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途径与方法(PPT 124张)
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途径与方法(PPT 124张)
一、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
1、形式逻辑体系与数理逻辑体系
排斥矛盾,强调一致和同一性
2、实验和观察方法
经验实证、事实陈述 • 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论战 自由落体运动
二、 政策分析的视野和路径
• 研究视角(scope) 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
• 研究途径(approach) 系统分析 矛盾分析 历史-比较分析 个案分析 利益分析 制度分析
固定资产积累
进出口净额
建筑业产值
火电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总量
副渔业总产值 情景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 地 需 求 系 数
耕地面积 林地面积 草地面积 水域
农 业 用 地 面 积
用 水 需 求 系 数
灌溉农田用水 灌溉林地用水 灌溉草地用水 副渔业用水
农 业 用 水 总 量
多目标情景分析模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 人均粮食产量 人均林草面积 土地总面积 粮食作物面积 经济作物面积 土地总需求 荒漠化面积 生态林草面积
3 3 3
权重 0.6522 0.2174 0.1304 0.4086 0.1796 0.4117 0.1898 0.0485 0.2721 0.1455 0.0286 0.3155
(2)结构分析
• • • • 整体性 层次性 相关性 协同性
(3)环境分析
(三)系统分析的步骤
(1)阐释目标 (2)寻找方案 (3)构造模型 (4)预测效果 (5)评估方案
系统分析的逻辑过程
分析 目标 备选方案
求解 模型
费用、效果 评价 优化排序、选择决策
案例: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一、承载力的概念
用地需求系数 人口增长 城市化水平 农村人口
城镇建设用地
人均GDP COD排放量
城市人口 用水需求系数 废 水 排 放 量
社会经济发展
水资源供需
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供需 生态需水 水环境质量 污染物量
农村生活用水
城市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量
废 水 处 理 量
可供水资源量 回 归 水 地 表 水 地 下 水
总用水需求 水资源总量
废水处理投资
工程供水投资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准则层 水资源 子系统 生态 环境 子系统 0.4186 社会 经济 子系统 0.3488 权重 0.2326 因素层 人均水资源(m /人) 水资源利用率(%) 人均用水量(m /人) 林草覆盖率(%) 水体污染物 COD 浓度(mg/L) 生态需水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市化水平(%) 人均 GDP(元/人) 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 人均粮食占有量(kg/人) 用水效益(元/m )
资源、经济、人口、环境系统协调关系
人口流动
人口子系统 l 生存环境 l 人口总量
人口素质
劳动力供给
发现新资源 采用新技术
l
生活排放
生态环境子系统 l 相互影响 l 环境污染 环境治理 环境容量 生产排放 资金投入
资源供应
资源子系统:水、土… l l 资源结构 资源丰 度 承载能力 资源进出口
l
生产环境 经济子系统 l 经济总量 经济效益 经济结构
人口承载力 马尔萨斯 “人口理论” 的发展 承载力概念的起源 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 种群 (人口) 承载力概念形成 土地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 矿产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 区域承载力 全球承载力 承载力概念的综合 应用研究领域的扩展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
种群(人口)承载 力 资源承载力
3、系统分析的特征
• • • • 以整体为目标 以特定问题为重点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凭借价值判断
4、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
• • • • 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5、系统分析的内容
(1)目标分析
论证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获取目标分析的结果,建立目标的指标体系
三、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操作 性分析方法
• 政策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步骤 • 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的各种技术性手段和 方法
第二节 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一、政治学视角
• 公共政策是一种普遍和重要的政治现象
• 政策科学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语境:政治学
二、管理学视角
• 管理就是决策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水 资 源 承 载 力
张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系统要素关系图
中间消耗 投入产出模型 工业总产值 一般工业产值 火电工业产值 用水需求系数 一般工业用水 总产出 服务业总产值 最终产品 农业总产值 种植业总产值 林业总产值 牧业总产值 建筑业用水 社会总消费 人均消费水平 投资分配系数 虚拟水 资本存量 水投资
第三章 公共政策研究的 基本途径与方法(1)
学习要求:
掌握公共政策研究的几种基本研究途径,明确 各种途径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影响; 理解以及公共政策研究中的经济学视角和伦理 学视角; 理解系统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运用,价值分 析的理念;
第一节 研究公共政策的方法论体系
三个层次
• 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 • 政策分析的视野(scope)与路径(approach) • 政策研究的资料搜集与操作性分析方法
• 决策方法,决策组织,决策体制
政策分析:系统分析+政策的分配性影响
三、经济学视角
• 经济学是公共政策的基础
借助简化的经济人和经济理论假设, 以高度规范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方法来解决 大量的解决政策问题
四、社会学视角
• 对社会问题、种族关系、家庭问题、犯罪 学和社会变革的研究 • 微观的实证研究方法
资源投入
l
资金投入
l
l
资金、产品交换
水资源承载力投入产出多目标情景决策分析模型
社会经济与人口 发展预测
土 地 利 用 适 宜 性 评 价
土 地 资 源 需 求
社 会 经 济 活 动
水 资 源 需 求
水 资 源 供 给
土 地 资 源 供 需 平 衡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速 度 与 结 构 平 衡
水 资 源 供 需 平 衡
五、 伦理学视角
• 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
• 政策研究本身的伦理规范
第三节 公共政策研究的途径
一、系统分析方法
(一)概念
1、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有组织的或被组织化了的总体 • • • 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由要素构成的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2、 系统分析的概念
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构成事物 的系统的各个要素及气象和关系进行分析、 比较、评价和优化可行方案,从而为决策者 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