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心理论文范文2篇大学生幸福心理论文范文一:沙哈尔环境作用及自我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思考摘要:文章在分析沙哈尔积极环境及外界、自我因素对幸福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沙哈尔的理论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性,指出大学生应运用这些理论使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
关键词:积极环境;准许为人;心理健康一直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大一时看了网易公开课视频: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主讲人沙哈尔教授的观点让我感悟颇深;最近又看了一遍,还是有很多收获。
大学与高中的不同,有一部分是环境的改变。
毫无疑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着人们的发展,但人们不应仅仅被动的适应环境,而应当作为一个环境的创造者;不应该压抑人性,而应准许为人,悦纳自己。
一.沙哈尔积极环境及自我因素的作用1.关注人类积极的力量——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基本知识积极心理学是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1] 积极心理学的迫切需要。
“我了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儿童和成年人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一直在上升。
”本-沙哈尔介绍说,“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了10倍,而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也从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
在当今社会中,对积极心理学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积极心理学能带给人们什么呢?“当我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后,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彻底改变。
我发现原来幸福就在于能掌握的积极心理力量;原来人有无限的潜能,却自己不知;原来每天可以体验幸福,却常常视而不见;原来心理的力量可以‘练习’,而很多人却习惯于无助……”2.人类网络的指数本质人若想在世间有所为,真正实现改变,面对的最显著障碍之一是他们低估自己实现改变的能力。
[2]人类学家margaret mead 说“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坚定的市民可以改变世界。
事实上,正是这群人改变着世界”。
[3]所有改变从一个人或一小群人的思想开始,然后不断扩大。
问题是“它如何扩大”以及为什么人们难以理解自己能够做出改变这个事实。
沙哈尔认为:改变以指数级发生,人们与其他人的联系及他们与更多人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指数函数。
为了说明人类网络的指数本质,他以笑为例。
研究证明笑有传染性,别人笑会引起你发笑,你发笑会引起别人发笑。
如果你的笑感染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每个人又引起另外三人发笑,那九个人每个人再用笑容感染三个人。
只需要20度的分隔,从第一个人用笑容感染三个人开始,全世界就会笑起来。
社会网络的指数本质,让别人感觉良好也有感染力。
恭维别人,如果你能让三个人甚至四个人度过美妙的一天。
他们会推展让四人有美好的一天。
以此类推,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整个世界都会感觉更加美好。
这是指数函数的本质,笑和笑声是传染的。
沙哈尔还举了一个例子:一张纸折叠41次就可以到达月球。
得出的结论是,人们低估影响改变的能力。
因为人们低估了指数函数的增长。
3. 外部因素与内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力基本需求满足后,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很小。
[4]不论是中国、英国还是澳大利亚或美国,幸福水平几乎是静止的。
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有明显的加深。
总得来说,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小。
外部环境影响甚微。
人们生活在哪里,收入水平、是否中彩票、是否取得终身职位、入读理想中大学、找到理想工作。
对基础幸福水平很重要的一样东西,有一个外在因素,那就是民主和压迫。
生活在民主制度下的人通常明显比生活在独裁制度下的人更快乐。
除了一些极端情况,增加或减少的外部环境,产生的区别很小。
[5]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坏消息是,看来不论人们怎么做,都无关紧要。
人们为什么要拼命入读一所好大学?应该这样想:它不会改变人们的幸福水平,但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水平。
很多人说,一般的快乐或不快乐水平是由于人们有过高的期望,如果能降低期望,降低压力水平,人们会更享受生活。
如果一个人降低期望水平,他不在乎从事什么工作。
只想快乐,他可能会快乐。
降低期望水平会略微快乐些,但从长远来说行不通。
问题在于正确和错误的期望,而不是低的和高的期望,那不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水平。
能影响幸福水平的是人们的期望是正确还是错误。
事实上,人的准备和体验幸福的可能性,主要由自身心境决定,不是地位或银行账户状况。
3.准许自己为人。
人类本性是固有的。
[6]人有欲望,人生而有之的本能或上天赐与或经几百万年在进化中形成。
这些本性不会很快改变,在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的,它是固有的,不论好坏,人们都要接受它们。
在接受这个本性后,人们唯一能做的,是通过研究来理解它。
理解它后,好好地利用它。
只有两类人,会持续的快乐,不会体会到痛苦的情绪。
