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2.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出版的。

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卡普杰列夫E.布鲁纳3.脑的生长到()岁时基本完成,这时脑的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

A.6B.12C.15D.20E.254.建构主义发展观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加德纳5.下列属于学生学习内容的是()。

A.知识的掌握B.创造性的发展C.道德品质的培养D.技能的掌握E.健康心理的培养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这些都表现的是()。

A.强化B.强化的程式C.消退D.回避条件作用E.逃避条件作用7.()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E.代表学习8.下列属于具体知识的是()。

A.日期B.概念C.事件D.推理E.判断9.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实现的。

A.直观B.概括化C.记忆D.比较E.抽象化10.心智技能的特点包括()。

A.结构具有简缩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结构具有展开性D.对象具有观念性E.执行具有内潜性11.低年级学生借助香蕉、苹果的图片等代替物进行加、减运算,属于()。

A.物质活动B.物质化活动C.外部言语活动D.内部言语活动E.活动的定向12.下列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的是()。

A.滑冰B.开汽车C.弹钢琴D.跑步E.打字1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观念E.道德信念14.全社会各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包括()。

A.尊老爱幼B.诚实守信C.讲究卫生D.团结一致E.文明礼貌15.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解法评价E.反思16.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目的性E.开放性17.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E.思维扩散18.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体现的都是学习动机中的()。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E.附属内驱力19.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A.斯金纳B.马斯洛C.班杜拉D.韦纳E.阿特金森20.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构成。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E.计划策略21.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A.80%B.100%C.120%D.150%E.180%22.下列属于交互式教学的策略的是()。

A.总结B.提问C.析疑D.预测E.反思23.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指的是()。

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E.一般迁移24.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A.思维B.认知C.定势D.心向E.智力25.()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进行了迁移训练的实验研究。

A.詹姆士B.桑代克C.伍德沃斯D.奥苏贝尔E.贾德26.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

A.具有生命的活力B.具有积极的内心经验C.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D.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E.有效地发挥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27.一个学生不敢同教师说话,也没有勇气向教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教师请教,教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他就能学会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这种方法属于()。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E.惩罚法28.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则该教师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E.关注成长阶段29.关于反思方法,下列属于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是()。

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行动研究E.观察分析30.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对工作绩效的平均预测效度系数仅为()。

A.0.11B.0.12C.0.08D.0.09E.0.10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任何活动总有一定的方向,活动的方向由__________ 决定。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__________。

3.__________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4.维果斯基十分强调__________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

5.__________是智力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

6.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中,__________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

7.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_________的学习三类。

8.__________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它不同形式的应用,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9.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__________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10.高斯少年时做1~100的连加,发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它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11.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发现了一个普遍规律: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对该项任务的动机水平成正相关。

12.__________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13.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__________迁移。

14.__________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15.__________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可以逾越的。

2.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道德品质。

3.未来行为的出现直接取决于当前行为的结果。

4.正、负迁移是相互对立的,它们不可能同时出现。

5.由于节食引起的严重体重失调不属于进食障碍。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2.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3.简述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关系。

4.如何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2.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一、不定项选择题1.D【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2.D【解析】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l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此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3.B【解析】脑的生长到12岁时基本完成,这时脑的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

4.A【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5.ABCDE【解析】学生的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6.E【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厌恶刺激。

7.A【解析】符号学习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8.AC【解析】具体知识是指一些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知识;BDE属于抽象知识。

9.AB【解析】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和概括化实现的。

10.ADE【解析】本题考查心智技能的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11.B【解析】本题考查心智动作形成阶段的特点。

物质化活动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代替物进行活动。

12.ABD【解析】连续型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ABD项都属于这个范畴,CE两项都是由一系列不相联系的动作完成的,不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

13.ABC【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14.ABCE【解析】本题考查对道德的社会共性的理解,道德的社会共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讲究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等属于全社会各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而团结一致表现的是社会中各阶级所共有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观念。

15ABCD【解析】有结构的问题即界定清晰的问题,其解决过程包括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执行解法与评价。

16.ABC【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它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17.ABCD【解析】本题考查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它包括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

18.A【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指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与自我奖励的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动机。

19.C【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提出的。

20.B【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21.D【解析】学习熟练程度达到l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22.ABCD【解析】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四种策略,即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23.E【解析】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24.C【解析】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25.B【解析】桑代克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进行迁移训练的实验研究。

26.ABCDE【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健康的含义,以上选项全部都属于心理健康的表现形式。

27.A【解析】本题考查行为改变方法中的强化法,它是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的。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8.B【解析】在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29.ABCD【解析】关于反思方法,布鲁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以下四种: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

30.A【解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对工作绩效的平均预测效度系数仅为0.11,即认知能力测验与工作表现之间的平均效度系数大约也只有0.2。

二、填空题1.活动的目的2.19世纪末3.教学环境4.教学5.记忆6.效果率7.行为规范8.练习9.认知失调10.类似的创造11.阿特金森 12.组织策略13.同化性 14.人格障碍15.微格教学三、判断说明题1.答: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