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运资金管理习题Doc1 - 副本

营运资金管理习题Doc1 - 副本

营运资金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 C )。

A.交易性、预防性、收益性需要 B.交易性、投机性、收益性需要C.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需要 D.预防性、收益性、投机性需要2.下列项目中,属于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的是( D )。

A.现金管理人员工资 B.现金安全措施费用C.现金被盗损失 D.现金的再投资收益3.成本分析模式下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 B )之和最小的货币资金持有量。

A.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 B.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C.持有成本和转换成本 D.持有成本、短缺成本和转换成本4.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是( A )。

A.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B.客户资信调查费用C.坏账损失 D.收账费用5.对应收账款信用期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信用期限越长,企业坏账风险越小B.信用期限越长,表明客户享受的信用条件越优越C.延长信用期限,不利于销售收入的扩大D.信用期限越长,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越低6.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采用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C )。

A.坏账损失增加 B.应收账款投资增加C.收账费用增加 D.平均收账期延长7.下列各项中,企业制定信用标准时不予考虑的因素是( B )。

A.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 B.企业自身的资信程度C.客户的资信程度 D.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8.下列关于现金折扣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现金折扣又叫商业折扣B.现金折扣率越低,企业付出的代价越高C.现金折扣是为了加快账款的回收而给予顾客的一定优惠D.为了增加利润,应当取消现金折扣9.某企业全年需用A材料2 400吨,每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吨材料年储备成本12元,则每年最佳订货次数为( B )次。

A.12 B.6 C.3 D.410.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式所依据的假设不包括( D )。

A.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准确预测B.存货进价稳定C.存货耗用或销售均衡D.允许缺货11.存货ABC分类管理法下,最基本的分类标准是( A )。

A.金额 B.品种 C.数量 D.体积二、多项选择题1.流动资产又称经营性投资,与固定资产相比,具有的特点包括( ABCD )。

A.投资回报期短 B.流动性强C具有并存性 D.具有波动性2.影响预防动机的因素有( ABD )。

A.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 B.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C.企业的销售水平 D.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3.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D )。

A.现金持有量越大,资金成本越高B.现金持有量越大,短缺成本越高C.现金持有量越大,资金成本越低D.现金持有量越大,短缺成本越低4.为实现现金收支管理的目的,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BCD )。

A.力争现金流量同步 B.使用现金浮游量C.加速收款 D.推迟应付款的支付5.信用标准过高的可能结果包括( ABD )。

A.丧失很多销售机会 B.降低违约风险C.扩大市场占有率 D.减少坏账费用6.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管理成本的有( BC )。

A.坏账损失 B.收账费用C.客户信誉调查费 D.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7.应收账款的成本主要有(ABD )。

A.机会成本 B.管理成本 C.短缺成本 D.坏账损失8.下列有关信用期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D )。

A.缩短信用期限可能增加当期现金流量B.延长信用期限会扩大销售C.降低信用标准意味着将延长信用期限D.延长信用期限将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9.企业信用政策的内容包括( ABC )。

A.信用标准 B.信用条件 C.收账政策 D.信用期限10.某企业每年需耗用甲材料360 000千克,该材料的单位采购成本100元,单位年储存成本4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2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 )。

A.经济进货批量是6 000千克B.经济进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是24 000元C.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为300 000元D.年度最佳进货批次为60次11.下列各项中,属于建立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假设前提的有( ACD )。

A. 一定时期的需求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B.允许出现缺货C.能够集中到货D.存货的价格保持不变12.在享受数量折扣条件下经济进货批量模型中,属于决策相关成本的有( ABC )。

A.进价成本 B.订货成本 C.储存成本 D.缺货成本13.存货缺货成本指由于不能及时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它们包括(ABCD )。

A.信誉损失 B.延期交货的罚金C.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 D.停工损失14.存货成本包括(ABCD )。

A .购置成本 B.进货费用 C .储存成本 D .缺货成本 三、判断题1.能够使企业的进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最低的进货批量,便是经 济进货批量。

( √ )2.赊销是扩大销售的有利手段之一,企业应尽可能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

(Х )3.在正常业务活动现金需要量的基础上,追加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以应付未来 货币资金流入和流出的随机波动,这是出于投机动机。

( Х )4.企业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期,是企业 日常货币资金管理措施之一。

( √ )5.一般来讲,当某种存货品种数量比重达到70%左右时,可将其划分为A 类存 货,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 Х )6.在存货的ABC 分类管理法下,应当重点管理的是虽然品种数量较少,但金额 较大的存货。

