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主备人:学科审核人:
教研组长:年级主任:
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积累“晏如、汲汲、戚戚、不求甚解”等词语。

2、感受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乐观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

3、学习本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1、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写法。

学法指导:熟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了解五柳先生的品格和情趣,理解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体会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知识链接: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志。

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

三十九岁时,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不久解职而归。

终年63岁。

预习案:1、给下列字注音:戚()觞()汲()嗜()辄()吝()箪()黔()俦()晏()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
..号焉()()
..其姓字()因以为
不慕.荣利()不求甚解
..()性嗜.酒()
....()每有会意
亲旧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也()
..()箪瓢屡.空()晏如
颇.示己志()以此自终.()不戚戚
..于富贵()
..于贫贱()不汲汲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
3、解释下列句子:
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③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④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4、五柳先生有哪些爱好?
5、五柳先生性格有什么特点?
6、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训练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亦不祥.其姓字()②性嗜.酒()③辄.尽()
④亲旧.知其如此()⑤每有会意
..()⑥或置.酒而招之()⑦颇示己志.()2、用原文内容填空:①写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

②课文中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

③写五柳先生生活情况的句子是:。

3、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写五柳先生的?
探究案:体会本文人物传记的写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