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


布地奈德全身脂肪组织中无蓄积
250
血浆 脂肪组织
200
药物量(ug)
150
100
50
0
0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
首剂后时间(小时) 布地奈德1mg, bid. 反复用药后血浆与组织内药量变化
Thorsson et al. 1996, 1997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疗效
•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有效1:
30
布地奈德治疗剂量下使用5年 对患儿身高发育无影响
Pedersen S,et al.Growth and adult height in children treated with budesonide for 5 years in the START stud. ATS. 2004;Abstracts A37
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简介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强效的气道局部抗炎 药物 目前布地奈德混悬液是FDA批准的唯一可用于 ≤4岁儿童的雾化ICS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优于其他控制药物
2项纳入近1000例5岁及以下儿童的研究证实
ICS控制哮喘优于色甘酸钠(A级证据)
一项为期1年的开放研究比较了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在400 例患儿的疗效
300
200
100 P<0.0001 0
布地奈德(N=6) 强的松龙(N=6)
1mg 5mg
2mg 10mg
4mg 20mg
皮质激素剂量(mg/天)
Wilson AM,et al.Systemic Bioactivity profiles of oral prednisolone and nebulized budesonide in adult asthmatics.Chest. 1998;114:1022-7.
吸入疗法最适宜的雾粒大小
雾粒大小 直径1- 5 u m最为适宜

>5 m <0.5 m
– 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

–虽能达到下呼吸道,潮气 呼吸时,90%药物微粒又可随呼气排 出体外
不同年龄适用的吸入装置
吸入装置 雾化器
气雾剂+面 罩式储雾罐
气雾剂+吸 嘴型储雾罐 年龄范围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BPD)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Croup) 婴儿急性喘息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过敏性肺泡炎 其它疾病


气道的湿化
给药技术介绍

射流(喷射)雾化 超声雾化
射流雾化的原理

以压缩泵或氧气驱动的雾化器是目前临床最常用 的雾化吸入方法 原理:
– 高速运动的压缩气体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在 局部产生负压将药液吸出并形成药雾微粒,其中大 药雾微粒通过挡板回落至贮药池,小药雾微粒则随 气流输出1
23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 抗炎作用机制(非基因途径)
1.Song IH, Buttgereit F. Non-genomic glucocorticoid effect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new drug developments. Mol Cell Endocrinol. 2006; 246(1-2):142-6 2.Mendes ES, Pereira A, Dantal I, et al. Comparative bronchial vasonconstrictive efficacy of inhales glucocorticosteroids. Eur Respir J. 2003; 21(6):989-93
31
布地奈德长期吸入给药不良事件少
10 9 8
患儿的比例(%)
布地奈德 常规治疗
7 6 5
4
3
2
1 0
咳嗽
呼吸 困难
念珠菌 感染
咽喉 疾病
32
Sileverman M et al.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06: 17 (Suppl. 17): 14–20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儿科应用范围
布地奈德是唯一FDA批准的可用于 各年龄组儿童的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
FDA批准可用于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二丙酸倍氯米松
地塞米松
曲安奈德
Szefler SJ,et al.Safety profile of budesonide inhalation suspension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worldwide experience.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04;93:83–90.
β2RA
既抗炎,又解痉,更好 地治疗哮Βιβλιοθήκη 、婴幼儿喘 息性疾病等ICS
口服糖皮质激素
比单用泼尼松龙更有效 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率1
1.Nuhoglu Y, Atas E, Nuhoglu C, et al. Acute effect of nebulized budesonide in asthmatic children.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05;15(3):197-200.

超声雾化器
体积大,寿命短 雾化容积大(>20ml)用药量大,浓 度低 有些药物可被超声波或加热破坏( 糖皮质激素,蛋白质类) 药物颗粒大小选择性差,所提供的 药粒直径较大,而且大小不均匀


能雾化各种药物 (包括糖皮质激素)
药物颗粒大小选择性强,提供的药粒 直径适宜,且大小均匀 不增加气道阻力 部件容易清洗消毒 病人耐受性好
• 支气管哮喘 • 咳嗽变异性哮喘 • 感染后咳嗽
• 婴幼儿喘息
• 支原体肺炎(有喘息症状者) •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其他
-50
Flow (l/min)
30 0 -30 30 0
2 years 哭闹情况下,影响儿童 雾化吸入量,故吸入药 物不需减量 20 months
crying
sobbing
-40
Nikander, 1997
Time (seconds)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
儿童及成人哮喘 急性严重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术前,术后抗炎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 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2014年修订版)
内容
1.吸入疗法的历史及概念
2.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及临床地位 3.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简介 4.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 5.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吸入疗法的历史
吸入方法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的印度1,19 世纪手持式玻璃球雾化器发明

1.Hess DR. Nebulizers: principles and performance. Respir Care. 2000;45(6): 609-22.
射流雾化的使用注意
1.药池的液量要充足,一般用量为3-4ml
2.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氧气流量以6~8L/min为宜
超声雾化的原理

基本原理:
儿童的年龄越小,潮气量 和吸气流速越低,肺部沉 积的绝对药量也越少
Ti Ttot
600 Expiration
Collis et al, 1990
Total nebuliser output during a single respiratory cycle
婴儿和幼童的呼吸波形
50
0
12 years
< 2 years 2–5 years > 5 years Adults
干粉剂
理想的装置 可用的装置 不推荐的装置
雾化吸入疗法
在动力源的驱使下,液体 药物被雾化成细微的雾状
颗粒,随着自然呼吸直接
达到患病部位
雾化吸入治疗起效快,适用人群广
与口服治疗相比,雾化吸入疗法:
药物被直接送到病变部位,作用于局部受体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开始应用吸入疗法防治哮喘
嗣后吸入疗法被《全美哮喘诊治规范》、GINA2,3、《全 球哮喘管理与预防策略》等指南广泛推广使用
2003年起,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和《儿童 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也把吸入疗法作为防治哮 喘的首选疗法4,5
1.苏长海、卢立山. 吸入法治疗哮喘发展史. 中国药师. 2008;11(8):985-7. 2.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8). 3.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 ).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2004;42(2):100-6.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10):745-53.
• 吸入疗法是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治疗的基石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10):745-53. 2.Th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ga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 5 Years and Younger (updated 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