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任务群”的一点思考
近期在教师研修网聆听了特级教师陆志平先生主讲的有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系列讲
座,受益匪浅,现结合参加的一些项目培训谈谈自己的些许体会,客观的说,我对学习任务
群的内涵特点及其基本思路和原则,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去实
践,特别是在城镇学校,在落实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个任务群方面,还是有许多困惑。
回顾近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探索,我们清醒的认识到高中语文课程存在课程内容缺失的局
限。为了解决这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新课程标准从语文课程本体特性和高中学生学习规律出
发,精心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这些学习任务群以语文学科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
践为主线,着眼于高中三年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它们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
建构了全新的语文课程内容形态和结构体系。语文学习任务群,力求改变教师围绕单篇选文,
机械讲解和分析的教学模式,运用特定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发展自身的语文
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位移的变革趋势,因此我对学科任务
群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供语文同仁参考
一、 建构真实的学习情境,拓宽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空间。
纵观课程标准设计的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他们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语言运用范例,
语言实践话题等,都与语文学科学生发展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情境必然
应该是真实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虚假的毫无意义的学习情境,恰恰是过去十多年语文课程改
革折射的实践性的问题,需要我们警惕和回避。
二、设计典型具体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习情境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隐载体,它能够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指引正确方
向,言语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外显载体,它能够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落实开辟有效
路径。基于语文课程的本性特性,我们把言语实践活动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教师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就是紧扣这些言语实践活动,根据每
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和学习目标,设计出更为典型具体的学习活动,这里的典型是
指教师设计的言语实践活动,要包含语文课程内部听说读写等语言领域的核心内容,要体现
语文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直觉,形象,逻辑,辩证和创造等重要思维的方法引领,要提升学生。
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品位以及审美能力,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等文化元素的渗透与理解。
二、形成系统完整的评价机制,记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过程性表现。
学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各种调整完善,甚至重构自身言语经验的内隐过程,每个学
生在相同的学习任务群中都会有不同的自我感知思维过程和方法习惯,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系
统完整的评价机制来考察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过程外,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习轨迹,完整记
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过程性表现。
语文学习任务群体现了语文课程对立德树人这一历史使命的真实担当,对学生这一主体
全面成长的温情关照。教师能够构建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典型具体的实践活动,
形成系统完整的评价机制,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关语文学习任
务群的更多议题会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逐渐浮现,解决这些议题的过程正是我们与语文课程
共同成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