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光学知识点之几何光学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果把光导纤维聚成束,使纤维在两端排列的相对位置一样,图像就可以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如图所示.在医学上,光导纤维可以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胃、肠、气管等器官的内部.内窥镜有两组光导纤维,一组用来把光输送到人体内部,另一组用来进行观察.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输利用了( )A.光的全反射B.光的衍射C.光的干涉D.光的折射2.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3.两束不同频率的平行单色光。
、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a>)。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光束的频率比光束低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比小C.水对光束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的折射率小D.若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的临界角比光束的临界角大4.一束单色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长一定变长 B.频率一定变小C.传播速度一定变小 D.一定发生全反射现象5.有一束波长为6×10-7m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则A2B.这束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1.5×108m/sC.这束光的频率是5×1014HzD.这束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30°6.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放置的光屏,沿O1O2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玻璃体中,A光比B光的运动时间长B.光电效应实验时,用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高D.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7.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最先消失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速小于b光C.若a、b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屏上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宽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高8.如图所示,将一个折射率为n的透明长方体放在空气中,矩形ABCD是它的一个截面,一单色细光束入射到P点,入射角为θ.12AP AD,则( )A.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arcsin 1 2 nB.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arcsin5 5nC.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arcsin 12n<θ≤arcsin21n-D.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arcsin 25n<θ≤arcsin21n-9.红、黄、绿三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黄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A.绿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B.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红、绿光都能发生全反射D.红、绿光都不能发生全反射10.ABCDE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中五棱镜的一个截面示意图,AB⊥BC,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棱镜,经两次反射后光线垂直于BC射出,且在CD、AE边只有a光射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在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C.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光的折射角较小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11.如图所示,在空气中,一束单色光由两面平行的玻璃板的a表面射入,从b表面射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射光线不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B.随着θ角的增大,光可能在a表面发生全反射C.随着θ角的增大,光可能在b表面发生全反射(90θ<︒)D.无论如何改变θ角,光线从a表面射入,不可能在b表面发生全反射12.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C.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D.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13.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玻璃球体,其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水平直径。
M点是玻璃球的最高点,一条平行于AB的光线自D点射入球体内,其折射光线为DB,已知∠ABD=3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波长为λ,则A.此玻璃的折射率为B.光线从D传播到B的时间是C.光在玻璃球体内的波长为λD.光在B点会发成全反射14.以往,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 0),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sinsininr,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射入,下表面射出.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射率n=−1,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A.A B.B C.C D.D15.如图所示,有一玻璃三棱镜ABC,顶角A为30°,一束光线垂直于AB射入棱镜,从AC射出进入空气,测得出射光线与AC夹角为30°,则棱镜的折射率为( )A.12B.22C.3D.3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光导纤维传送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D.微波能使食物中的水分子热运动加剧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17.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 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见图乙).则一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比b光大B.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D.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窄18.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19.如图,在某种液体内,有一轴截面为正三角形的薄壁透明圆锥罩ABC,底面水平,罩内为空气。
发光点D位于BC中点,发出的垂直于BC的光恰好不能射出液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发出的光照射到CB界面时可能发生全反射B.液面上方能够看到透明罩所有位置都被照亮23C.液体的折射率为D.液体的折射率为3E.液体的折射率为320.雨后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发生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就形成了彩虹。
如图,太阳光从左侧射入球形水滴,a、b是其中的两条出射光线,在这两条出射光线中,一条是红光,另一条是紫光。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光线是红光,b光线是紫光B.当光线在水滴背面发生全反射时,我们看到的彩虹最为鲜艳明亮C.a光在水滴中的传播时间比b光在水滴中的传播时间长D.遇到同样的障碍物,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21.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A.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B.同一介质对的折射率最大C.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D.用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也一定能22.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23.下面事实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C .水中的气泡显得格外明亮D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24.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
