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研究

公共政策研究

《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子循环》第四章读书笔记-靳晓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
∙Thomas dye——政府选择要做或者不做的事。

∙William Jenkins ——由政治行动主体或行动主体团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制定的一组相关联的决策,包括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这些政策原则上是行动主体力所能及的。

∙James Anderson ——某一行动主体或一群行动主体解决问题或相关事务的一个有意识的行动过程。

二、政策工具
I.自愿型工具(不受或很少受政府的影响;政策成本低)
∙家庭和社区
主要优越性:政府不需要任何支出
主要缺陷:难以解决复杂经济问题,依靠家庭和社区可能造成不公平——因
此只能做其他工具的调节工具和补充工具,妇女工作,护理任务的人数减少∙自愿性组织(既不是政府强迫,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优点:灵活性,迅速反应,提供实验机会;减少对政府行为的需要;是平等
的工具,只有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存在;推动社区精神、社会团结、以及政治
参与
缺点:无法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一旦演变为官僚机构或者政府组织,就会
失去效率和效果,约束力不够
∙市场(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自发互动的场所)
优点:有效提供绝大多数私人物品并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途径;保证资源按照
私人支付意愿所反应出来的社会价值分配到相应的物品与劳务上;保证物品
和劳务以最低价格提供给社会当供货商之间存在竞争时
缺点:市场不提供公共物品;市场有可能失灵;市场不十分公平,只满足有
能力购买的人的需要,只依靠市场的社会有可能会出现严峻的政治对立。

II.强制型工具(直接工具)
∙规制(迈克尔里根:政府要求一部分个人或机构履行一定行为的程序或行动方案)
优点:政府不必弄清政策对象的偏好,所以制定规制所需的信息比自愿性工
具和混合型工具所需信息更少;出现预料之外情形,只需颁布规制,不需要
劝阻生产商和经销商;只要政府完全掌握相关信息,并且目标明确,规制的
管理比其他政策工具的管理更有效率;因为规制有较强的可预见性,使得执
行当局和计划当局共同颁布规制成为可能;规制的明确性使执行当局和计划
当局可以更快的作出反应;与补贴和税收相比,规制的政策成本更低,只需
一个管理机构;当公众或下级机构希望政府采取迅速而明确的行动时,规制
可以发挥政治动员的作用。

缺点:规制经常扭曲自愿和私人行为从而导致经济低效率,对竞争市场产生
负面影响;遏制创新和进步;缺乏灵活性,不允许随机应变;不可能包括对
所有不受欢迎的行为进行规制;规制委员会的强制成本比较高,因为信息成
文、调查成本和诉讼成本可能使得政策制定过分法制化和敌对化。

∙公共企业(国有企业、国家企业或准国营企业,三大特征分别是:包括一定程度的公共所有权,一般不小于51%;收到政府不同程度的控制或直接管理;
公共企业的产品是用来销售的,而不是无法直接向使用者收费的公共物品)
优点:为社会提供私人企业不愿意提供的某些物品和劳动,算是很有效率的
经济政策工具;政府通过自己的企业来完成一些事情的成本比自愿性工具和
规制更低;如果规制已经被广泛使用,公共企业可能会简化管理;可以创造
利润来充实公共基金支付公共支出。

缺点:政府难以控制公共企业因为管理者可以采用很多规避手段;即使公共
企业运行不善也不会被倒闭,因此往往效率低下;许多公共企业垄断,使其
将低效率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直接提供(公共财政资金)
优点:信息成本低?直接提供政策容易建立;大量机构要求直接提供以使他
们获得高效运转所需要的资源、技能和信息;直接提供避免来间接提供下的
很多麻烦,比如讨论、协商等;直接提供允许交易国际化,这使得很多事情
不必间接进行,交易成本低
缺点:官方机构缺乏灵活性;太高的政治控制会影响到社会物品的提供,可
能会被作为再次选举的手段而不是为公众服务的手段;官僚机构不是竞争主
体,不重视成本问题,最终由纳税人买单;项目的执行和政府内部机构职能
的交叉产生冲突
III.混合型工具(信息劝导、补贴措施、价格机制、惩罚性课税)
∙信息与劝诫
信息发布给予民众更多知识,有助于民众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劝诫比信息发布略多了一些政府行为色彩。

优点:劝诫这种政策工具易于建立,且节省人力财力
缺点:如果有危机发生,这种工具的作用就很小
∙补贴(在政府主导下的由政府、私人、公司或组织向其他私人、公司、组织提供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

赠款,税收激励、票证)
优点:当政府愿望和民众愿望一致时,补贴容易建立;具有灵活性的工具;
鼓励公司和个人创新;管理和贯彻补贴的成本较低,因为是否领取补贴由潜
在领取者决定;在政治上易于被接受,因为得益者集中在较小范围而可以分
摊到全部人口身上
缺点:补贴需要资金支持;实现政策目标所需的补贴的额度相关信息的搜集
成本较高,试错的话较为昂贵;补贴时间接作用,在达到政策目标之前有时
滞,不适宜危机时代;即使没有补贴,人们也采取了相应行动,补贴就成了
多余的。

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产权拍卖:没有市场的领域建立市场
优点:易于构建;灵活性;拍卖政策给出了政府能够容忍的不受欢迎活动的
固定数量
缺点:鼓励投机;可能导致没有买到的人迫于去行骗;不公平可能是因为购买力分配,而不是需求分配
征税和用户收费
优点:易于构建;持续的财政激励;促进创新;灵活性;官方机构的作用减少了
缺点:需要大量信息来制定征税和收费水平;资源配置可能被扭曲;需要快速反应;执行成本高
总结:简要介绍了政策工具的分类方法。

政策工具研究的一些想法:
1、案例个数:中等样本案例(10-40个),条件变量的个数一般为4-7个
2、关于赋值方面的疑问,是从相关文献中来,还是主观赋值?
3、根据师姐的部分数据,其中主要是联防联控,生态补偿,联席会议,几
乎是不包括自愿型工具,应该如何纳入这一工具呢?从新闻报道里,或者其他公益组织,公益平台上找相关信息
4、在搜集数据的角度上,是否应该有所转变,因为地方之间的合作不再是
我们的研究重点,研究重点应该是政府如何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的?则在数据搜集上需要扩大已有数据库?
5、一次法令的颁布有多条规制,按照
Policy mix:创新领域比较多
西方民主国家对于research fund,之前都没有政府干预,现在和政府慢慢干预。

形成组合。

中国的情况,和西方是相反的。

怎么看政府干预,
不一定是在大气改善上面,有的是长期效果,有的是短期效果,有的是形成合作,有的类似于g20的峰会。

我要做的事情:
1、Research policy, 2016或者2017,special issue,policy mix(老师已经发
给我了)
2、2017,2018有没有更相关的
3、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中央和省级的文件数据
4、周五上午帮老师听听会(微信上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