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讲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演示文稿

第七讲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演示文稿

社会法(法律部门)——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 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法律部门)——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
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四)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 法律规范
二、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也称法的体系、法体系或部门法体系,
是指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 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 的整体。
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体系; 法律体系是一国的现行法体系。
(二)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辨析
1.法律体系与法制体系
法制体系,是法制运作的全系统,如立法体系、 司法体系、守法体系、法律监督体系等。它既包 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文化和法律意识,也包 括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还包括该国家或地区的法 律实践活动。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1.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即社会关系)
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划归同一 个法律部门。如:
•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规范
民法法律部门;
• 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行政管
理关系的规范
行政法法律部门
2.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同一种社会关系可以由不同的法律规范来 调整。如经济关系在宪法、民法、经济法、 社会法、刑法部门中都有涉及;
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法律部门;立法体系的基本构成单 位是规范性法律文件。(一个法律部门的规范可以表 现在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如宪法部门;一个规 范性法律文件也可以包含多个法律部门的规范,如公 司法、证券法的规定)
3.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
(1)区别 划分标准和基本构成单位不同——法律部门;
法学分支学科。 反映的内容不同——本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
一个法律部门可以调整不同种类的社会关 系。如宪法、刑法部门。
由此可得出划分法律部门的另一个标准— —调整方法。划分法律部门时,应首先以 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标准,其次 考虑法律的调整方法。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部门
宪法(法律部门)——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商法(法律部门)——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 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行政法(法律部门)——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和。
经济法(法律部门)——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 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古今中外各国的法律现象。 范畴属性不同——制度范畴;理论范畴。 (2)联系
相互促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形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适应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而逐 步形成的。
构成——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 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 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法律体系仅指法律规范本身的体系,因而法制体 系概念大于法律体系。
2.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
立法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有关立法权的分配、运 作的体系和制度,又称立法体制;二是指立法机关根 据立法权限形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体系,又称规范 性法律文件体系。
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第一层含义区别明显。 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第二层含义的区别:法律体系
第七讲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演示 文稿
优选第七讲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课前思考
刑法、民法、宪法、行政法这些法律部门 是如何形成的?区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法律部门?
众多的法律部门是不是杂乱无章的?有没 有内在的联系?
一、法律部门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
也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 准和原则而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 总和。
பைடு நூலகம்
法律渊源 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律条文
内容
形式
➢ 有的法律部门有一部核心法律或法典;有 的法律部门则没有一部核心法律或法典。
➢ 一个法律部门并不只对应一个规范性法律 文件,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也不一定只包 含一个法律部门的规范。
➢ 一个法律部门可以分为若干个子部门。
➢ 法律部门中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法律制度; 一种法律制度并不仅限于一个法律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