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课时)
1.从物质的状态(常温下)分类:
固态:硫酸铵、铜、碘、石墨
液态:乙醇、食盐水、碘酒
气态:空气、氢气
2.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
导体:铜、石墨、食盐水、硫酸铵晶体不导电,
其水溶液能导电
绝缘体:空气、乙醇、碘酒、碘、氢气
3.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
易溶:乙醇、食盐水、硫酸铵
微溶:碘
难溶:空气、氢气、铜、石墨
2.2KClO3====2KCl+3O2
3.S+3C+2KNO3=K2S+N2+3CO2
七、化学反应四种基本与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
下面4个反应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2Na+2H2O==2NaOH+H2
2NaOH+ CuSO4== Cu(OH)2+Na2SO4
Cu(OH)2==CuO+H2O
Fe+CuSO4==FeSO4+Cu
AB=A+B
AB+C=A+CB
AB+CD=AD+CB
六、氧化还原反应
H2+CuO=Cu+H2O
结论:
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口决:
失(失电子)升(化合价)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或被氧化)还原剂(某种物质)
练习:请判断下列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Zn+H2SO4=ZnSO4+H2
MnO2
Fe2O3+3CO=2Fe+CO2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从物质的状态(常温下)分类:
固态:硫酸铵、铜、碘、石墨
液态:乙醇、食盐水、碘酒
气态:空气、氢气
2.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
导体:铜、石墨、食盐水、硫酸铵晶体不导电,
其水溶液能导电
绝缘体:空气、乙醇、碘酒、碘、氢气
3.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
4.从物质的组成分类
混合物:空气、碘酒、食盐水
纯净物:乙醇、硫酸铵
二、物质的组成分类
非均匀混合物:
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按组成分非金属单质:
单质
金属单质:
纯净物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氧化物:
酸:
无机化合物碱:
盐:
……
三、氧化物
KOH属于碱,CO2、SO2是非金属氧化物。请写出足量KOH溶液分别与CO2、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易溶:乙醇、食盐水、硫酸铵
微溶:碘
难溶:空气、氢气、铜、石墨
4.从物质的组成分类
混合物:空气、碘酒、食盐水
纯净物:乙醇、硫酸铵
二、物质的组成分类
非均匀混合物:
混合物
均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物:
按组成分非金属单质:
单质
金属单质:
纯净物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氧化物:
酸:
无机化合物碱:
盐:
……
三、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四、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五、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
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口决:
失(失电子)升(化合价)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或被氧化)还原剂(某种物质)
六、化学反应四种基本与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1、学生对盐分类中的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的概念不清楚,要强调到位。
2、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较差,如铁和氧气等方程式都不能正确的书写。
四、物质的转化
电解熔融的氯化钙可以得到金属钙和氯气,钙在氯气中燃烧又能生成氯化钙。请你根据已有知识,箭头表示物质间可能发生的转化,写出钙做反应物和碳酸钙做反应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它课后再写
物质的转化类型
化学方程式
单质 化合物
碱性氧化物 碱
酸性氧化物 酸
酸 盐
五、反应基本类型:
反应类型
实例
A+B=AB
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为切入口,通过故事激发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兴趣,探讨物质的分类方法及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讨论
P3以对①空气、②乙醇(C2H5OH)、
③硫酸铵、④铜、⑤碘酒、⑥碘、⑦氢气、⑧石墨、⑨食盐水进行分类为例,讨论物质分类的方法。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课时)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复习巩固初中已学过的有关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等基本知识,使有关知识系统化。
2、认识化学物质的常用分类方法,了解简单的化学物质的基本属类。
3、了解研究物质的转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掌握简单物质的转化规律。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熟悉化学反应的常见的分类方法和化学反应类型。通过抽象分析,认识化学反应新的分类途径。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习比较、归纳、分类、概括等基本科学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二、教学重点及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