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PPT课件
拳头,感受一下这个状态。 接下来,还是举起一只手紧握拳头,搭档的手此时从下面轻轻托举起这个拳
头,用心感受一下这个过程。 好的,两个动作做完,不知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反应是身心内在的“自然”现象,是理智、意志力支
第二类:认知问题
注意力:上课做作业或听课、考试时走神
记忆力:记住的内容容易遗忘、记忆效率 低下
自信心:缺乏自信
第三类:行为问题
拖延:有计划无行动 放弃:反正考不好索性不学(习得性无助) 无所事事:希望自己有所改变,但缺乏动力
第四类:生理问题
失眠 头痛、背痛 胃肠疾病 其他
坏情绪送来的礼物
应对方法:
其实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疲劳期” 就如我们在长跑中总有一段时间是无比疲惫 的。在这种阶段,我们总是觉得无论怎么学 习都没有起色,其实在这个阶段上,是你蜕 变的关键时期,只要能挺过这一阶段不放弃, 就会迎来成绩飞跃的“爆发期”。
关键词:坚持 抱有信心 找准弱点,针对性 训练
3、“克拉克现象”
很多学生在咨询过程中都会问到怎样控制情绪,他们认为大脑是人体的司令 部,可以支配身体各部分,自己完全可以凭借顽强的意志排除这些情绪,一旦失 败就会责备自己无能,产生不可控的恐慌感,不断体验和极力抵抗消极情绪状态,
结果反而使这些情绪更加严重,挥之不去,这就是森田理论所讲的“精神交互作 用”。
说负面情绪之前,请大家先做两个动作 首先举起一只手,握成拳头,紧紧地握住,搭档举起一只手,用掌心去接触
应对方法:
生活中的常识我们都见过,将 盐不断加入水中,最后盐不能 再溶解,就会出现饱和溶液。 同样,人的心理上也存在这种 饱和现象。不断重复单一任务, 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极限。
关键词:放松、效率(过度复
习)
03 压力之下 有何问题
第一类:情绪问题
沮丧:我付出了那么多收获却甚少 懊悔: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起来 愤怒:我更努力可成绩却不如别人 恐惧:成绩不好进不了好大学,这辈子就完 了 自责:我成绩这么差愧对父母
原因分析:
不恰当的归因方式、学业不良状态 的长期积淀。
关键词:
恰当归因——是过去事情的(完美结
局)、更是下一次成功的(良好开端);
勇于尝试——不要轻易说不; 着眼于小的成功; 给予支持——教师的合理、恰当评价;
5、“心理饱和现象”
进入高三,多数学生只 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 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 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 地进行大量的练习,由 于活动单一,结果在接 下来的学习中出现疲惫、 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饱 和现象”。
对未来的担忧
对不确定性的夸张
令人窒息的压力
解释偏差
自我效能感——对自我应对能力的判断
回避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证实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反应更加迅速,思维更加敏捷, 有助于学生发挥中生智
高
高难度
考 试 成 绩
中难度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低难度
低
焦虑水平
案例
2014届一实验班女生,平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近一周以来,上课一走神脑海里就会出现 不固定的某个人,会告诫自己不能这样,要做到心无旁骛,否则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越想控制越容易 出现,感觉自己难以承受,特别痛苦,晚上失眠睡不着。这样的状态会让自己担忧期末考试考不好(如果 期末考试考不好,就无法留在实验班,但是我必须留下),担心高考失利(没有前途,愧对父母)。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在基础知识上掌 握的不错,殊不知我们是高估自己了;二 是它的产生与情绪紧张相伴而生
关键词:夯实基础 缓解情绪
2、“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又称
“瓶颈效应”,相当 多得学生在复习过程 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 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 止不前,甚至学过的 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 心理学上称之为“高 原现象”。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成 绩优秀,考前准备充 分,对于某些考试内 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一旦进入考场,特别 是像高考这样的重要 时刻,却发挥失常, 表现为紧张,恐惧, 脑内似乎一片空白, 即为“克拉克现象”。
应对方法:
其产生原因是考生期望值过高,而 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恐失败, 患得患失,压力过大导致。
关键词:设定合理期望值;增强
自信;关注过程,淡化结果;积极 自我暗示(担心可以变成诅咒,信 任却能化成祝福)
4、“习得性无助”
个体在反复的经验(尤 其是消极的、失败的经 验)中获得的一种对现 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 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 即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 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 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 放弃任何反抗。
[诊断] 这就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表现
01 焦虑如何霸占我们的心灵 备考过程中的几种心理现象 02
03 压力之下有何问题 面临考试如何应对 04
目
录
01 焦虑如何霸占我们的心灵
焦虑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来袭,不管你愿意与否。尽管在心理学上,焦虑症经常 通过对它们恐惧内容和具体症状被分化出来,但意识到你究竟在焦虑什么,或许是 克服焦虑的一个重要步骤。
高
面对考试紧张、焦虑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助于取得较好学业成绩
02 备考过程中的几种心理现象
1、“舌尖现象”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 学习或考试中会遇 到一些特别容易的 问题,答案就在嘴 边盘旋,但就是回 答不出来,心理学 家称之为“舌尖现 象”。
原因分析:
“舌尖现象”并不神秘,它的出现是因为
学生的知识提取受到暂时性抑制导致的遗 忘,其产生原因,一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2013届一男生,性格内敛,敏感。因为上次月考不理想,近两周总有一个想法告诉自己你要努力,你可 以的,加油……,但是自己又不愿意有这种想法出现,因而强迫自己不要去想它,致使白天上课头脑昏昏 沉沉,无法专心听课,担心这样下去成绩不但没有改善反而会下滑,影响高考的发挥。一想到考试就紧张 、压力大,一听到老师讲有关高考的事情就会烦躁。晚上睡不好,总会想万一我高考失败了,亲戚朋友去家 里,问考的怎么样时,我不知道怎么告诉人家我没有考上,一想这个就特别害怕,头脑中会出现很多消极 绝望的暗示。最近看了一篇关于抑郁症的文章,感觉自己的症状和文章描述的一样,害怕自己患上抑郁症 ,不知如何调整,很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