一类是精神病人,第二类,没有痛苦情绪体会的,是死人。
如果人们体会到这些情绪,是个好兆头,说明他不是精神病人,也还没死。
然而在当今的文化中,人们不准许自己为人,也没有体会痛苦情绪的自由。
人们为这种无能付出高昂代价。
回到婴儿期,人们准许自己为人,自然而然地经历起起落落,后来当人们停止准许自己为人时,当表象变得很重要时,当人们开始发觉其他人在看自己时,时刻评价自己时,人们停止准许自己为人。
为此人们付出代价,包括精力水平、幸福感、快乐感、创造力,最终以成就大小作为代价。
当人们压抑一种自然现象时,那种现象只会加强。
他用一个实验加以说明,在课堂上,他对学生这样说:“在接下来的十秒钟里,不要想粉色大象,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吗?就是大耳朵的小飞象?在接下来的十秒钟里不要想粉色大象,我肯定没有人想一头粉色大象,是吗?事实如何?多数人都会想粉色大象。
因为当人们企图压抑一种自然现象时,比如提起一个词时浮现出相应形象。
只会加强它,压抑自然的痛苦情绪也有此效果。
企图压制它们时,它们会加强。
”愤怒无好坏之分,抑郁和焦虑也无好坏之分,那是人性的一部分。
问题在于,我们要选择怎样的行为,去表达情感。
沙哈尔不是要人们肆无忌惮地表达情绪。
他指出人们都需要一个空间,生活中要有一个地方,在那里人们准许自己为人,可以是和挚友在一起时最重要的是面对自己时,写日记时,这时人们准许自己为人,准许自己哭泣,快乐。
人们要准许自己为人也不是指屈从,不是说“我很抑郁,这是毫无办法的事,我接受我的本性接受我的状态,就这样吧。
”他说的是主动接受,它意味着理解有些事,我们无法改变,有些事我们能而且应该去改变。
二.沙哈尔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应用与体现——我的视角1.学会营造积极的环境前段时间,由于换届,我的部长给我们每个副部写了一封信。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和你们在一起的这两年里,欣喜地看到了你的改变。
从一开始的“好烦呐”到后来的“好棒啊”。
”室友看到这句话,也肯定的说“你的这个变化真的很明显。
”的确,曾经的我的标致性性动作是皱眉、挠头;标致性的语气是“唉”;标致性的话就是“好烦呐。
”快考试了,我会说“好烦呐”;部门有任务,“好烦呐”;被院里拉去当观众,“好烦呐。
”就这样,大一上就在我的叹息声中过去了。
直到大一下接触了班里一个东北的同学,她是大家的开心果,整天乐呵呵的,她的口头禅就是“好棒啊”。
见到花开了,“好漂亮啊”;听到同学出去玩了,“好棒啊”;吃到了自己想吃的饭,“好棒啊”。
我们都是排球队的,一起训练,慢慢的,我“剽窃”了她的口头禅。
结果,很多东西都改变了,考试是就是为了检验我们学的怎么样,平时好好学就好了嘛;部门有事不就是个锻炼的机会吗;被院里拉去当观众,其实,任何节目,任何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不就是要求我们更加善于学习吗?就是这种环境的感染,真的变了,寝室里,同学间,大家的微笑都相互感染的,微笑真的可以传染的。
“好棒啊,”真的是一句很棒的口头禅。
一花独放不是春,满花齐放春满园。
2.外部环境与自我因素大学的一些经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外部环境作用的微不足道。
想想自己考上大学的那一刻,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我在想“成功了,我会快乐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我在高中很努力。
很多时很困难,很多时很痛苦,但完全值得。
我考上了211!”第二天,我还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人们开始谈论你如何考上。
你感觉很棒。
到了大学,经过新生周,我想快乐会持续一生,因为身边都是杰出的人,大学生活很丰富,有很多社团。
可是慢慢的,要写第一次作业时,期中考试来临时,情况彻底改变。
我应该是恢复到了基础幸福水平。
大学,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无论何种境况下,都是快乐伴随着烦恼,像往常一样。
大一时我参加了院里的排球队,每天早上6点半练到7点半,下午还得练一个小时。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很讨厌这种生活,早晨的训练让我出一身汗,上课还要睡觉,下午的训练耽误了我自习的时间。
但事实是,当我变得乐观之后,我发现,下午一个小时的训练耽误不了我什么时间,只要平时抽空多学一下,或者上课认真听课一些,完全可以补得回来;一天两个小时的训练也让我的身体素质更好了。
最终的结果是,班级成绩由大一上的15变成了第2。
外部因素真的不重要。
3.准许为人当今社会,我们似乎正在经历我所谓的“大骗局”。
当别人问我们“好吗?”我们嘴上说“很好,棒极了!”事实上不是那么好,更合适的回应是“我正经历不顺,恰逢困境,我很难受。
”然而我们不想承认事实,我们不准许自己为人。
当被问到“你好吗?”时,我们也许会这样想:我才不要作唯一的扫把星,我才不要作唯一的丧气鬼。
于是我们说“很好,棒极了!”就这样我们帮忙壮大了这个大骗局。
正是这个大骗局导致严重的抑郁,严重的抑郁是快乐付出的终极代价。
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人,感到抑郁。
拒绝本性导致次优表现。
不论在情绪上还是外在表现。
小时候喜欢和弟弟争爸爸妈妈,觉得亲他就不亲我,偶尔爸妈对弟弟更好一点,心里就会有些小小的嫉妒。
慢慢的,这近二十的共同生活中,我接受了这种嫉妒,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弟弟的感情。
弟弟快要高考了,我会每隔两天给他打个电话。
有时候学的累了,还要坚持,告诉自己要吃的苦中苦,效率还不高,何必呢?累了就该好好休息,休息好了,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工作。
愤怒时不压抑自己,学会合理发泄:运动、唱歌、找朋友唠唠嗑。
生活其实是美好的。
以上是沙哈尔提到的准许为人,准确地说是准许自己为人。
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种观点,告诉自己:“谁都不容易”,这应该可以理解为允许他人为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与他人密切接触的世界中,我们常常会被他人所激怒,他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对我们也不会有好脸色,我们也会受到别人的误解。
这时候我们应该学会积极的调节自己的心理。
告诉自己,谁也不容易,给别人一个台阶下,也让自己心理舒坦些。
公开课《幸福课》真的很不错,见解独到,鞭辟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