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分类练习题关联词语1.只要……就……如果……就……因为……所以……既然……就……虽然……但是……(1)()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能得到提高。
(2)花生()不好看,()很有用。
(3)()他讲得很动听,()我听得津津有味。
(4)爷爷()答应了你,()你放心吧!2.不但……而且……即使……也……只要……就……如果……就……只有……才……(1)()是数九寒天,我()坚持锻炼。
(2)刻苦学习,长大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
(3)这座井里的水()清凉,()甘甜。
(4)()没有这个转播台,老山沟里()收不到电视。
3.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只有……才……如果……就……只要……就……既……又……(1)李红是个聪明、用功的学生。
她常说:“()不抓紧时间学习,()学不到更多的知识。
(2)贝多芬()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仍然坚持为人民谙写乐曲。
4.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不是……就是……(1)工人抓紧施工,()抢今天一秒,()等明天一天。
(2)每天他()在教室学习,()到操场锻炼。
(3)凡卡想:( )在城里受苦,( )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5.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即使……也……既然……就……是……还是……宁可……也不……(1)( )我们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 )要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 )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人们称它为沙漠里的船。
(3)(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应该坚持到底。
(4)( )你的学习成绩好,( )不能自满。
(5)小英( )在读书,( )在思考.(6)小英雄雨来( )牺牲自己,( )泄露秘密。
6.无论……都……任凭……也不……既然……就……不但……而且……宁可……也不……尽管……还是……只有……才……只要……就……(1)邱少云( )牺牲自己,( )破坏革命纪律。
(2)( )困难有多大,他( )坚持学习。
(3)( )有了耕耘,( )会有一份收获。
(4)我们都应该做言行一致的人,( )说了,你( ) 得去做。
(5)( )小红能说会道,慧敏( )相信她的谎言了。
(6)王峰( )今天不舒服,他( )坚持来厂里上班。
7.虽然……却……不但……而且……不是……而是……与其……不如……哪怕……也……尽管……还……要是……就……(1)( )今天的天气很热,他( )坚持干到底。
(2)( )风再猛,雨再大,( )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3)小琴( )不嫌弃小花狗,( )真诚地喜欢它。
(4)()只是几句平常的问候的话,()使我感到温暖无比。
(5)他()马马虎虎地把考卷查看一遍,()一丝不苟地在检查。
(6)()拖延时间被老师批评,()现在就动手做。
8.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即使……也……既然……就……(1)()今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2)船夫驾驶小艇时,()能操纵自如,()船速非常快。
(3)()你懂得了这个道理,()要自觉地去做。
(4)()工作再难做,他()不会退缩。
9、一个人有了疾病。
他的内脏运动出现异常。
(用“如果……就……”把两句话并为一句话。
)修改病句(一)一.成分残缺。
句子不完整。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上课时,始终专心听讲,因此,成绩很好。
3.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4.老师耐心学生。
5.这次的运动会,取得了第一名。
6.我肚子饿了,很想吃。
二.重复啰嗦。
成分累赘。
1.我的作业几乎全部做完了。
2.盼望已久的故事书即将终于到了,同学们快乐极了。
3.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4.邻居家的哥哥很十分高兴的跑了进来。
三.搭配不当。
词语与词语间搭配不当。
1.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2.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态度提高了。
3.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优美。
4.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5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提高了,价格减少了。
6.小华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子向学校走去。
四.词序颠倒。
词语排列的先后顺序不合适。
1.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2.妈妈的工作养成了认真的好习惯。
3.我校分别在教室里和球场上举行篮球比赛和智力比赛。
4.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找出作业中的错误。
5.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五.前后矛盾。
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自相矛盾。
1.小红学习非常努力,学习成绩居然提高了。
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3.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骑自行车上学。
4.我断定他大概是小红的哥哥5.五颜六色的红旗在随风飘扬。
六.用词不当。
关联词、近义词用错。
1.周宇努力学习,老师经常夸耀他。
2.太阳像个被水蒸气迷惘着的火球,离西山顶只有一杆子高3.邻居家的小弟弟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
4.小明兴奋的张牙舞爪,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5.因为我喜欢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七.分类不当。
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1.“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2.山坡上栽着许多梨树、苹果树和果树。
3.妈妈买了水果、桔子、苹果和薯片。
4.今天来了许多少先队员和小学生。
八.表意不明。
意思表达的不清楚,使人误导。
1.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
3.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4.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修改病句二(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大雨继续下了三个小时。
3、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4、星期五,我们班开展了“爱我家乡”。
5、为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6、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7.妈妈买了西瓜、桃、苹果,梨和水果。
8、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9、他的家乡是北京人。
10、妈妈不但会做饭,而且会织毛衣。
把句子写具体例句:春风吹。
(和煦的.)春风(温暖地.)吹着。
我望着天空。
我(久久地.)望着(蓝蓝的.)天空。
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至少两处,要合理)1、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2、王华爱看小说。
3、石榴花谢了。
4、香港是“东方之珠”。
5、风吹倒了小树。
6、花儿散发清香。
7、旅客们走进车厢。
8、气球升上天空。
9、月光照着大海。
10、太阳升起来了。
11、春风吹遍大地。
12、天下着雨。
一、“的、地、得”的用法:“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二、“的、地、得”的用法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例句分析,明确用法: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五、顺口溜: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到,默记5遍脑开窍。
练习:选择“的、地、得”填空。
紧张()工作静静()流过变化()真快明亮()月光缓缓()移动熟练()操作愉快()歌唱茂密()树林美丽()田野暖暖()春风他的()橡皮清清()河水。
用力()踢球仔细()看着开心()笑笑扫()真干净笑()多甜考()好缓缓()流淌五彩()泡泡高兴()跳起来红红()花朵香甜()面包辛勤()劳动清澈()小河慢慢()走大声()说跑()快唱()好跳()高认真()早读悄悄()走过1.小胖()同桌正在津津有味()讲故事。
2.精致()玻璃球被小涛摔()粉碎。
3.他高兴()一蹦三尺高。
4.欢快()孩子们愉快()歌唱。
5.他()妈妈喜欢可爱()花儿。
6、看看哪边()雪化()快7、她画了个拿风车()小男孩,风车在呼呼()转。
8、打孔后()邮票,很容易一枚枚()撕开。
9、古老()故宫变()年轻了。
10、天边()晨星和山上()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倒映在湖水中。
11、整个日月潭()美景和周围()建筑,都清晰()展现在眼前。
12、我们会给小猫安排一个舒适()家,会很好()照顾它。
13、卡罗尔一蹲下,小猫就扑扑()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14、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垂着头,显()更加骄傲。
15、玫瑰慢慢()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叶子。
16、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17、它()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怪不()人们叫它丹顶鹤。
18、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园。
她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呀!怎么变成红色()天啊?多多兴奋()手舞足蹈,高兴()跳起来。
她情不自禁()大喊:"我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