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中考政治_常考易错点_专题七_适应社会的发展

2016中考政治_常考易错点_专题七_适应社会的发展

专题七 适应社会的发展易错清单1. 接触社会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积极的接触社会,有利于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增长才干。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识别社会生活中的复杂行为和现象,汲取社会的营养,学习真善美的品质,抵制假恶丑的因素,则接触社会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但是社会是复杂的,还存在着出许多假恶丑现象。

少接触社会,会减少不良因素对我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不利影响,从而有利于我们成长。

2. 哥们义气与正义行为3. 社会正义(正义的制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1)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权利,是正义的制度,是实现正义必不可少的条件。

(2)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

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3)公平与正义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平是正义的基础,正义不会超过公平。

失去公平和正义,必将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动荡。

失去了正义,必将导致社会的失衡。

而失衡的社会,是不稳定的社会,任何的动乱都来自社会的不公平和失衡。

(4)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的异同4. 国家命运与我不相干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不可分割、紧密相连。

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到个人的安危荣辱;祖国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前途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祖国历史,尤其是近百年来我国所受的屈辱磨难,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永远不能忘记,时时警醒自己,牢记历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怀爱国心、报国志,建设伟大的祖国,不准历史重演。

名师点拨(一)重点1. 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1)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实现这一点。

如果人们感到不公平,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对经济发展不利,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久安。

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2)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

在合作中,没有人可以只享受利益而不分担负担。

由一部分人独享利益、而另一部分人只分担负担的合作不可能是互惠的、公平的。

这种合作不可能是一种良好的合作,不可能长久。

一种合作之所以会产生负担,是因为合作者必须做一些安排来协调合作活动,使合作的规则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努力减少违反规则的行为的破坏作用,同时抚育和教养新的一代使之将来能够加入合作的行列。

所以,应该使学生懂得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地分配利益与负担。

公平意味着在参与合作的人们中合理地分配合作的利益与负担,意味着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并承担他应分担的负担。

也就是说,公平地参与一种合作要做到不取不应得的利益和不逃避应分担的负担。

在此意义上,一个人取得多于应得的利益或承担少于应承担的负担,都是不公平的。

(3)只有人们充分体会到公平,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2. 责任与角色的关系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②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③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3.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现有的经历和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一个人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生存和发展。

而良好的社会关系离不开法律、道德、习俗等来共同维护,这些也要求我们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如,身为子女的我们有孝敬父母的责任。

这一责任来自于法律的规定,还来自于道德原则和传统习俗。

我们中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还应主动承担一些公民的责任,比如自觉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尽自己所能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等。

总之,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这种承诺不管是亲口说出来的、已经意识到的或者还是没有意识到的,我们都尽力承担,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4. 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1)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既有物质方面又有精神方面。

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

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2)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5. 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要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

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

(2)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4)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6. 中学生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1)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虽然我们年龄小,力量单薄,但是我们也可以为社会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2) 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我们平时通过读书看报、电视新闻等途径了解国外大事,感受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要关心祖国的建设发展,关心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还要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为解决这些问题出谋划策,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3)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奉献有不同的表现,舍己为人是奉献,大公无私是奉献,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做好自己分的事情也是奉献。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就是在奉献。

(二)难点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有的人对“从众”持完全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两重性。

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

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等。

不仅如此,在客现存在的公理与事实面前,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从众”。

如“母鸡会下蛋,公鸡不会下蛋”,这个众人皆知的常识,谁能不从呢?在日常交往中,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

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

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就是“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当然,我们要发扬“从众”的积极面,避免“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正确判断,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凡事都“从众”或“反从众”,是要不得的。

2. 公平的相对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公平总是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3. 如何正确对待不公平的现象①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

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4. 怎样选择承担责任?(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既然我们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2)我们一旦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提分策略【规律总结】“社会责任感”“公平正义”“奉献社会”“合理利用网络”“好奇心、盲目从众”的相关容一直是全国各地区的考查重点之一。

2014年与2013年相比变化不大,试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材料选自于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真实案例,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勇于承担责任,以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在2014年的中考中,卷第5题、卷第11题、东营卷卷第5题考查了从众和好奇心的知识;卷第9题、卷第5题、卷16题考查了如何正确网络的知识;潍坊卷14题、黄冈卷第14题、卷第11题考查了有关责任、社会公益活动的相关知识;卷第12题、卷第9题、卷第10题考查了公平正义的相关容。

卷第20题、卷第13题考查了如何作正确的选择和尊重劳动者等相关知识。

【趋势总揽】对于2015年的中考思想品德学科来说,应该继续把“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和关注“社会公平正义”部分作为复习的重点,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从容上看,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知识多以“志愿者行动”“慈善一日捐”“献爱心”等活动为载体,以漫画、背景材料的形式,创设情境,要求学生回答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并谈谈自己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做法和感受,旨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可能会成为2015年命题的亮点。

2. 将本专题的知识点与七年级、八年级教材中知识点综合运用,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突出综合性也可能会成为2014年命题的主体思路及作答的出发点。

3. 本课时常常结合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典型责任事件、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误区和言行举止,从“学榜样、读感悟、见行动”等角度设问,让学生学以致用。

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4. 在考查时一般并不是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考查。

因此,在中考备考时,对此部分的容应融会贯通,能够运用所学容解释社会现象。

【锦囊妙计】1. 本单元的知识与热点和实际问题联系紧密,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探讨公平的知识。

结合社会上典型模人物积极承担责任的事迹进行分析与探究,逐步升华对自己责任的认识,即由“对自己负责”到“对他人负责”再到“对集体负责”,并且要努力做到“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从而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本单元所涉及的公平正义、负责任、亲社会行为、公益活动、和谐社会都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时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 关系生活、关注社会,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身边的生活和社会现实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关注的容。

在学习时要关注生活实际,关注社会。

从热点问题中找焦点,从生活中找依据。

3. 学习本课时容要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可巧用口诀对部分知识进行总结如:(1)承担责任责任含义把握好,做与不做要记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