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健康教育1、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注意不同病期的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如症状明显、心脏已扩大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以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使心功能得到恢复。

出院后继续休息2~3个月,半年~1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对转为慢性者,出现心功能减退、持久心律失常时仍应限制活动并充分休息。

2、饮食调整:恢复期仍应注意营养以促进心肌修复与代谢,提高机体抵抗力,心力衰竭病人应限制钠盐、不宜过饱,禁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3畅避免诱发因素:过劳、缺氧、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易于侵入,并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应特别注意避免。

4、坚持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

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临床应用一、注射泵的临床应用当临床所用的药物必须由静脉途径注入,而且在给药量必须非常准确、总量很小、给药速度需缓慢或长时间恒定的情况下,则应当使用注射泵来实现这一目的。

常用注射泵注入的药物见表6-4.(—)结构与原理注射泵又称微量泵。

其主要结构是一根制作极为精细的螺杆,螺杆上配有一个随着螺杆旋转向前移动的推动装置。

通过设定螺杆的旋转速度,就可调整其对注射器针栓的推进速度,从而调整所给的药物剂量(给药速度为0.1~99.9ml/h)。

(二)设置及换算方法由于任何一种注射泵所设置的计量单位为每小时毫升数,而临床所要求的用量及速度往往是μg·kg-l/min或mg/min等,这一转换过程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换算。

具体换算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病情决定所需的药物及其用量。

如要求给予多巴酚丁胺5μg ·kg-1/min,病人体重为60㎏,那么注射泵的设置应当为:式中M为应设定的每小时毫升数,V为临床要求的药物剂量(单位为μg·kg-1/min),W为病人的体重(单位为kg),A为剂量单位的换算常数,K为液体药物浓度(单位为mg/ml。

如500mg的药物置于50ml注射器内,则药物浓度为10mg/ml)。

(三)操作步骤以3M AVI600型注射泵为例。

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选定某一厂牌的注射器(20ml或50ml),抽取药液后固定在注射泵的注射器固定槽中。

3、按Band键后,根据所用厂牌选择1~5的数字然后按Enter键输入。

再按Size键后,用数字键选定注射器的规格,按Enter键输入。

4、按ml/h和按数字键输入所需给药速度,按Enter键输入。

5、按Start 键开始给药。

(四)注意事项通常情况下,注射器及其管路应当每24h更换1次。

安装注射器时要妥善固定在注射器槽中,使其不能在机器上移动而影响给药量。

二、输液泵的临床应用有时临床需要定量、定时注入一定量的液体或某些药物必须溶解在一定量的液体中定时输入,此时注射泵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输液泵则能实现这一目的。

(一)结构与原理输液泵的驱动原理有蠕动、旋转挤压、双活塞挤压等多种方式,根据各厂家生产品牌的不同而异。

通常的输液速度在1~999ml/h。

多数输液泵需使用与其相配的专用管道,以保证其流量的精确和均匀。

此外,输液泵还具有报警系统,提供安全保证,包括断电、泵门未关、走空、管路阻塞和管路中出现气泡等方面的报警功能。

(二)操作步骤在输液泵这一装置中,液体可装在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输液袋的任何容器中。

使用时,首先将输液管道与装置的相应部位妥善固定,小壶连接滴数传感器,输液管的另一端与病人的静脉通路相连。

打开管路中的所有开关。

按数字键设定输液速度,并按Enter键输入;设定要求输液的总量,按Enter键输入,按start 或Run键开始输液。

(三)设置及计算方法临床无论在抢救休克时实施快速补充血容量,或救治心力衰竭时严格控制输液量,均可应用输液泵。

例如要求在20min内给予20%甘露醇250ml。

开机并固定好导管后,设定所要求的输液速度,即250ml/20min,也就是750ml/h,故设置750ml/h;再设定输液的总量,本例为250ml。

当20min走完250ml液体时,输液泵会自动停机,并报警。

高血压的护理常规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碎吸术护理常规加入收藏【大中小】 [ 2009-6-1 ] 【术前准备】 1了解CT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

2向家属和患者介绍碎吸术情况,解除高血压性肾损害病人的肾功能无论损害程度如何,都应该严格控制血压以防肾功能进一步损害。

高血压护理常规(一)主要护理问题 1.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血压升高致头晕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长期高血压致心功能减退有关。

1.执行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轻度高血压者可做一般日常工作;中度高血压适当休息;严重高血压,尤其舒张压在14.6Ana(110tTim)以上者宜卧床休息。

3.【术前预备】1了解CT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

2向家属和患者介绍碎吸术情况,解除思想负担。

3严密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一)高血压的危险行为1、不控制体重超重与肥胖是高血压的首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与体重的增加成正比,肥胖组的高血压危险性是正常组的8倍以上,在20—30多岁时体重增加的人危险性最大。

