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万方数据
814・
主堡结挞塑哩吸苤查!!!!堡!!旦筮!!鲞箜!!塑£!也』!!!!竺垦!!P生旦亟堕!!!里!坚!!!!:!!!:j!:盟!:!! 1.肺内沉积率:利用放射性物质吸人以计算不同条件 下肺内沉积率。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由于药物吸人过 程中不经过消化道吸收,因此也可通过检测血或尿的药物浓 度来反映进入肺内的药量。2。1。 2.药物疗效:支气管舒张剂的雾化吸入可迅速有效地 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评价指标包括胸闷、喘息等症状, 肺部干哕音等体征,以及呼吸力学指标的改善率。在机械通 气的患者,可通过气道阻力、肺顺应性以及内源性呼气末正 压(PEEPi)等进行评价。3…,计算公式:Raw=(Ppeak—Pplat)/ Flow,其中Raw为气道阻力,Ppeak为气道峰压,Pplat为平台 压,Flow为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下方波送气时的气体流量。然 而,气道阻力改善多少判定为阳性,目前尚无定论。 此外,前列环素吸人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抗生素吸入 前后肺部病原体的定植率等都是药物吸入疗效的评价 指标‘3I。 推荐意见14: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可通过 监测使用前后呼吸力学的变化来反映其疗效(推荐级别: E级)。 五、无创通气时雾化吸入 无创正压通气时,漏气量越大,气溶胶吸入越少。当使 用带呼气阀的面罩时,小容量雾化器的气溶胶输送效率较普 通面罩低,但对pMDI无明显影响。2…。雾化器的位置也会影 响气溶胶的输送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将雾化器置于呼气阀与 面罩之间,较之置于管路与呼气阀之间,可提高气溶胶输送 效率‘3…。 推荐意见15:无创通气患者接受雾化吸人时管路和面 罩应尽可能地密闭;雾化器宜置于呼气阀与面罩之间(推荐 级别:D级)。 编写组成员:李洁,孙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一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葛慧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 夫医院呼吸治疗科);梁宗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 重症医学科);王辰(中日友好医院);段均(重庆医科大学附 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杜美莲(台湾高雄长庚 表2机械通气时使用pMDI和喷射雾化器的优化操作方法。24
一、小容量雾化器 小容量雾化器主要用于雾化吸入药液,如支气管舒张 剂、激素、抗生素、表面活性物质、黏液溶解剂等,使用范围 广,包括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以及震动筛er、伽利略 等,配备了雾化功能,雾化器的驱动气源由呼吸机吸气相气 流中的一个分支提供,是呼吸机给患者输送潮气量的一部 分,因此不会影响呼吸机工作;由于只在患者吸气时产生气 溶胶,故不会造成呼气相气溶胶的浪费。但多数呼吸机向雾 化器提供的驱动压力<15 psi(1
psi=6.895
kPa),比压缩空
气或医院常用的氧气(50 psi)小;驱动压力的减小,降低了 喷射雾化器的效率,产生的气溶胶直径增大,从而减少其到 达下呼吸道的总量旧J。有的呼吸机如PB840、Simens
Serv01
等,未配备雾化功能,只能应用额外的压缩气源驱动,外接气 流增大了潮气量,影响呼吸机供气;增加了基础气流,容易造 成患者触发不良∞…;持续雾化也造成呼气相气溶胶的浪费。 因此,使用额外气源驱动雾化器时,需适当下调呼吸机预设 表1
1.5
813・
推荐意见7:将pMDI及储雾罐置于吸气肢管路Y型管 处(推荐级别:D级)。 三、机械通气时特有的影响因素 1.加热湿化:体外研究。”1和临床研究151结果显示,与 不使用加热湿化器相比,使用加热湿化器后雾化吸人时气溶 胶在肺内的沉积量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气溶胶在温暖湿润 的环境中吸附水分后直径增大所致。如果为避免上述情况 而关闭加热湿化器,则需要一定时间使管路完全干燥,长时 间的干燥气体吸人会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旧。。 权衡利弊,建议在雾化治疗时不关闭加热湿化器,可适当增 加药量卫…。另有学者发现,在加热湿化的管路中使用pMDI 肺内沉积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气体中水分子与助推剂或药 物的表面活性物质发生反应,使助推剂不易挥发。在应用储 雾罐使助推剂充分挥发后,气溶胶的肺内沉积量得以提 高。…1。但是,若将储雾罐长时间(1 h以上)连接于应用加热 湿化器的呼吸机管路中,再连接pMDI雾化吸入,气溶胶在 肺内的沉积量下降一半以上u“。 当使用人工鼻进行温湿化时,由于人工鼻可吸附大量气 溶胶,雾化吸入时需要将人工鼻暂时取下。 推荐意见8:雾化吸人时,可不用关闭加热湿化器;如应 用小容量雾化器需适当增加药量;如应用pMDI需连接干燥 的储雾罐,使用完毕后立即取下(推荐级别:D级)。 推荐意见9:如果使用人工鼻,雾化吸人时需将其暂时 取下(推荐级别:D级)。 2.药物剂量:由于机械通气时雾化吸人的效率不及普 通患者自主吸入,因此机械通气时应适当增加吸入药物的剂 量。支气管舒张剂是雾化吸人最为常用的药物,以沙丁胺醇 为例,吸入剂量增加一倍即可达到支气管扩张效果。1“”1。 再增加剂量,疗效无明显增加而不良反应明显增大¨“,严重 气道阻塞的患者除外…。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吸人沙丁胺 醇疗效的维持时间(2—3 h)明显短于普通慢阻肺患者(4~
