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经济学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 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的方法之一;
★ 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应收应付。
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另一方法。 ★确认标准:实收实付
假定在5月实际 收到货款。就 全部计算为5月 份的收入
★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
3月实际付 款。全部计 入3月份的 费用
2.历史成本原则 也称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
增加、减少额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其简化形式 1.账户的基本结构
用来登记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有 关数据的那部分,在结构上分为左右两 方。一方登记增加数,另一方登记减少 数,即账户的基本结构部分。
账户基本结构
★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 减少,则由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所记录 的经济内容而决定。
2.账户的基本结构简化形式——T形账户
(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与账户结构 (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作为记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记账符号, 用来表示“增加”或“减少”。
(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及账户结构 1.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 “贷”二字。
◆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 少”;表示账户中的登记方向。
一、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含义 ★财务报告要素确认
★财务报告要素计量
二、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 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 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 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 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 和费用。”
借方(左方)
贷方(右方)
◆符号含义:
一般含义:既表示 “增加”,又表示 “减少”。
特殊含义:对于反映不同会计要素内 容的六类账户,其含义又是各不相同 的。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对资产 类、费用类账户的含义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对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的含义
2.账户结构
◆基本含义: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
左方
账户名称
右方
T形账户是教学中常用的账户形式。 其登记方法参见下面图示。
(四)账户能够提供的信息指标
二、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的定义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发 生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数量的增减变化, 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上 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 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 互对应的账户反映一项经济业务。
[例]某企业用其银行存款1 000元购 买原材料。
采用复式记账法应做如下登记。
(二)复式记账的优点
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 务,可以更好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 脉,将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地联结 起来。
★单式记账法简介 单式记账法是指只对每一项经济业务,
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如上例在采用单式记账法时登记如下。
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收入类账 户没有期末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
(3)资产负债类双重性质账户结构
双重性质账户:在一个账户中既核算资 产类会计要素内容,又核算负债类会计要素 内容的账户。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1.基本规则内容
●有借必有贷 —— 账户登记方向。 ●借贷必相等 —— 账户登记金额。
要义在于: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 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 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第三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一、账户及其结构 复式记账以账户为载体,利用账户
登记所发生的业务活动。因而,先研究 账户问题。 (一)账户的定义
所谓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 设立,具有一定结构,用来分类、连续 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 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经济学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含义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 处的时间、空间范围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因为这些设定都是以合理推断或人为的规 定而做出的,所以也称为会计假设。
前提 条件
空间范围 时间范围 记账时间 计量手段
会计 核算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1. 定义 ◆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组织或单位。 ◆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不包括其他单位和企业所有者的经济活动。
(2) 60 000
※本例中的“权益”是指负债这种债权人权益。 本例为双方同时减少。
[例1-3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如企业 收回前欠的购货款160 000元,存入×
(3) 60 000
(资产类账户)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3) 60 000
[例1-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如企业 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90 000元直接偿还 前欠远航公司的货款。
银行存款
(1)存入 1 000 (2)支付 500
发生额平衡
◆“试算平衡表”的局限性
以上试算表中各自借方数额合计数 与其贷方合计数平衡,只能说明账户记 录基本正确。对于重记、漏记、借贷方 等额多记或少记、方向记反和科目写错 等记账错误难以发现。这些错误应运用 其他方法检查核对方能奏效。
(四)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举例 1.会计分录的有关问题 ●(1) 会计分录的含义
◆能够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 稳定性。
(三)会计分期 1. 定义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 运动)划分为一个个相等的会计期间。分期 结算账目,按期考核和报告经营成果。
◆会计期间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 度。
2.设定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 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 告,提供会计信息。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的发生额
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 不同会计期间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账户的发
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 系。部分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
★“平衡”绝非指单个账户借方、贷
方发生额的相等关系。在某一个账户中, 其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之间一般不 会存在平衡关系。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 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 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 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 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5.谨慎性原则
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要 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 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 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 准备。”
借:现金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 会计分录是一种会计语言。利用上面简单 的形式就会表明:所发生的业务应在“现金” 账户借方登记5 000元;还应在“银行存款” 账户贷方登记5 000元。
重要启示:一定会计期间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分别 合计,就是对该期间所有账户发生额的分别汇总合计,因为每 笔业务的发生额是相等的,所以双方合计数也必然相等。
◆平衡方法 —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举例 中本 期所 有有 发生 额的 账户
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的合计
每个 账户 的借 贷方 发生 额
★会计科目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所 规定。如“现金”、“银行存款”、 “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按其反 映会计要素的内容分为以下六类。
(二)账户的结构与内容
★ 账户按其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分为六类。 ★ 账户的结构及组成内容如下:

登记

业务
日期
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 余额
凭证 种类 等
格 式
摘要:对业务 内容的说明
不予登记
单式记账
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会计科目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之 间缺乏相互联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 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 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因此,单式记账法 已逐渐被复式记账法所取代。
三、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定义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来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 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会计制度 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 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 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
2005年3月
2005年9月
3.配比原则
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 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 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 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1)资产、费用类账户结构
登记增加额
借方
期初余额
登记减少额
贷方
期末余额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费用类账户当期发
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则费用类账户没有 期末余额。也不会有下期期初余额。
(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 润类账户结构
登记减少额
借方
登记增加额
贷方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重要说明:期末时如果将收入类账户的当
有借必有贷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
业务1 ×× 业务2 ×××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
业务2 ××× 业务1 ××
借贷必相等
2.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应用例示
[例1-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如 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50 000 元存入银行。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借方 实收资本 贷方
(1) 50 000
(四)货币计量 1. 定义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 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计量、记录 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