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救护理
CT检查:
左侧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
脑膜刺激征
包括哪 些
颈项强直 克氏征 布氏征
现场脑出血的识别
(1)症状突然发生。 (2)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 沉重或麻木。 (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4)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5)双眼向一侧凝视。 (6)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7)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治疗——调控血压
(1)脑出血患者不要急于降血压,因为脑出血后的血压升 高是对颅内压升高的一种反射性自我调节,应先降颅内压 后,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血压治疗。 ①血压≥200/110mmHg 时,在降颅压的同时可慎重平稳降 血压治疗,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180/105mmHg左 右. ②血压170~200/100-110mmHg,暂时尚可不必使用降压药, 先脱水降颅压,并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必要时再用降压药。 血压降低幅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造成脑低灌注。 ③血压165mmHg/95mmHg,不需降血压治疗。 (2)血压过低者应升压治疗,以保持脑灌注压。
二、病因
动脉硬化
B
高血压病
A
C 颅内动脉瘤
病因
D
凝血机制障碍
E
动-静脉畸形
发病机制
高血压→脑内A硬化→微血管瘤―→破裂
BP ↑
出血
高血压→血管痉挛― ― ― →坏死、破裂
缺血缺氧
高血压性 脑出血的 发病部位 以基底节 区最多见
临床表现
有高血压病史 多在活动状态下急性发病,迅速进展 有明显的全脑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血压明显增高 有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可有脑膜刺激征
(左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左侧基底节血 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 随访:2月5日住院第9天自动出院
概 述
流行病学
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 成了三大致死疾病. 患病率:719-745.6/10万人 发病率:约109.7-217/10万人 死亡率:约116-142/10万人 幸存者:50%-70%遗留严重残疾
1 根据血肿量大小不同采用不同的血压维持脑灌注:
血肿量<30ml者,血压>180mmHg/110mmHg; 血肿量>30ml者,血压>200mmHg/110mmHg, 通过脱水降颅压等治疗,血压持续不降,应给予降血 压治疗。
调控血压新观点
2 降压速度不能过陡,幅度不能过大:
血肿量<30ml,24h血压控制在150-170mmHg,4872h控制在140-160mmHg。 血肿量>30ml,24h血压控制在170-190mmHg,4872h控制在150-170mmHg。 有研究表明,最初24h使平均血压降低约10%20%为宜。
调控血压新观点
3 血压逐渐降至并维持在比患者发病前的基础 血压高10-20水平。
4 应对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紧张,持续疼痛,躁 动,睡眠障碍等可升高血压的因素积极处理。
进展 进展二 二 止血药物的应用
研究表明脑出血的病人并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故没有必要使用止血剂,除非合并消化道出血。
但是近年来 CT检查发现,脑出血病人在 24 h 内有相当比例的再出血,这与患者服用阿司 匹林、饮酒以及血肿的部位以及形态有关,因此 对于存在上述因素的患者可短期使用止血剂。
急 救 护 理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安全转运 健康教育
现场及救护车上的处理和急救
急救人员在现场或救护车上应收集的信息: 1) 现场脑出血的识别 2)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3)神经系统症状 4) 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 5)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史、近期用药史
时间就是大脑
( The time is brain)
进展 四
—手术治疗
去骨瓣减压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钻孔穿刺血肿碎吸术 内窥镜血肿清除术
微创血肿清除术
脑室穿刺引流术
谢 谢 大 家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睁眼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疼痛睁眼 不睁眼
计分
4 3 2 1
语言表现
回答正确 回答有误 用词错乱 语义不明 不能言语
计分
5 4 3 2 1
4 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若血压升高, 脉搏减慢甚至呕吐,则为颅压升高表现,遵医 嘱进行降颅压处理,防止脑疝发生。 5 开放通道:留置针 6 发病1~2 h内禁食。 7 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8 救护车上工作人员应提前通知急诊室,做好 准备及时抢救。
二 急诊室救治与护理
1 立即安置患者于抢救室,保持安静,谢绝亲 友探视,以免情绪激动,引起血压和颅内压的 升高。躁动不安者加护栏,适当约束,必要时给 予少量镇静剂;清醒患者,避免用力咳嗽呕吐, 禁止起床大小便或进行不必要的活动。 2 做好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和各种急救用物 及药品的准备。 3 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4 药物作用和副作用的观察。
