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力性气胸的护理

张力性气胸的护理


一般经 3~5d 闭式引流,漏气完全停止。在漏气停止 24h 后,经X 线检查证实肺已膨胀,即可拆除引流。
张力性气胸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 (一) 病情评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粘膜紫绀,患侧呼吸音 消失的表现。 (二)通知医生,准备用物 物品准备:输液用物、吸氧用物、心电监护仪、胸腔穿刺针,胸腔闭式引流瓶吸 引器、必要时备呼吸机。 (三)处理: 1、粗针头在患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膜腔,紧急排气。 2、胸腔闭式引流。 3、给予心电监测,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4、开通静脉通路。 5、取斜坡位(床头抬高45-60度,床尾抬高10度)。 6、控制胸腔闭式引流的量一次<1000ml。 7、观察患者引流管的引流是否通畅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8、做好护理记录单的记录。
三、病情观察
(一)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氧饱和度、 瞳孔、意识等变化。 (二)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急促,端坐呼吸、极度呼吸困难)。 (三)判断有无烦躁、意识障碍、大汗淋漓、发绀、血压下降等休克 症状。 (四)判断患者伤侧胸部是否饱胀,胸部叩诊是否呈鼓音,患侧呼吸 音是否消失,是否出现颈静脉怒张。 (五)通过胸部X线或胸部CT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纵隔、气管是否向 健侧移位。 (六)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或水样 痰)。
健康指导
(一)指导患者禁烟,禁酒,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 (二)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屏气,3个月内勿行重体力劳动,尽量避免 一些增加肺内压的因素。 (三)勿焦虑,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四)指导患者进行性肺功能的锻炼,用均衡而持续的力量做深吸气, 达到最大吸 气量时,再慢慢匀速呼出,如此反复4-5次,间隔1-2小时后再重复进行。 目的是让肺叶充分膨胀,以增加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活量,提高肺功 能。 (五)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合理利用身体的各部肌肉提高排痰能力,方 法:深吸一口气,屏气然后收腹,用力咳嗽。让病人反复练习,每小时1 次。
观察患 者引 流管的 引流 是否通 畅以 及有无 并发 症发生
有无咳嗽咳,皮 皮下肿等症状
引 流液 色质量
四、护理措施
(八)并发症:
3.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 (1)观察患者症状、生命体征及皮肤、胸廓肿胀程度,观察皮肤有无捻发音或握雪感. (2)严密观察皮下气肿范围及引流是否通畅,小范围可观察为主并适当调整引流速度,对 皮下气肿扩张明显者及时报告医生。 (3)协助医生完成皮下气肿及纵膈气肿切开排气,观察排气管是否通畅,每 30 min 皮下 挤压排气一次并观察皮下气肿是否缓解[3]。 (4)观察切排口有无渗血,定时更换敷料,保持切排口干燥,避免感染。 4.复张性肺水肿 (1)此类患者极易出现该并发症,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排气、排液的速度, 排液量最好每次<1000ml[2]。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出现呼吸浅快,剧烈咳嗽、口唇发紫及 粉红色泡沫痰液等性状符合复张性肺水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50%的酒精湿化吸氧,取半卧位休息,必要时给予机械吸痰。 (4)维持血容量。深静脉置管,监测CVP,有效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5)应用急救药物强心剂(西地兰)、利尿剂(速尿、双氢克尿噻)、扩血管药物等。 (6)患者症状缓解后仍继续严密观察4 h 以上。
张力性气胸的应急流程
患者突然 出现呼吸困难,心 率增快,
粘膜紫绀,患侧呼吸音消失的表现。
立即通知医生
处理
粗针头在 患侧 第 2 肋间锁骨 中线处刺 入胸膜腔, 紧急排气
胸腔 闭式 引流 量
控制胸腔 闭式 引流的量 一次
<1000ml
心电监测,吸 氧,
开放 静脉 通 路
取斜坡位(床 头抬 高 45-60 度,床 尾 抬 高 10 度)
备各种抢救用物品
观察患者皮肤有无捻发音或 握雪感
严 密观 察皮 下气 肿 范围 及 引流是否通畅,小范围可观 察为主并适当调整。
协助 医生 完成 皮下 气肿 及 纵膈气肿切开排气。
严格控制排气、排液的速度,取 半卧位, 50%的酒精湿化吸氧, 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取半卧位,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并发症 护理
拔管 健康指导
血胸
无进行性出血,保持胸腔 闭式引流的通畅
引流量每小时超过 100ml, 连续 3 小时,说明有活动 性出血,需立即告知医生
纵隔摆动 心律失常
纵隔摆动 心律失常
复张性肺 水肿 胸腔感染 肿
保 持高 流量 吸氧 ,必 要时 考 虑面 罩给 养, 保持 呼吸 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张力性气胸的工作流程
张力性气胸
正确评估
体位护理
粗针头在患侧第 2 肋间锁骨中线 处刺入胸膜腔,紧急排气
斜 坡( 床头 抬 高 45-60 度,床尾抬高 10 度)卧位为宜
