以增强竞争力。
这意味着,单打独斗很难生存,但懂得敞开心胸,主动融入的企业都有机会继续发挥价值。
食品安全问题,推动饲料行业由量到质转型升级。
欧盟2006年1月1日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局(FDA)从2014年用3年时间禁止在牲畜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韩国于2018年7月在饲料中禁用抗生素。
无抗养殖很难做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小众化的行为;但是无抗饲料的时代即将来临。
消费在升级,品质在升级,未来10年是绿色安全、差异化肉、鱼、蛋品牌创建的黄金期,这也将是“供给侧改革”在农牧领域的重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