国内完成的七城市和 二十一省农村神经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发病趋势
•美国
•中国
脑血管病的类型
脑血管病
缺血性
出血性
24小时内恢复
超过24小时
破入脑实质
脑表面
TIA
脑梗塞
脑出血
SAH
脑出血概念
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 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年,在我国 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左右。急性期病 死率约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 中最高的。
进展 进展三 三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是辅助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方法,初 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认为亚低温是一项有前途 的治疗措施,而且越早用越好。
亚低温治疗
温度:32-34℃ 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轻脑水肿; 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细胞的损害作用; 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 减轻弥漫性神经元损伤; 抑制炎性反应,减少氧自由基产生。
脑出血
基底结—60-70%
脑叶—10%
脑干—10%
小脑—10% 脑室—3-5%
基底结出血
壳核出血-60% (豆纹动脉外侧支) 丘脑-10% 内囊 尾状核头部
1.半球纵裂2.胼胝体3.侧室前角 4.透明中隔5.三脑室体上部 6. 松果体 7.侧室后角 8.大脑大静脉 9.下矢状窦 10.上矢状窦 11. 侧脑室脉络 12.丘脑 13.壳核14.内囊 15.穹窿16. 外侧裂丛钙 化 17.尾状核头
急诊室救治与护理
5 护送做CT。 6 适当控制血压: 血压过高或波动都容易导致继续出血,评估有 无升高血压的外在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 7 尽早实施低温疗法。 8 要充分估计到搬动、转运病人的危险性。
整体护理 急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009.1.28.11AM
P1:颅内压增高---与脑血管破裂有关 I1: 1.遵医嘱使用脱水剂,甘露醇和速尿。 2.头部尽量制动,有条件冰帽使用。 3.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4.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 的变化。
脑出血急救护理
急诊科
金美
主要内容
汇 报 病 史 疾 病 概 述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急救护理 进展知识
病例导入
接“120”电话: 2009年1月28日上午 9时35分诉: “发现患者神志不清”。 120立即出发。 ↓ 120到达现场:上午10时5分 ↓ 患者病情:周冬梅,女,66岁,“患 者神志不清1h”。(神志昏迷,鼾声呼吸,
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常向内下方凝视。
脑叶
约占脑出血的10% 年轻人多由血管畸形引起:烟雾病 出血以顶叶最多见,依次为颞、枕、额叶 表现: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较常见、昏迷少 见。遗留癫痫,偏瘫程度较轻
脑干
占脑出血10%左右,绝大多数为脑桥出血 小量出血(轻型): 突然头痛、呕吐、眩晕、复视、眼球不同轴、 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 大量出血(>5m1,重型): 昏迷早且重,四肢弛缓性瘫痪,去大脑强直, 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多 于24-48小时内死亡。
双侧瞳孔等大,直径0.25cm,光反射迟钝。 BP:170/100mmHg处理:降颅压、保持呼吸道 通畅供氧 )
↓ 转运:10点55分到急诊科(BP:
160/97mmHg P:72次/分 R:22次/分 GCS评 分:8分)
↓ 检查:上午11时CT检查
(左侧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
↓ 护送:11时10分护送神经内科 ↓ 手术:12时15分术后进ICU
急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P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病人意识障碍,呼吸道内分泌物不
能自行排除有关。
I: 1.头偏向一侧 2.彻底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 3.舌后坠使用拉舌钳 4.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急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P3:潜在并发症:脑疝 I: 1.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绝对卧床休息 3.吸氧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开塞露通便,切忌大便 时用力过度和憋气,导致再次发生脑出血。
运动反应
能按吩咐运动 对疼痛能定位 能够躲避疼痛 刺激时肢体屈曲 刺激时肢体过伸 对刺激无反应
计分
6 5 4 3 2 1
血 量 的 估 算
临床可采用简便易行的多田氏公式,根据 CT 影像估算出血量。方法如下: ◆出血量=0.5×最大面积长轴(cm)×最大面
积短轴(cm)×层面数 5.3*4.2*0.6*8/2=53
三 急性期健康教育
保持血压稳定
血压波动过大是造成再出血的直接因素
排便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安全转运
4.做好病
做好病情解释
3.稳定病情 2.备齐抢救
情解释
物品药品
1.专人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