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充填采矿法

第十四章 充填采矿法


分区壁式回采是将每一分层,按回采顺序划分为区段, 以壁式工作面沿区段全长推进。回采工作面以溜井为 中心按扇型布置,每一分区的面积控制在100m2以内。 如图。 回采分层高度为2~2.5~3m,回采巷道的宽度为2~3m。 用浅孔凿岩落矿。孔深1.6~2m。电铲或电耙出矿。充 填前要做的工作:清理底板,铺设钢筋,钉隔墙,构 筑脱水砂门等。混凝土底板强度达100~150号。如图1710. 脱水沙门如图。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充填。
自下向上水平分层回采时,可根据具体条件决定先采矿 石或先采围岩。当矿石易采,有用矿物又易被振落,则 先采矿石;反之,先采围岩,一般采下盘围岩。采矿之 前应铺垫板,以防止粉矿落入充填围岩中。如采掘的围 岩量超过充填所需的用量,则需铺设矿石溜井和废石溜 井。该方法损失不大(7~15%),贫化达15~50%。回 采工艺复杂,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它 比混采留矿法优。
二〃松散充填矿房间柱回采 在矿房用水砂充填法回采,或者用空场法回采后,随后 充填。 用充填法回采间柱,须在其两侧留1~2m矿石,以防止矿 房中的松散充填料流入间柱工作面。 如地表允许崩落,矿石价值不高,可用有底柱分段崩落 法回采间柱。如图。
三〃顶底柱回采
如在回采上分层矿房和矿柱时构筑了人工假底,则 在其下部回采顶底柱时,只需控制好顶板暴露面积。
二〃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 它与下向分层水力充填采矿法的区别在于充填料不同。 从而取消了钢筋混凝土底板和钉隔墙。只需在巷道两 端构筑混凝土模板,简化回采工艺。该法一般用巷道 回采。高3~4m,宽度3.5~4m~7m。主要取决于充填体强 度和矿体稳固性。回采巷道间隔回采,上下相邻分层 的回采巷道应互相交错布置。充填工作连续进行,使 充填体完整,在5~7天可在相邻进路进行回采。浅孔 落矿。电铲出矿。
第五节 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下向充填采矿法,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 均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 稀有金属矿体。 其实质是: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和逐层充填,每一分层的 回采工作,是在上一层人工假顶的保护下进行的。
一〃下向分层水力充填采矿法 1.矿块结构参数:如图,阶段高30~50m, 矿块长30~50m, 宽度为矿体的水平厚度。不留顶柱,底柱和间柱。 2.采准和切割:运输巷道布置在下盘接触带,矿块中间布 置一个溜矿井。随回采分层的下降,行人天井逐渐为建 筑在充填料中的混凝土天井所取代,而溜矿井从上往下 逐层消失。 3.回采工作:回采方式为巷道回采和分区壁式回采两种。
2.采准切割工作:充填天井,
人行滤水井,放矿溜井, 3.回采工作: 浅孔落矿, 水平压矿;
胶结充填底板,
隔墙。
二〃胶结充填方案的特点 如图。 胶结充填方案的矿块采准和回采等,与水力充填方案 基本相同, 行人天井不要按滤水井条件构筑, 溜矿井和行人天井在充填时只需立模板就可以形成。 由于胶结充填成本很高, 第一步骤回采应取较小尺寸,但所形成的人工矿柱必 须保证第二步骤回采的安全;第二步骤回采可用水力 充填,故可选择较大的尺寸。胶结充填的接顶问题: 人工接顶和注浆加压接顶。
1.结构参数:矿块斜长30~40m, 沿走向长度60~80m, 空顶距 2.4m, 充填距2.4m, 悬顶距 4.8m, 矿块间不留矿柱, 2.采准和切割:矿体内布置切割平巷,上山和溜矿井、人 行联巷,上山布置在矿块边界处 3.回采:每次沿工作面推进2.4m,沿倾斜工作面推进2m (根据顶板暴露面积而定),浅孔凿岩,电耙出矿。
第六节 分采充填采矿法 当矿脉厚度小于0.3~0.4m,只采矿石,工人无法在其中 工作,必须分别回采矿石和围岩,使其采空区达到允 许的最小厚度(0.8~0.9m),采下的矿石运出采场,而采掘 的围岩充填采空区,为继续上采创造条件。这种采矿 法叫分采充填采矿法(也叫削壁充填法)。该采矿法 常用于开采急倾斜极薄矿脉,如图。
三〃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评价 优点:矿石损失贫化小,但效率底,劳动强度大。应 用水力充填和胶结充填技术,以及回采工作面使用无 轨设备,使普通充填法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高效率 采矿方法,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缺点:充填成本高,充填系统复杂,阶段间矿柱回采 困难。
四〃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 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倾角近 40度)回采,在采场内矿石和充填料的运搬,主要靠重 力。 这种采矿方法只适用于干式充填。 应用自行设备后,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改为沿全阶段 连续回采,如图。 矿石用自行设备运出。充填料从回风水平用自行设备运 至倾斜面靠自重溜下。 由于该方法用干式充填,适用条件严格。该方法逐渐被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所取代。