( √ )7.在年需要量确定的情况下,经济订货批量越大,进货间隔期越长。

( √ ) 8.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多买商品而给予的价格优惠,每次购买的数 量越多,价格也就越便宜。

( Х )9.企业营运资金余额越大,说明企业风险越小,收益率越高。

( Х ) 10.存货的储存成本是指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其中也包括存货占用的资 金的资本成本,储存成本中既有一部分变动性成本,又存在一部分固定性成本,例如 仓库折旧、人员工资等。

( √ )11.企业的信用标准严格,给予客户的信用期很短,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很高, 将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

( Х )12.企业花费的收账费用越多,坏账损失就一定越少。

( Х )四、计算题1.某材料年需用量16 000吨,单价200元,每次订货成本1 200元,单位存货年 储存成本60元。

如果每次订货量超过1 600吨,可以有2%的价格优惠,如果每次订 货量超过3 000吨,可以有3%的价格优惠。

要求:确定最优订货批量。

解:无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货量Q* =601600012002÷⨯⨯=800(吨) 此时的单价为200元。

TC(800) =80016000×1 200+2800×60+16 000×200= 3 248 000(元) TC (1600) =160016000×1 200+21600× 60+16 000× 200 × (1- 2%) = 3 196 000(元) TC(3 000) =160016000 ×1200+ 23000×60+16 000 × 200 ×(1-3%) = 3 206 000 (元) 经比较,TC(1 600)最小,最优订货量应为1 600吨。

2.某企业全年需采购甲材料3 600吨,甲材料每吨进价1 500元,每次订货成本 为1 800元,每吨甲材料年平均储存保管费用为100元。

要求:(1)计算甲材料经济订货批量和全年订货次数。

(2)若甲材料由一次性批量供应改为陆续供货,每日送货量为30吨,该企业每 日耗用甲材料22.5吨,求甲材料陆续供应和使用条件下的最优订货量和该订货批量 下的最小相关总成本。

解:(1)甲材料经济订货批量=100180036002÷⨯⨯=360(吨) 全年订货次数=3 600÷360=10(次) (2)陆续到货情况下的最优订货批量 =⎥⎦⎤⎢⎣⎡-⨯÷⨯⨯)305.221(100180036002=720(吨) 陆续到货情况下的最小相关总成本 =)305.221(100180036002-⨯⨯⨯⨯= 18 000(元) 3.某公司每年需用A 种材料8 000吨,每次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40元,该种材料买价为l 500元/吨。

要求:(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最低相关总成本。

(3)计算经济订货次数。

(4)计算经济订货批量资金占用额。

(5)计算最佳订货周期。

解:(1)经济订货量Q=4080004002⨯⨯=400(吨)(2)最低相关总成本了TC (Q)=4080004002⨯⨯⨯=16000(元) (3)终济订货次数N=8 000÷400=20(次) (4)经济订货批量的资金占用额I=21×400×1500=300 000(元) (5)最佳订货周期T=360÷20=18(天) 4.某公司每年耗用某种材料7 200千克,该材料单位成本为80元,单位存储成本为4元,每次进货费用为100元。

要求:(1)计算存货最佳订货批量。

(2)计算存货最佳订货次数。

(3)与订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

(4)最佳订货周期。

(5)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

(6)完成下表。

解.(1)存货最佳订货批量Q=410072002⨯⨯ =600(千克)(2)存货最佳订货次数N=7 200÷600=12(次)(3)与订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TC (Q)=410072002⨯⨯⨯ = 2 400(元) (4)最佳存货订货周期T= 360÷12=30(天) (5)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I=2600×80=300×80=24000(元)其中,当Q=200千克时:平均存量=Q÷2=200÷2=100(千克) 储存成本=100×4=400(元) 订货次数=7 200÷200=36(次) 订货成本=36×100=3 600(元) 进价成本=7 200×80=576 000元经济订货量相关成本=400+3 600=4 000(元) 总成本=4 000+576 000=580 000(元) 其余依此类推。

通过上表可知,当订货批量为600千克时,相关成本和总成本 最低。

5.某企业生产中全年需要某种材料2 000千克,每千克买价20元,每次订货费用50元,单位储存成本为单价的25%,该材料的供货方提出,若该材料每次购买数量在1 000千克或1 000千克以上,将享受5%的数量折扣。

要求:通过计算,确定该企业应否接受供货方提出的数量折扣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