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出血

鼻出血

22
全身因素
⑺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易反复发 生鼻出血,多数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此 病为显性遗传性疾病,常有家族性易出血 史。 ⑻ 内分泌失调:见于女性,
23
临床表现
轻者可仅为涕中带血或回吸血涕,或仅少 量从前鼻孔滴;重者则可为一侧或双侧鼻 腔血流如注同时经口涌出。
24
临床表现
鼻腔前部出血:主要 来自鼻中隔前下方的 利特尔动脉丛或克氏 静脉丛。一般出血量 较少,可自止或较容 易止血。多见于儿童 和青年。
31
指压患侧鼻翼或紧捏两侧鼻翼止血
32
治疗
(2)烧灼法:适用于反复小量出血且能找到 固定出血点者。如30%~50%硝酸银、30
%三氯醋酸烧灼, 射频、微波、激光治疗 等。
33
指压法
34
治疗
(3)填塞法:用于出血较剧、弥漫性出血或 出血部位不明者。可吸收材料如淀粉海绵 、明胶止血海绵或纤维蛋白绵等。不可吸 收材料如膨胀海绵、凡士林油纱条、红霉 素纱条、碘仿纱条和气囊或水囊等。可分 为前鼻孔填塞法和后鼻孔填塞法。
概念
鼻出血:常由鼻、鼻窦疾病引起,以及某些 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性疾 病所致,是临床常见症状和急症之一。
2
3
鼻腔血管 颈内动脉 眼动脉 筛前动脉 筛后动脉 蝶腭动脉 颈外动脉 上颌内动脉 眶下动脉 腭大动脉
4
5
6
Little区:由鼻腭动 脉、筛前动脉、筛后 动脉、 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 ,在鼻中隔前下部的 黏膜下交互吻合, 形成动脉从,称为利 特尓动脉丛,是临床 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 位
25
临床表现
鼻腔后部出血:多来 自下鼻道后端的鼻-鼻 咽静脉丛,常见于中 老年人。常需行后鼻 孔填塞。鼻窦内窥镜
开展以来,需要后鼻 孔填塞的病人大大减 少。
26
临床表现
鼻腔上部出血:常来自鼻中隔后上部,多 为动脉性出血,一般出血较剧,量较多, 多数需要采取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止血 。多见于中壮年人,有高血压者较易发生 。此部位较隐蔽,临床上不易发现,需仔 细、反复查看。吸引器配合鼻窦内窥镜是 查找鼻出血部位的最佳方法。
43
44
谢谢!
45
7
局部原因
鼻腔异物
⑴ 外伤:局部血管或粘膜破 裂而致。如鼻骨、鼻中隔 或鼻窦骨折、鼻窦气压骤 变、鼻-鼻窦手术及经鼻 插管、挖鼻或用力擤鼻和 剧烈喷嚏、鼻腔异物。严 重的鼻-鼻窦外伤、前颅 窝底或中颅窝底骨折,可 引起严重鼻出血,危及生 命。 ⑵ 炎症:鼻腔、鼻窦非特 异性及特异性感染,均可 损伤粘膜血管而出血。 8
35
36
前鼻孔填塞法
37
后鼻孔填塞法
38
治疗
⑷ 血管结扎法:对以上方法未能 凑效的严重出血者采用此法。 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下出血者可 选择结扎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 ;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上出血者 ,选择结扎筛前动脉;鼻中隔 前部出血者可选择结扎上唇动 脉。 ⑸ 血管栓塞法:又称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经前后鼻孔填塞仍不 能止血的严重鼻出血可采用此 法。临床上较少用。
10
鼻 中 隔 毛 细 血 管 瘤
局部原因
⑷ 肿瘤:良性肿瘤 如鼻腔血管瘤或鼻 咽纤维血管瘤,出 血一般较剧。恶性 肿瘤如鼻-鼻窦癌或 鼻咽癌,早期反复 少量出血或血涕, 晚期可因破坏较大 血管致大出血。
11
鼻 咽 癌
12
13
1415167全身因素动脉压或静脉压增高,出、凝血功能障碍 或血管张力改变 ⑴ 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流感、出血热、麻疹、 疟疾、鼻白喉、伤寒和传染性肝炎等。由于 高热患者体温过高及血管神经功能障碍,以致 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18
全身因素
⑵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充血性 心衰等(老年人多见),高血压,血管硬化 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均可因一过性动脉压 升高而发生鼻出血,并因鼻粘膜血管的回缩 力和收缩力减弱,破裂后常不易愈合,而致 反复出血不止。
19
全身因素
⑶ 血液病: ①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友病、白血病、纤维 蛋白形成障碍、异常蛋白血症(如多发性 骨髓瘤)、胶原性疾病和大量应用抗凝药 物后等。 ②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42
1.T,P,R,BP. 2.去病房安排床位 3.请示上级医师 4.通知护士 5.开入院证 6.去治疗室 7.去医生办公室 8.问病史 9.吸氧 10.心电监护 11.请其它科会诊 12.血常规 13.血凝四项 14.九项监测 15.胸透
16.心电图 17.鼻部CT 18.尿常规 19.肝功能等生化 20.输液等口头医嘱 21.签疾病知情同意书 22.写入院病历 23.开医嘱等正规治疗 24.鼻腔填塞止血 25.书写首次病程记录 26.书写交班报告 27.鼻内窥镜检查 28.微波止血 29.心肺听诊等体格检查 30.鼻腔检查等专科检查
常见的出血部位及特点
利特尔区(Little area):