第八节 矿柱回采 用两步骤回采的充填法(主要是上向分层充填法),矿 房回采后,矿房已为充填料充满,就为回采矿柱创造了 条件。在矿块单体设计时,必须统一考虑矿房和矿柱的 回采方法及回采顺序。一般采完矿房后应及时回采矿柱, 否则,矿柱上的应力回增加,矿柱开采条件恶化。 间柱回采条件有以下几种
一〃胶结充填矿房的间柱回采 1.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2.用下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3.用留矿法和房柱法,
三〃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的评价 这种采矿法法适用于复杂的矿山开采条件,如围岩不稳, 围岩和矿石都不稳固,以及地表不许崩落等。它代替 分层崩落法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下向分层水力充填法结构和工艺较复杂,保护围岩和地 表的可靠性不如下向胶结充填方案。在矿石价值较高 时应用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
该方法优点:矿石损失小(3~5%)。 缺点:劳动生产率低,成本较高。 随着矿床开采深度增加,地压加大,下向分层胶结充 填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顶柱
第十四章 充填采矿法 第一节 概述: 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 空区的的采矿方法,叫充填采矿法。目的是 利用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 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工作面创造安全和方 便。可分为:
单层充填采矿法 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下向充填采矿法 分采充填采矿法
第二节 单层充填采矿法 使用于缓倾斜薄矿体中,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 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 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 空区,以控制顶板崩落。如图。
4.评价: 当开采水平或缓倾斜薄矿体时,在顶板岩层不允许 崩落的条件下,单层充填法是唯一可用的采矿方法, 回收率高,贫化率低,但是采矿工效低,坑木消耗大。
第三节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一般将矿块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骤回采矿房, 第二步骤回采矿柱。如图。 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分层进行,随工作面向上推 进,逐层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空间。充填体 维护两帮围岩,并作为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 在充填体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矿房 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在矿房采完后 再进行回采,回采矿房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 充填和胶结充填。
一〃水力充填方案 1.矿块结构和参数:矿块结构和参数:当矿体厚不超过 10~15m时,矿房的长轴沿走向布置,当矿体厚度超过 15m,矿房垂直走向布置。 一般矿房长30~60m,有时达100m。 阶段高度30~60m。 间柱的宽度取决于矿石和围岩的稳定性以及间柱的回采 方法。用充填法回采矿柱时,其宽度为6~8m,矿岩稳 固性差时取较大值, 顶柱4~5m,底柱5m。 有时为了减小矿石损失,用混凝土假巷代替矿柱。采场 内需设置溜矿井和漏水井。如图。
(1)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就可以顺利完成回采 工作。当上覆岩层不允许崩落时,应力求接顶密实。 (2)上覆岩层允许崩落时,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回采上阶段底柱,如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小结 近年来,采用了高效率的采装设备,充填工作实现了管 路化,自动化,并广泛适用选厂尾砂做充填料,使充填 采矿法变成了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矿石回收率高,损 失贫化小,作业安全的的采矿法。特别是对围岩和地表 需保护,地压大,有自然危险,矿体形态复杂或贵重金 属矿床,充填法的优越性更加突出。 目前正在大力推广适用膏体充填技术,使充填采矿法的 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第七节 方框支架充填采矿法
在矿体厚度较大(中厚以上),矿石和围岩极不稳固, 矿体形态极其复杂(厚度,倾角和形态变化很大), 矿石贵重等条件下,方框支架充填采矿大,还是一种 有效的采矿法。回采工作可以从阶段水平底板开始, 或者从顶板开始,由于存在支架和充填劳动强度大, 劳动生产率低,坑木消耗很大,成本高,回采成本很 高,这种采矿方法只用于极不利的矿山地质条件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