2、高钠盐饮食健康成人的钠盐生理需要量为5g/d,多余的钠盐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与脑中风、心脏病和肾脏功能衰竭有关。

典型的中国饮食如人工腌制食物及酱油,含钠盐较多。

3、饮酒饮酒作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已被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4、紧张刺激是内外紧张刺激因子引起、有明显的主观紧迫感觉、相应的紧张行为表现和伴随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若过于强烈持久或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损害。

5、吸烟高血压病患者若大量吸烟,则出现心脏病以及心脏病致死的危险性大为增加。

6、缺少锻炼。

7、从医行为不良主要表现在不能严格遵照医嘱坚持进行多种非药物治疗和服药。

(二)健康教育对策由于自身的不良行为引发的危害因素,应通过健康教育来培养健康行为,尽可能地消除危害因素。

低盐、放松、减肥、锻炼、不吸烟、按时服药是预防和控制血压的行为措施,使用行为诊断模式,可找出这些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制定具体的教育干预措施。

高血压教育流程1、筛检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先要对社区内的人群进行筛检分类,确定一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各类高血压患者,以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993年3月WHO提出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成人高血压≥18.67/12KPa[140/90mmHg),正常成人血压:<18.67/12KPa。

(2)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并无绝对标准,多根据项目要求而定。

一般说凡具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者,均可列为高危人群,并应作为筛检重点对象:①父母双方或或一方有高血压病史者;②体重指数≥25或体重(kg)>1.1×(身高(CM)-105)的超重肥胖者,包括少年儿童;③摄盐量≥10g/d者;④饮高度白酒≥100g/d,且饮酒≥4次/周者;⑤血压值偏高:SOP17.33—18.53kPa和/或DBP11.33—11.87kPa者;⑥吸烟量≥20支/d,超过一年者;⑦经常接触噪声、紧张度高、情绪不稳定者;⑧连续口服避孕药物一年以上者;⑨少运动者。

对前6项的高危人群应作重点健康教育对象。

2、高血压病健康教育(1)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与非药物治疗(2)目标人群健康教育: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要明确教育中影响的特定人群,使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产生良好效果。

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要加强随访和管理,通过健康教育使其知道坚持按时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良好的保健服务,预防病程恶化,预防复发,促进功能与心理康复。

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应采用健康教育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有效的监督、控制,减少可避免的高血压患病风险。

全人群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少年从小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患于未然;使成年人的知信行向有利于全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发现并矫正不良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的生活方式。

加强对目标人群最有影响力的人群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病人家属、亲朋好友、近邻、医护人员等去影响病人,督促其从医行为,逐步改变不良习惯,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领导者和决策者的健康教育:向领导者和决策者如社区政府领导等提供必要的信息,让其了解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预防工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行方法,可促使领导决策,有利于使高血压预防成为全社会行动,获得政策、组织协调、环境、舆论和经费的支持。

目前世界各国在健康教育中都非常重视对决策者的教育和提供信息,开发领导层,这是健康教育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3)健康处方:充分认识健康教育亦是一种治疗因素与治疗方法,利用良好的医患关系的优势,针对高血压病中的生活方式高危因素,推行健康处方。

可以事先围绕高血压病的非药物防治内容,编写好系列的健康处方(如高血压病防治中的控制体重处方、限盐处方、有氧运动系列处方、膳食营养系列处方等),结合就医对象的健康问题与特点,开出有针对性的健康处方。

(4)健康管理:在社区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健全高血压患者(包括患高血压病后并发相关疾病的)人群、高危人群和社区全人群的健康档案,分类分级进行健康管理。

在社区提供方便、合适的测量血压与体检的场所以及定期或经常性的健康服务。

促使社区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能避免的高危险因素、获得高血压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应急预案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给广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伤害。

那么应如何护理急性心力衰竭呢?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以下是具体介绍:1.连结呼吸道畅达,应绝对于卧床苏息,取舒适的体位,连结呼吸道畅达是护理这种病症的关键,患者因为痰稠堵塞细支气管,而气道阻力加剧,防碍空气进入肺泡,对于咳嗽无力,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尽快清除口腔及口因喉部的排泄物,须要时可用鼻腔插管吸痰,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传染。

2.注意察看呼吸困难的程度,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

解除痰液,察看痰的颜色、痰量、经常改换体位,并轻拍背部,促进痰液解除。

3.连结吸入气体的湿化,给予以酒精湿化过的氧气(20-30%)因酒精可以使肺泡内沫子的表面拉力降低而分裂,有利于改善通气,须要时可增大压力给氧,增高肺泡内压力,以减少浆液的渗出。

可采纳低流量液体浓度持续湿化氧吸入,这样可潮湿气道粘膜,使排泄物容易排出。

但注意吸时髦间不易过长,以避免引起酒精中毒,并给予氧气吸入2-4L/min察看用氧后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