位于鼻中隔前下部, 由鼻腭动脉 筛前动脉 筛后 动脉 上唇动脉 腭大动脉组 成. 多见于儿童、青壮年
鼻一鼻咽静脉丛

位于下鼻道外侧壁近鼻咽 处 多见于老年人(高血压)
9
局部原因
⑶ 鼻中隔疾病:鼻中隔偏 曲、糜烂、溃疡或穿孔等
鼻中隔偏曲:多在凸面, 该处粘膜薄、干,致破裂出血 鼻中隔穿孔
39
其它手术方法
鼻中隔粘膜划痕 鼻中隔粘骨膜下剥离术 鼻中隔植皮成形术
40
治疗
全身治疗: 病因治疗, 镇静 止血剂 维生素 纠正贫血 抗休克等处理
41
思考题
夜班,凌晨3点,一病人,男性,大约50—60岁, 较肥胖,家属搀扶着,手中拿纸捂住鼻部,纸上 有血,病人神志清,表情痛苦,呻吟,自述鼻腔 正在出血,叫开医生值班室。 以下处理请你按时间顺序标记,1,2,3。不需要 者标记0。可做可不做者标记1/0,2/0,3/0。 第一题:30分钟内处理。 第二题:5小时内处理。 第三题:5小时后处理。
27
临床表现
鼻腔粘膜弥漫性出血:此类出血多为鼻粘 膜广泛部位的微血管出血。出血量有多有 少。多发生在有全身性疾病如肝肾功能严 重损害、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和中毒等的 患者。
28
诊断
确定出血部位 估计出血量 500ml 头昏、口渴、面色 苍白 500~1000ml 出汗、血压下降、 脉速 BP<80mmHg 血容量损失约1/4 判断出血原因
20
全身因素
⑷ 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 或钙缺乏,可致毛细血管壁脆性和通透性增 加。此外维生素K与凝血酶原形成有关,缺乏 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易发生鼻出血。
21
全身因素
⑸ 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肝功能损害影 响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合成,致凝血功能障 碍。尿毒症易致小血管损伤。风湿热患儿的鼻 出血系由高热及鼻粘膜血管脆性增加所致。 ⑹ 中毒:磷、汞、砷、苯等化学物质可破坏造 血系统功能,凝血机制紊乱,血管壁易受损伤 。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致凝血酶原减少易 致鼻出血。
29
治疗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首先是止血,达到止 血目的后,再进行病因检查和治疗。 一般处理:镇静;半卧位;休克先处理。 常用止血方法: (1)简易止血法和寻找出血部位:前鼻镜检 查和鼻窦内窥镜检查
30
治疗
临床上最常见是鼻中隔前 下方出血,此处一般出血 量少,嘱患者用手指捏紧 两侧鼻翼(旨在压迫鼻中 隔前下部)10~15min, 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 前额和后颈,以促使血管 收缩减少出血;或用浸以 1%麻黄素生理盐水或0.1 %肾上腺素的棉片置入鼻 腔暂时止血,以便寻找出 血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