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B.规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C.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D.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取代了它的职能
2.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①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③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新中国的建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3.人们之所以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主要是因为A①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②志愿军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③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祖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④志愿军有着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C
A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B.进行土地改C.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A.人民政权同国内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中国人民与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6、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C)
①起止时间:1950年底至1952年底②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③
结果:近3亿多农民分到了7亿多亩土地以及农具等④它的完成标志着存在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⑤这样,在农村建立了土地公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
⑤
7.中共八大取得的最大成果是(C)
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
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8.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B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C.国家对农民占有的土地实行赎买政策
D.对建设社会主义急于求成、忽视客观规律
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错误是( A )
A、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B、高指标
C、瞎指挥
D、浮夸风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
A.颁布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是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依据
D.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B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 D ①实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③实行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④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A. ①②③B.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3、使“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事件是(B)
A、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B、1993年汪辜会谈
C、达成92共识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14.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政策的先后顺序是C①和平方式解放台湾②解放台湾③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④“一国两制”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15、下面有关我国科技事业成就的正确排序是(C )
①“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16.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重大外交成就的是D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建交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7.以下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文学、体育成就的是D
A.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B.徐海峰获得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
C.北京申奥成功D.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首次公演
18、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B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基本落实C、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D、医疗保险制度改
19.对于建国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B.这一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C.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力D. 这一制度不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
20.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A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讲话摘录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条文通常的名称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提到的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
③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2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三: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状况
(2)你能分析出造成这种工业状况的原因吗
(3)为改变此种工业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结果
2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演说(图见课本)
(1)会议特点如何
(2)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你是如何理解“同”
与“异”的
24、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1)在上述材料中,党中央提出了什么发展战略。
(2)为实现这一战略,粉碎“四人帮”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一、DAACB CCBAC BDBCC DDBDA
,
二、21、答案:31、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②1955年(1分)万隆会议(1分)
③“求同存异”(1分)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
分)
22、答案:(1)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轻工业得到了一定的
发展;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2)封
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长
期战争的破坏。
(只要言之有理皆可)(3)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
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到1957
年,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建立了一批新兴工业基地,我国开始
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3、答案: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
会议。
同:与会国独立前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独立
后都面临发展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成果问题;都有团结一致,
共同反帝反殖,保卫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6分)
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4分)
24、答案:科教兴国
文革结束不久,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
恢复高考制度。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
力的观点。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0
年代以来,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若干所大学建成为世界一流大
学的工作。
实施了863计划。
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