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王静霞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王静霞


8031
8051 8751 89C5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4 22 21
VCC P0. 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EA ALE PSEN P2.7 P2.6 P2.5 P2.4 P2.3 P2.2 P2.1 P2. 0
什么是单片机
T INT
定时器/计数器
中断系 统
P0-P3
并 行 I/ O 口
CPU
存储 器
串 行 I/ O 口
TxD RxD
单片机应用系统
单片机应用系统
单片机应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 成 硬件是应用系统的基础
单 片 机

接口 电路 及外 设等

软 件
软件是在硬件的基础上对其资源 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从而完成 应用系统所要求的任务,二者相 互依赖,缺一不可
MCS-51单片机信号引脚简介
P1. 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RST RXD/ P3. 0 TXD/ P3.1 INT0/ P3.2 INT1/ P3.3 T0/ P3.4 T1/ P3.5 WR/ P3.6 RD/ P3.7 XTAL2 XTAL1 VS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机器周期 一个机器周期分为6个状态:S1~S6。每个状态又分为 两拍:P1和P2。因此,一个机器周期中的12个时钟周 期表示为: S1P1、S1P2、S2P1、S2P2、…、S6P2。
时 序


4)指令周期 是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机器周期数。 小提示 当振荡脉冲频率为12 MHz时, 一个机器周期 为1µs;当振荡脉冲频率为6 MHz时,一个机 器周期为2 µs。
习题




单片机片内的功能部件有哪些? 如果手中仅有一台示波器,可通过观察哪个引 脚的状态,来大致判断MCS-51单片机正在 工作? 单片机引脚EA的作用是什么? 时钟振荡频率与机器周期之间的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6MHz晶振,1个机器周期为多少? P0口与P1~P3口有什么区别? 写出P3口对应的第二功能。
80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8位,运算和控制功能 内部RAM:共256个RAM单元,用户使用前128个单元, 用于存放可读写数据,后128个单元被专用寄存器占用。 内部ROM:4KB掩膜ROM,用于存放程序、原始数据和表格。 定时/计数器: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 并行I/O口:4个8位的I/O口P0、P1、P2、P3。 串行口:一个全双工串行口。 中断控制系统:5个中断源(外中断2个,定时/计数中断2个, 串行中断1个) 时钟电路:可产生时钟脉冲序列,允许晶振频率6MHZ和 12MHZ
1、电源线:VCC(+5V)、VSS(地) 2、振荡电路:XTAL1、XTAL2
3、复位引脚:RST
4、并行口:P0、P1、P2、P3
5、EA:访问程序存储控制信号 6、PSEN:外部ROM读选通信号 7、ALE: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P3口线的第二功能
时钟振荡电路
单片机最小系统
复位电路
EA高电平,访问 片内存储器
单片机硬件结构
T0 T1
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路
ROM
RAM
定时计数器
CPU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 中断系统
复位电路
P0 P1 P2 P3
TXD RXD
INT0 INT1
• 并行I/O口:4个 • 8 中央处理器 位的I/O口P0、 CPU : 8P3 位, P1 、P2 、 。 • 内部ROM: 运算和控制 • 串行口:一个全 4KB掩膜ROM, 功能 • 中断控制系统: 双工串行口。 • 时钟电路:可 用于存放程序、 5 个中断源(外 产生时钟脉冲 原始数据和表 个,定时 • 中断 内部2 RAM :共 • 序列,允许晶 定时 / 计数器: 格。 / 计数中断 2单 256 个RAM 两个166MHZ 位的定 振频率 和 个,串行中断 1 元,用户使用 时/计数器,实 12MHZ 个) 前128个单元, 现定时或计数 用于存放可读 功能。 写数据,后 128个单元被 专用寄存器占 用。
I/O口引脚
(1) P0口:双向8位三态I/O口,此口为地址总线(低8位) 及数据总线分时复用口,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
(2) P1口:8位准双向I/O口,可驱动4个LS型TTL负载。 (3) P2口:8位准双向I/O口,与地址总线(高8位)复用, 可驱动4个LS型TTL负载。 (4) P3 口:8位准双向I/O口,双功能复用口,可驱动4个 LS型TTL负载。 注意:准双向口与双向三态口的差别。

当3个准双向I/O口作输入口使用时,要向该口先写“1”。 准双向I/O口无高阻的“浮空”状态。
P3口的第二功能
P0~P3口输出高电平
P0口输出高电平必须接 上拉电阻。
P1~P3口输 出高电平不必 接上拉电阻。
本次课要点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是机器语言程序。 主流单片机的技术特点。 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图1.9) 单片机的控制引脚和P3的第二功能。 P0口与P1~P3口的区别。 机器周期的概念与计算。 单片机的复位状态。
硬件
单片机种类
◆单片机的发展经历了由4位机到8位机,再到16位机的发展过程
◆目前8位单片机仍是单片机的主流机型; ◆生产厂商:
美国微芯片公司:PIC16C××系列、PIC17C××系列、PIC1400系列, 美国英特尔公司的MCS-48和MCS-51系列,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MC68HC05系列和MC68HC11系列, 美国齐洛格公司的Z8系列, 日本电气公司的μPD78××系列, 美国莫斯特克公司和仙童公司合作生产的F8(3870)系列等。
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
(1)时钟振荡电路
按键手动复位,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两种。
电平方式:
脉冲方式:
(2)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条件:
必须使RST引脚持续2微秒高电平(外部时钟12MHz)
时 序
关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时序概念有4个,可用定 时单位来说明,从小到大依次是:节拍、状态、机器 周期和指令周期(不要求),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节拍与状态 把振荡脉冲的周期定义为节拍,用P表示,也就是晶 振的振荡频率fosc。 2)状态 振荡脉冲fosc经过二分频后,就是单片机时钟信号的 周期,定义为状态,用S表示。一个状态包含两个节 拍,其前半周期对应的节拍叫P1,后半周期对应的节 拍叫P2。
单片机应用技术
(C语言版)
第1 章
单片机硬件系统
本章内容
什么是单片机
MCS-51内部组成及信号引脚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MCS-51存储器结构
什么是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简称单片机,是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 算机,它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memory)、基本 输入/输出(Input/Output,简称I/O)接口电路、定 时/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等,都制作在一块集成芯 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内 部基本结构如图1.7所示。由于它的结构与指令 功能都是按照工业控制要求设计的,故又称为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