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增大入射角i ,则b 光先消失B .在该三棱镜中a 光波长小于b 光C .a 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 光不能发生D .若a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的遏止电压低25.如图所示,放在暗室中的口径较大不透明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充满水,缸底中心有一红色发光小球(可看作点光源),从上往下看,则观察到( )A .水面有一个亮点B .充满水面的圆形亮斑C .发光小球在水面上的像D .比小球浅的发光小球的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其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光线只能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折射不出去,是利用了全反射,A 正确.2.B解析:B【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双缝干涉中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公式λdL x Δ ,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条纹间距大的说明波长大,所以A 项错误;波长越大折射率越小,所以C 项错误;在介质中的速度根据公式nc v =,折射率越小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越大,所以B 项正确;在空气中不同的单色光的速度与在真空中速度相同都等于光速,所以D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双缝干涉和不同色光的折射率 3.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光束b 的偏折角大,水对光束b 的折射率,光束b 的频率大,波长小,速度小,临界角小,故选C考点:考查光的折射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熟记7中单色光中折射率、频率、波长、速度和临界角的大小关系 4.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当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频率不变,但光速要变大,故根据公式v=fλ可知,其波长一定变长,A 是正确的,B 是不对的,C 也是不对的;是否发生全反射还要看其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如果大于临界角,则会发生全反射,如果不大于临界角,则不会发生全反射,故D 是不对的。
考点:光的折射。
5.C解析:C【解析】该介质的折射率为sin45sin30n ︒==︒,A 错误;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8810/c v m s n ===,该束光的频率为8147310510/610v f m s λ⨯===⨯⨯-,B错误C 正确;因为1sin 2C n ==,该束光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5°,D 错误. 6.D解析:D【解析】光线通过玻璃体后,A 光的偏折程度比B 光的小,则该玻璃体对A 光的折射率比对B 光的折射率小,根据n=c/v 可知,A 在玻璃中的速度较大,在该玻璃体中,A 光比B 光的运动时间短,选项A 错误;折射率越大,光的频率越高,说明A 光的频率比B 光的频率低,光电效应实验时,用B 光比A 光更容易发生,选项BC 错误;A 光的频率比B 光的频率低,由c=λγ知,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长,而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A 光的条纹较B 宽.故D 正确.故选D .7.C解析:C【解析】A 、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sin sin i n r =,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入射角相同,光线a 对应的折射角较大,故光线a 的折射率较小,即n a <n b ,若增大入射角i ,在第二折射面上则两光的入射角减小,依据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能发生光的全反射,因此它们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故A 错误.B 、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折射时,入射角相同,光线a 对应的折射角较大,故光线a 的折射率较小,即n a <n b ,根据cv n=分析知在该三棱镜中a 光速度大于b 光速度,故B 错误. C 、a 光的折射率较小,在真空中a 光波长大于b 光波长,而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因此a 光条纹间距大于b 光条纹间距,故C 正确.D 、光线a 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低;根据E h ν=,则a 光光子能量较小,则a 光束照射光电管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 较小,根据qU c =E km ,则a 光的遏止电压低,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依据光路图来判定光的折射率大小,然后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比较折射率大小,学会判定频率高低的方法,同时掌握光电效应方程,及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8.B解析:B【解析】A 、B 、当光束进入长方体后恰好射至AD 面上D 点时,角θ的值最小.设此时光线在AB 面的折射角为α.根据几何知识得:22sin AP AD α=+12AP AD =代入解得:5sin α=,由sin sin n θα=得:5sin sin n θα==,可得5arcsin θ=,故A 错误,B 正确.C 、D 、设光束射AD 面上的入射角为β,若要此光束在AD 面上发生全反射,则必须有β≥C ,得到1sin sin C n β≥=,由几何知识得:α+β=90°,可得:2221sin cos 1sin 1sin 1C nαββ==-≤-=-sin sin n θα=得2sin sin 1n n θα=<-21n θ≤-AD 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25arcsin arcsin 15n n θ≤≤-,故C 、D 均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是全反射、折射定律、临界角等知识的综合应用,首先要正确作出光路图,运用几何知识研究折射角的正弦.9.A解析:A【解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的波长在减小,折射率在增大,根据公式可得:同一介质对红光折射率小,对绿光折射率大,所以发生全反射时,红光的临界角最大,绿光的临界角最小.若黄光发生全反射,则绿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A正确,思路分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的波长在减小,折射率在增大,再根据公式分析试题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对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的折射率的变化10.C解析:C【解析】所有光在真空中有相同的速度,选项A错误;在CD、AE边只有a光射出,b光发生了全反射,说明b光的临界角小,在五棱镜中的折射率大,由cvn=知,b光在棱镜里的速度小,选项B错误;由折射定律sinsininγ=知,b光的折射率大,折射角小,选项C正确;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则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由lxdλ∆=知,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和干涉现象.关键要根据光路图正确判断出折射率的大小,再根据其他量与折射率的关系进行分析.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折射定律和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产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是光线必须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运用几何关系和光路可逆性分析光线能否在界面b上发生全反射现象.【详解】由于a、b两表面平行,光线在a表面的折射角等于b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线在b表面的折射角等于在a表面的入射角,由几何关系可知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故A错误.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光经过表面b上的入射角与在表面a上的折射角相等,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所以不管入射角多大,不可能在b表面和a表面发生全反射,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的传播的可逆性原理,以及掌握全反射的条件,由此记牢平行玻璃砖的光学特性.12.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当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时,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才能发生全反射.A错,B对;波长越短的光,频率越大,介质对它的折射率n越大,根据公式,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小,CD错,所以本题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