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试卷说明:
1.本试卷为【闭卷】
2.本试卷共3页,6个大题,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笔迹答题;其他笔迹答题无效。
4.阅卷老师阅卷、登记成绩必须使用红色笔迹。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适用年级:2019级适用专业:护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骨髓 B 胸腺 C 腔上囊 D脾
2.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是()
A IgG
B IgD
C IgA
D IgM 3.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
A 外毒素
B 内毒素
C 抗毒素
D 细菌素
4.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
)
A 核质
B 细胞壁
C 核膜
D 磷壁酸
5.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
A 消毒
B 免疫
C 杀菌
D 灭菌
6.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 CM
B dM
C uM
D nM
7.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是()
A 肉毒毒素
B 神经毒素
C 破伤风痉挛毒素
D 外毒毒素
8.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
A细胞膜 B 细胞壁 C 芽孢 D 细菌
9.酒精消毒最适宜的浓度()
A 25%
B 35%
C 45%
D 75%
10.变异最易出现在()
A 稳定期
B 不稳定期
C 迟缓期
D 对数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甲硝唑常用于治疗___________。
2.免疫球蛋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急性心内膜炎由___________引起。
4.疾病传染过程包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要内容。
5.HIV传播途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细菌合成的代谢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菌缺乏_____________可以存活。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破伤风杆菌芽孢抵抗力强。
()
2.最常引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是腺病毒。
()
3. AIDS的病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4.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阳性菌也可产生。
()
5.发现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科学家是伊凡诺夫斯基。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灭菌
2.外毒素
3.菌血症
4.肥达反应
5.超敏反应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1.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断及其意义。
2.简述病毒的防治原则?
3.医院感染的特点。
4.细菌的传播方式有。
5.比较人工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的特点。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临床资料患儿,男,6d。
因“不吃半天”于2009年12月18日收住入院。
患儿系G2P2,孕周不详,于家中平产娩出,自行用未消毒剪刀断脐,生后母乳喂养。
半天前起不吃,未觉发热,有无抽搐不详。
入院时体检:T36.5℃,BP80/42mmHg,氧饱和度94%,体质量2.6kg。
反应差,不哭,有阵发抽搐状,刺激时呈四肢痉挛状及苦笑面容,全身未见皮疹,前囟平软,口周稍发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光反射灵敏。
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呼吸46次/min。
心率156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软,肝脾未肿大,脐部红肿,见少许脓性分泌物。
四肢肌张力增高。
入院诊断:新生儿破伤风。
请问:破伤风典型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
试卷说明:
1.本试卷为【闭卷】
2.本试卷共4页,5个大题,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笔迹答题;其他笔迹答题无效。
4.阅卷老师阅卷、登记成绩必须使用红色笔迹。
课程名称:《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适用年级:2019级适用专业:护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5 ADCBD 6~10 CACD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 阴道毛滴虫感染
2. IgA、IgE、IgM、IgG、IgD
3. 草绿色链球菌
4.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5. 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6. 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7. 细胞壁
三、判断题
1对2错3错4对 5错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1.灭菌:杀灭包括芽孢在内(1分)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2分)。
2、外毒素: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1分)并分泌到细菌外的毒性物质(2分)。
3、菌血症:菌血症指血液中出现微生物(2分)。
多是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1分)。
4、肥达反应: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和甲、乙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患者
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2分),从而测定患者人体内抗体含量的多少和早期及恢复期抗体增长情况,以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1分)。
5、超敏反应: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1分),
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
1、受试部位红晕硬结<5mm为阴性(1分)。
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为5mm~9mm为弱阳性(1分)。
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为10~19mm为阳性(1分)。
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20mm或局部出现水疱及坏死则为强阳性(1分)。
如果试验结果为阴性则表示无感染,阳性则提示感染过或者接种过卡介苗。
强阳性则表示有活动性结核(1分)。
2、人工主动免疫(2分)。
人工被动免疫(2分)。
阻断病毒复制周期和病毒编码(1分)。
3、医院内感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感染对象为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但主要是住院患者;②
感染发生地点必须在医院内;③感染发生的时间界限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④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条件致病菌,感染源以内源性感染为主,传染性较弱;⑤传播途径以接触为主,如侵入性治疗技术;⑥病原体较难确定,且常产生耐药性,故治疗较为困难。
(任意五个得5分)
4、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土壤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医源性传播,
垂直传播(任意五个得5分)。
5、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质抗原(疫苗、类毒素)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1分)接种次数 1-3次 1次(1分)
潜伏期较长,约1-4周较短,立即生效(1分)
维持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较短,2-3周(1分)
主要用途预防传染病、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1分)
五、案例分析(10分)
1、典型表现为在肌肉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呈阵发性强痉挛(3分),根据受累肌群的先后顺序依次
出现:咀嚼肌(咀嚼不能、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面肌(哭笑面容)、颈肌(颈项强直)、胸腹背肌(角弓反张)、四肢肌(握拳、屈肘、屈膝屈髋)、呼吸肌(呼吸衰竭);发作时病人意识清楚(2分)。
2、消除毒素来源:清创和注射破伤风(1分)。
中和游离毒素(1分)。
控制和解除痉挛或对症治疗(1分)。
防止并发症(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