15
h)。”。2…。因此,机械通气时应缩短雾化吸人间隔时间,增
加治疗次数。 推荐意见10: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的药量及次数较 普通患者适当增加(推荐级别:C级)。 3.输送气体的密度:机械通气时由于送气流量过高,容 易在气道狭窄处形成湍流,导致气溶胶在呼吸机管路和人工 气道内发生撞击。氦-氧混合气体因密度低,在气道内多形 成层流,可减少气溶胶撞击而增加其在肺内的沉积量。2…。 体外研究结果显示,与应用纯氧输送气溶胶相比,80/20的 氦一氧混合气体可提高肺内沉积量达50%;而且气体密度越 低,气溶胶输送效率越高。2“。然而,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 析,氦一氧混合气体成本较高,不宜常规使用。当气道狭窄难 以输送气溶胶如重症哮喘发作时,或者需要雾化吸入昂贵药 物时,可考虑应用。 如果用氦一氧混合气体驱动喷射雾化器产生气溶胶,由 于密度较低,产生气溶胶的效率降低,因此其驱动的气流量 需要增大,一般是应用氧气驱动气流量的1.5~2倍以上。
6
S摁压pMDI,气溶胶输送量会降低35%;而在送气后 S摁压pMDI,输送进入下呼吸道的气溶胶量可忽略
1—1.5
不计。故精确控制pMDI与呼吸机送气同步能有效提高气 溶胶输送。此外,与两喷间隔时间<15 S相比,>15 S时气 溶胶的输送量较高;使用常规剂量时,间隔1 rain与15 S无 显著差别’1…,而在剂量加倍时,间隔15 S的气溶胶输送量较 高。1“。两喷之间摇动pMDI相比不摇动,气溶胶输送量 降低-”一。 推荐意见5:在呼吸机送气初摁压pMDI,两喷之间间隔
Delphi分级标准
D01: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4.11.005
通信作者:李洁,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Emai|:cyhrt@sina.cn
万方数据
空堡缱堕塑哩哩苤盍!Q!!生!!旦笠!!鲞筮!!塑£ji!』!!!!塑堕!!巳生堕!:塑!!!婴!笪!!!兰:y!!:!!:塑!:U 化器置于距Y型管15 cm处,气溶胶输送量最大。6 o;当设置 基础气流后,雾化器置于加热湿化器进气口处,气溶胶输送 量最大。6 o。随着基础气流量增大,雾化器无论置于何处,气 溶胶输送量均降低‘5’“。然而,这种雾化器位置与气溶胶吸 人量的相关性在临床研究中并未得到证实‘9。。 推荐意见3:应用持续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时,建议关 闭或下调基础气流量;当基础气流关闭时,建议将雾化器置 于吸气肢管路距Y型管15 cm处;当基础气流存在时,建议 将雾化器置于加热湿化器进气口处(推荐级别:E级)。 小容量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量大、持续时间长,而气 溶胶黏附在一些精密部件(如流量传感器等)容易造成其 损坏,因此,雾化时应在呼气端连接一个过滤器以吸附气 溶胶‘41。过滤器需定期检测或更换,以防气溶胶的吸附造 成阻力增加,影响患者呼气,导致内源性PEEP产生或增 加等。 推荐意见4:使用小容量雾化器进行雾化吸人时,在呼 气端连接过滤器以吸附气溶胶,避免损坏呼吸机内部精密部 件;过滤器需定期检测或更换(推荐级别:E级)。 喷射雾化器通过T管连接于呼吸机管路中,药杯通常处 于低位,易积聚管路中冷凝水而造成污染,因此雾化前应清 空管路中积水,雾化结束后尽快卸除雾化器。震动筛孑L雾化 器的药杯置于管路上方,没有被冷凝水污染的风险,使用更 为安全[“。 雾化器应专人专用,每次使用完毕需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干净,置于通风处晾干保存。2一J。 二、加压定量吸入器 使用前需要上下摇动pMDI,雾化吸入时需注意在呼吸 机送气初同步摁压pMDI。Diot等_0。发现,在送气前1~
・812‘
史堡缱璧塑堕咝苤查!!!!生!!旦筮!!鲞箜!!塑垦!也』旦!!望垦!!P立堕!:堕!!!坐!壁;!!!:∑!!:!!:塑!:!!
.诊疗方案.
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
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变了气溶胶输送的环境和方式。气 溶胶从雾化装置中产生,在呼吸机的正压作用下通过管路和 人工气道输送,最后进入下呼吸道,整个过程受到一系列复 杂因素的影响¨。J。 为规范我国机械通气时雾化吸人治疗,中华医学会呼吸 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进展,制定本共 识。其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国际感染论坛(ISF)提出 的Delphi分级标准(表1),将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 果分成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按照Delphi分级分为 A—E级,其中A级为最高。 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的装置有小容量雾化器
S;使用前上下摇动pMDI即可,两喷之间无需再次摇动
(推荐级别:D级)。 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pMDI需用储雾罐连接,而储雾罐 形状多样。研究结果显示,腔体状储雾罐的肺内沉积量最 高,直角弯头状装置最低。13-141。 推荐意见6:机械通气应用pMDI时,宜选择腔体状储雾 罐连接(推荐级别:C级)。 体外研究结果显示,pMDI连接腔体状储雾罐放置于不 同位置,气溶胶的肺内沉积量有所差异。置于吸气肢管路Y 型管处最多,加热湿化器前15 cm处最少旧1。临床研究也证 实,将pMDI及储雾罐置于吸气肢Y型管处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