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狂欢节
十二、化石
• 木琴冰冷的音色,跟管絃樂合奏出聖桑自 作「骷髏之舞」中,骷髏們跳舞的旋律, 接看出現一些法國民謠的片斷,像「我有 一些煙草」 「啊母親」 「月光」與「邁 向西利亞」,最後才是羅西尼「塞維里亞 的理髮師」中著名的羅西娜所唱抒情調的 片調。 • 聖桑諷刺這些都是音樂化石,而且一起婆 婆起舞了。
三、野驢
• 「驢子」,最初的原譜上,這段稱為「急 馳的動物」,後才改為「驢子」,由兩部 鋼琴以八度因急速上下彈奏。 • 由兩合鋼琴飛馳般的快速演奏,描寫在中 亞細亞遼闊的草原上,敏捷地奔跑追逐的 野驢。
四、烏龜
• 這一段和緩諧趣的音樂,跟前段恰成鮮明 的對比。在鋼琴的伴奏上,低音絃樂器的 主題,描寫出烏龜緩慢的爬行。 • 這是借用另一位法國作曲家奧芬巴哈的 「天堂與地獄」序曲中,活潑快速的康康 舞旋律;在此曲中,用嘲弄般慢吞吞地演奏 出來。
七、水族館
• 由雙鋼琴奏出的蕭邦風輕緩的琶音,表示 玻璃水箱中清水的波動,接看長笛和絃樂 器,奏出安詳的旋律,描繪靜靜地悠游的 魚。 • 鋼片琴則刻畫出在日光下,閃閃發光的銀 鱗。
八、長耳人
• 曲中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用特殊 奏法交互奏出的樂句,可能是在描寫莎士 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中,一種驢頭 人身的怪物嘶叫悲鳴的聲音。
九、林中杜鵑
• 鋼琴的和絃巧妙地表現出幽靜的深山,不 久模仿杜鵑反覆鳴叫的兩個單音一咕!咕! 打破了周圍的寧靜氣氛,這是用單簧管演 奏出來的。
十、大鳥籠:
• 這裡由絃樂器的顫音,表示許多鳥兒振翅 的聲音, • 長笛的主奏表達小鳥飛躍的情景 • 鋼琴則模仿鳥籠中小鳥的啁啾聲。
十一、鋼琴家
• 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動物」,曲中反覆 彈奏看徹爾尼的一首練習曲,諷刺鋼琴學 生不斷苦練這種單調乏味的音階,是件多 麼可憐的事。
五、大象
• 在鋼琴的圓舞曲節奏後,低音提琴奏出法國作曲 家白遼士所作「浮士德的天譴」中,妖精之舞的 旋律,此後又引用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中輕 快的詼諧曲。 • 這些原是輕柔的音樂,可是聖桑卻拿它來描寫大 象沉重笨拙的步伐,與滑稽可笑的舞姿。
六、袋鼠
• 袋鼠是產在澳大利亞草原的動物,牠以長 而健的後腿,踢著地面向前跳躍行進,有 如麻雀在枝上跳動。 • 袋鼠那出奇地長且大的尾巴,也能幫助其 跳躍的動作。聖桑用兩合鋼琴交替地奏出 的裝飾音樂句,描寫袋鼠輕快的前進動作。
動物狂歡節
一、序奏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的行進
• 由雙鋼琴顫音的序奏開始,接看出現雄偉 莊嚴的進行曲,表示獅子的登場;這隻萬獸 之王,耀武揚威地邁著堂皇的步伐,帶領 看動物們的行列,由遠而近。低音部半音 型的樂句,表示獅子的咆哮聲。
二、公雞和母雞
• 這是一段美妙出色的描寫音樂;母雞用單簧 管表示,公雞則以最高音的鋼琴表達出來。 • 這一對雞,在穀倉旁咯咯地叫個不停,公 雞在發現穀物時,熱情地招呼牠的伴侶, 然後一起愉快地啄食。
十三、天鵝
• 這是全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樂,也 是一首大提琴獨奏的名曲。兩台鋼琴的琶 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 • 接看大提琴在上面奏出美麗迷人的旋律, 描寫天鵝以高貴優雅的神情,安詳地浮游 的情景。
十四、終曲
• 這是最後活躍熱鬧的大團圓場面。以開頭 的序奏做前導,鋼片琴響出華麗耀眼的樂 句,並引出絃樂器奏出的新主題,刻畫出 狂歡節喧譁的氣氛。 • 接著前面公雞與母雞、大象、袋鼠和長耳 人的主題,又一一登場了 • 最後匯集成一股歡樂的巨浪,在火花般燦 爛的高潮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