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张掖名胜古迹

金张掖名胜古迹

金张掖名胜古迹
一是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张掖为第二批国家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史料佐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群在黑河流域繁衍生息大禹导弱水于合黎、周穆王西巡、隋炀帝西巡张掖会见西域27国使臣、唐玄奘取经时张掖瞻仰各寺院、流沙河擒拿沙僧、高老庄猪八戒招亲等神奇传说和历史故事。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西游被张掖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风光所吸引旅居一年之久。

自汉武帝设郡至汉末300多年作为丝路要邑的张掖与西域各国商贸往来十分活跃。

自唐以后这里作为佛经的传入必经之路佛教很是兴盛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全区古代文化瑰宝散落各地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81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张掖大佛寺、黑水国肃南马蹄寺、文殊寺高台骆驼城、许三湾民乐圆通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各个时期的文物藏品23000多件。

张掖大佛寺寺内的木胎泥塑卧佛是目前东南亚之最。

寺内金经为我国稀世之珍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中金塔寺内的高肉雕彩塑飞天实属洞窟艺术之罕见珍品高台骆驼城古遗址周围汉墓群为全国之最山丹境内明长城为全国最完整的城段。

还有不少近现代革命纪念建筑物、国际友人捐赠文物等。

1、城市风貌中心广场广场夜景明清街欧洲街电力大厦夜景2、张掖大佛寺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
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在历史上大佛寺又是与西夏、元朝王室有密切关系的古刹之一。

据记载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均出生于大佛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审为3 A级景区。

今天已成为集文物收藏、陈列、展出、旅游、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3、张掖马蹄寺又名普光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

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

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

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

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

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

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4、张掖木塔寺木塔寺又名万寿寺位于张掖市县府南街现张掖中学校园内。

寺与塔初建于北周或更早一些经隋、唐、明、清历代重修。

据《重修万寿寺碑记》载释迦涅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
万四千粒。

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

据《甘镇志》记载后周时已有之隋开皇2年公元582年重建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敕尉迟敬德监修明清均有补修其建筑技巧集木工、铁工、画师技法于一体制做精巧。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木塔是张掖城内五行金、木、水、火、土塔之一。

城堡内居民人口不到百家。

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夜景5、镇远楼俗称鼓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

楼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

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

基座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与四条大街衔接。

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为金城春雨西为玉关晓月南为祁连晴雪北为居延古牧。

现鼓楼东南角悬唐钟一口是以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工艺精湛浑厚雄伟。

钟高1.3米口径1.15米重600公斤。

钟身饰有飞天及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图案。

此钟古代多用来报时或火灾报警。

远眺鼓楼鼓楼近景夜色笼罩下的鼓楼6、张掖甘州古塔《甘州府志》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这是张掖的特有风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干姿百态煞是壮观。

为什么在张掖城里城外矗立着许许多多的塔呢释迎牟尼死后虔诚的弟子在各处修建墓塔来分散保存他的骨灰即舍利子因此佛塔也就随佛寺而发展起来。

张掖是丝绸之路的重镇。

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兴盛起来。

佛寺林立佛徒众多晨钟暮鼓香烟燎绕颇引一些虔诚僧众来此观光求法其中西土僧人来者不少随之建塔这种形式也就流传开了。

佛教传播得越来越广塔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在张掖见到的塔是中国塔和印
度塔的融合体。

塔的构造可分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

实心塔又分为阿育王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分为密檐楼阁式砖石楼阁式砖木混合式。

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砖、石、琉璃和铁五种。

塔的外形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

塔的层数取奇数。

在半城塔影中比较著名的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塔。

现存的只有木塔和土塔了。

木塔是楼阁式塔。

土塔建立在大佛寺内是覆钵式的塔亦称喇嘛塔。

覆钵还保存了坟冢的形式。

这种类型的塔张掖修建的很多如东门外的奇峰镇定塔北门外白塔寺的水塔南门外崇庆寺的火塔安阳高寺的吉祥塔等等都是为高僧、和尚、喇嘛们死后的遗体火葬而建的塔所以人们称和尚坟。

这种塔的特殊艺术风格是把密檐式空心塔身全部填成实体成为实心塔人们不能登临塔顶。

塔的下部增加了一个高大的须弥座座上雕饰富丽的佛像、菩萨、伎乐以及狮象等物像图案。

张掖古塔中只有大佛寺金塔殿上的金塔是亭阁式单层方形塔塔身内设直安置佛像。

由于楼阁式塔虽然雄伟高大但工程华费浩大只有帝王和达官富豪才能兴建平民百姓无能为力。

因此在古代建筑中覆钵式塔普遍兴起楼阁式塔逐渐衰落所以张掖的众多古塔是覆钵式的喇嘛塔。

土塔7、张掖诸葛楼座落于张掖青年西街。

始建于何时无考。

整个庙宇建筑别致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座三间大殿四面有回廊相通雕梁画栋庄严肃穆。

诸葛楼建于土墩上木构歇山脊顶高楼冲凌霄汉是宋元向明清过渡的风格。

殿内正面是诸葛塑像身穿八卦服手执羽扇庄重严肃雍容尔雅。

左右琴童分奉琴剑。

匾额上分别题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另有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在《蜀相》中写到的也
是对诸葛亮的最好概括和赞颂。

现为劳动街街政府驻地。

陪殿有护国尊天护法一堂。

大殿有如来佛像过殿山门有韦驮、天王像。

神态各异雍容大观。

二是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为历代皇家屯兵养马的山丹军马场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第一风光旖旎的祁连山群峰夹山寺苍松叠峰峦蓝天映雪山草地遍牛羊还有险峻神秘的七一冰川、自然风化的风雕群落、瓜果飘香的绿洲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及祁连山各种珍禽动植物形成了别具洞天的自然景色。

1、奇特的雅丹地貌2、首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东经100度55分-101度北纬38度55分-38度58分之间之间面积25.6平方公里。

龙首山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海拔在2100-3439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和大陆性草原气候。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青海云杉及其森林生态环境。

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岩羊、鹅喉羚、猞猁及草原雕、金雕、暗腹雪鸡、鸢等。

3、山丹军马场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

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

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哀。

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目前共有一万多匹马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

4作为巴丹吉林大沙漠中的一块绿洲张掖还有
着独特的耕作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