给予胸腔密闭式引流, 持续 24h 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
观察呼吸、血压、脉搏、氧 饱和度、疼痛以及引流情况
高流量吸氧
严格 控制 引流 速度, 排液 量 最 好每 次 <1000ml, 必 要时 考虑夹管,维持有效循环
张力性气胸的护理
一、概述
胸膜腔积气压力高于大气压者,称为张力性 气胸。张力性气胸常于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引 起。
二、护理评估
(一)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烦躁、呼吸急促、呼 吸困难、心率增快、粘膜紫绀、患侧呼吸音消失等情况。 (二)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X线、胸部CT(金标 准),心电图,床旁超声(关注4个经典超声标志:肺 滑动、B线、肺点、肺脉冲)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 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气 分析。
(三)保持引流密闭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在手术后早期定时挤压引 流管。,挤压的方法:一手贴近胸壁,手心向上,食指、中指、无名指 及小指并拢,将引流管置于这四个指头腹侧与大鱼际之间,另一手的拇 指与食指在距前面一只手的小指远端4-5cm处捏压阻断胸腔引流管,同时 前面一只手冲击式地用力捏挤引流管,利用引流管内液体或空气冲击将 堵塞引流管的血凝块或者组织块冲出引流。
四、护理措施
(四)体位护理,病人的体位以斜坡(床头抬高45-60度,床尾抬高10度) 卧位为宜,有利于胸腔积气的排出,有利于肺的复张,同时也有利于呼 吸和循环功能,还能起到减轻切口张力。 (五)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 (六)维持呼吸功能:确诊后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气管切开,并行机械性 吸痰,鼓励患者恢复期进行深呼吸,吹气球等改善肺功能。 (七)疼痛管理:放置引流管的12-24h内,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性质, 持续时间以及疼痛评分,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但要避免镇痛药物 影响患者的呼吸与咳嗽反射。患者接受镇痛药后,护理人员必需观察患 者的呼吸情况。
四、护理措施
(八)并发症:
5.胸腔感染 (1)观察生命体征,定期检测血常规。 (2)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保持伤 口敷料干燥。 (3)观察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 (4)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加强营养 鼓励病人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十)拔管:一般经3~5d 闭式引流,漏气完全停止。在漏气停止24h 后,经X 线检查证实 一)紧急排气: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是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内 压力,在危机状态下用一粗针头在患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刺入胸膜腔, 有气体喷射出,即能收到排气减压效果。
(二)胸腔闭式引流:紧急排气后,病情趋于平稳,这时安放胸腔闭式 引流管在积气最高部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通常是第二肋间锁骨中线) 连接水封瓶,观察气胸发展变化,促使肺复张,肺复张后破裂位置与胸 壁形成粘连达到治愈的目的。
四、护理措施
(八)并发症: 1.血胸 (1)无进行性出血,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通畅,排尽积血,促使肺复张。 (2)严密观察患者脉搏是否逐渐增快,血压是否下降,监测血常规是否HB下降。 (3)严密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液的色、质、量,如果引流液呈鲜红色,且引流量 每小时超过100ml,连续3小时[3],说明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告知医生。 (4)遵医嘱给以补液以及止血药,如奥立宁,酚磺乙胺等。 (5)若持续进行性出血者可行胸腔镜或开胸探查。 2. 纵隔摆动心律失常 (1)保持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考虑面罩给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缓解缺氧。准备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等设备。 (2)备各种抢救用物品,备心电监测仪,除颤仪。 (3)密切观察患者症状、生命体征,要掌握各类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基本表现, 对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尤其对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更要注意。
保持 引流 密闭 通畅 :每 半小 时左 右对 引流 管进 行一 次挤 压(挤压 方法详见护理常 规),定时检 查引流管 的连 接, 妥善 固定 引流 瓶。 引流 瓶位置低于胸部 60-80cm,防 止倾倒。
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性质, 持续 时间 以及疼 痛评分 ,遵 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
张力性气胸的工作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