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0┄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模块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0┄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模块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模块(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1-35.5 Fe-56第I卷一、选择题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从花生中提取的生物柴油和从石油炼得的柴油都属于烃类物质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2 g 14C18O中含中子数为1.4N AB. CO燃烧热为283.0 kJ/mol,若一定量的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283.0 kJ,则消耗O2分子数为N A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F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相等D.室温下,21.0 gC2H4和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4.5 N A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W、X、Y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X元素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W的简单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Y的氧化物和氯化物熔融时都能导电,X、Y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W<Y<ZB.工业上采用电解Y 的氧化物冶炼单质YC. W、X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离子键D. W、X、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碱性10.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快11.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离子交换膜I、II分别是氯离子交换膜和钠离子交换膜中的一种,图中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离子交换膜I是钠离子交换膜B. a电极附近溶液的氯离子浓度增大,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C.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0O5—24e—+7H2O=6CO2↑+24H+D.中间室中Na+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12.法国、美国、荷兰的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芳香化合物a、b、c是合成轮烷的三种原料,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c互为同分异构体B. a、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 a、b、c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和酯化反应D. a 、b 、c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3.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向0.1 mol·L −1 Na 2CO 3溶液中通入适量CO 2气体后:c (Na +)=2[c (3HCO )+c(23CO )+c (H 2CO 3)] B. 常温下,pH=6的NaHSO 3溶液中:c (23SO )−c (H 2SO 3)=9.9×10−7 mol·L −1 C.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 2CO 3和NaHCO 3混合:323(HCO )(H CO )c c <233(CO )(HCO )c c D. 0.1 mol·L −1 Na 2C 2O 4溶液与0.1 mol·L −1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H 2C 2O 4为二元弱酸):2c (224C O )+c (24HC O )+c (OH −)=c (Na +)+c (H +)第II 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一)必考题26.(14分)常温常压下,一氧化二氯(Cl 2O )为棕黄色气体,沸点为3.8 ℃,42 ℃以上会分解生成Cl 2和O 2,Cl 2O 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 。

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按体积比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 2O ,并用水吸收Cl 2O (不含Cl 2)制备次氯酸溶液。

(1)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 __→_ __→_ __→________→__ __。

(2)装置B 中多孔球泡和搅拌棒的作用是_ ;装置C 的作用是_ _。

(3)制备Cl 2O 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

(4)反应过程中,装置B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_ __。

(5)此方法相对于用氯气直接溶于水制备次氯酸溶液有两个主要优点,分别是_ _。

(6)已知次氯酸可被FeSO4等物质还原。

用下列实验方案测定装置E所得溶液中次氯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量取10 mL上述次氯酸溶液,并稀释至100 mL,再从其中取出10.00 mL于锥形瓶中,并加入10.00 mL 0.80 mol·L—1的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用0.050 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4.00 mL,则原次氯酸溶液的浓度为__ 。

27.(15分)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

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

②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阳离子Fe3+Mg2+Al3+Cr3+沉淀完全时的pH 3.711.1 5.4(>8溶解)9(>9溶解)(1)实验室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480 mL 2 mol·L—1的硫酸,需量取浓硫酸_________mL;配制时所用玻璃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的作用是将滤液Ⅰ中的Cr3+转化为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既可以除去某些杂质离子,同时又可以将Cr2O72-转化为CrO4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

(4)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M n+ + n NaR = MR n + n Na+,则利用钠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滤液Ⅱ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上述流程中用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6)沉淀滴定法是测定粒子浓度的方法之一,为了测定某废水中SCN—浓度,可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已知:银盐性质AgCl AgI AgCN Ag2CrO4AgSCN 颜色白黄白砖红白K sp1.8×10-108.3×10-171.2×10-163.5×2021┄20221.0×10-12滴定时可选为滴定指示剂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滴定终点现象是:________。

A.NaCl B.K2CrO4 C.KI D.NaCN28.(14分)C、S和Cl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有效利用备受关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I.2SO2(g)+O2(g)+2H2O(1) ===2H2SO4(aq)△H1;Ⅱ.Cl2(g)+H2O(1)HCl(aq)+HClO(aq)△H2;Ⅲ.2HClO(aq) ===2HCl(aq)+O2(g)△H3SO2(g)+Cl2(g)+2H2 O(1)=2HCl(aq)+H2SO4 (aq)△H4=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H1、△H2和△H3的代数式表示)。

(2)25℃时,H2SO3溶液中各含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已知25℃时,NaHSO3的水溶液pH<7,用图中的数据通过计算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

(3) NaClO2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和漂白剂,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制备 NaClO2的原理如图乙所示。

①交换膜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和1molSO2,发生反应2CO(g)+SO 2(g)S(l)+2CO2(g)ΔH=-270kJ/mol,若反应进行到20min时达平衡,测得CO2的体积分数为0.5,则前20min的反应速率ν(CO)= 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L·mol-1)(5)在不同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和1molSO2,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Ⅰ)所示:①图(Ⅰ)中三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v(CO)最大的为___________(填序号)②与实验a相比,c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35.(15分)铁和钴是两种重要的过渡元素。

(1)钴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族,其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个数为________。

(2)[Fe(H2NCONH2)]6(NO3)3的名称是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是一种重要的配合物。

该化合物中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尿素[CO(NH2)2]分子中,碳原子为_______杂化,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

(4)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结构分别为[Co(NH3)5Br]SO4和[Co (SO4)(NH3)5]Br。

已知Co3+的配位数为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第二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则第二种配合物的配体为__________。

(5)奥氏体是碳溶解在r-Fe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无磁性,其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若晶体密度为d g·cm-3,则晶胞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的距离为__________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写出简化后的计算式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