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六章制药工艺学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PPT课件
第十六章制药工艺学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PPT课件
单孢菌属极少 细菌:芽孢杆菌,棒杆菌,短杆菌…… 真菌:霉菌,酵母
7
发酵制药
概述
16.1.1 发酵制药-产物种类
种类 抗生素 氨基酸 维生素 核苷与核苷酸 酶类 酶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药物举例 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C 谷氨酸,赖氨酸,丝氨酸
VB2,VB12,VC 肌苷与肌苷酸,尿苷与尿苷酸 蛋白酶,链激酶,葡激酶 他汀类,伏立波糖 环孢菌素A,他克莫司
微生物动力学研究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基质利用的动力学 生长与生产关系的动力学模型 微生物发酵过程特征
11
1、发酵动力学研究
概念:发酵动力学是研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 质消耗、产物生成的动态平衡及其内在规律。包括 生长动力学,基质消耗动力学,产物合成动力学。 内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速率、基质消耗速率和 产物生成速率的相互关系,环境因素对三者的影响, 以及影响其反应速度的条件。 意义: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建立工艺参数控制 方案。模拟使生产控制达到最优化。
意义:描述微生物从生长到自溶死亡的整个过程。
生长速率r:单位时间(t)内菌浓或质量(X)变化:
r dX dt
比生长速率μ:单位菌体浓度的生长速率
生长速率的标准化,菌体活力大小
dX 1
dt X
15
发酵制药
(2)菌体生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S形曲线。分为五个阶段
菌体浓度X
减速期
静止期 衰亡期
1898-1968
4
2发酵-概念与种类
概念:通过微生物培养而获得产物的过程(注意与生物化 学中的发酵的区别)
种类: 基于产物——青霉素发酵,维生素发酵,生产中常用 基于代谢——初级代谢产物发酵;次级代谢产物发酵;过
程控制相似 基于供氧——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反应器设计相似 基于原料——葡萄糖发酵;淀粉发酵 基于反应——生物转化发酵,生物氧化,生物加氢
发酵的反应过程与速度:
r S(底物) ─→ X(菌体) + P(产物)
机制模型:根据反应机制建立,几乎没有 现象模型:经验模型,目前大多数
定量描述发酵过程 反应主要影响因素 细胞群体的动力学可用均衡生长的非结构模型简化。
14
发酵制药
2、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
(1)生长曲线:生物量或细胞数目随时间变化曲线。
8
16.1.2发酵制药——基本工艺过程
菌种选育
种子制备
发酵培养
分离纯化 产品
9
菌种选育
菌种活化
实验室、种子库
发酵工段
种子制备
发酵车间
发酵控制
提炼工段
预处理 分离提取 浓缩纯化
提炼车间 包装车间 库存间
成品工段 成品检验 包装 原料药
发酵制药过程-工段岗位操作与车间流程关系 10
16.2 微生物的生长与生产的关系
蛋白质变性,细胞热裂 解,细胞死亡
17
生物量
发酵制药
(4)pH值对生长影响
pH
pH值对菌体生长速率的影响与温度的影响类似, 在适宜的pH值范围,生长速率最大
18
3、基质利用的动力学的因素
(1)基质浓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菌体生长过程,基质逐渐被吸收利用,浓度呈现降低。
基质浓度的减少可用基质消耗速率和比消耗速率表示:
Ks:为饱和常数,菌体对基质亲和力,Ks越小,亲和力越大,利用越好。
注意:与酶反应动力学MM方程的区别。
20
米氏方程:酶促反应速度
V
1.2 V1m
0.8 0.6 0V.m4/2 0.2
0 0K m 200
400 S 600
dS r S dt
基 质 浓 度
qS
dS 1 dt X
发酵时间(t)
19
(2)限制性基质浓度与比生长速率的关系
Monod方程:
μmax
μ =μmax S/(Ks + S)
比
S很低,浓度与比生长
生 长
速率成正比。
速
1/2μmax
率
S很高,菌体以最大比
生长速率进行生长。
Ks
基质浓度
μmax:各种基质对菌体的生长效率,不同基质之间比较。
12
生长与生产的关系
研究发酵动力学的步骤
(1)测定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和理化参数变化。 (2)将参数变化和现象与发酵代谢规律联系起来,找
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3)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4)计算机在线控制,反复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适类型
5
发酵制药
发酵类型、产物与过程特点
发酵产物,举例
类
过程特点
厌氧
初级产物,VB12
产量高,合成途径明确
好氧
初级产物,谷氨酸
产量较高,合成途径基本明确
好氧
次级产物,抗生素
产量较低,合成途径复杂
好氧
酶类,蛋白酶
菌体向外分泌的高分子产物
生物转化
激素,氢化可的松
酶催化的简单反应,非菌体代谢产物
6
发酵制药
16.1.1 发酵制药-微生物种类 放线菌:链霉菌属为主,诺卡菌属较少,小
第四篇 药物制备工艺
第十六章 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
第十六章 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
16.1 概述 16.2 微生物生长与生产的关系 16.3 制药微生物菌种建立 16.4 制药微生物培养基制备 16.5 灭菌工艺 16.6 微生物发酵培养技术 16.7 发酵工艺过程的检测与控制
16.1概述
概述
1 发酵制药-概念与简史
3
概述 1945年诺贝生理学医学奖: 青霉素的发现与抗感染疗效
偶然发现青霉素
Sir Alexander Fleming London University 1881-1955
Ernst Boris Chain University of Oxford 1906-1979
Sir Howard Walter Florey University of Oxford
概念:利用制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通过发酵,代 谢合成药物,然后从中分离提取、精制纯化,获得 药品的过程。
简史:对抗细菌性感染药物的需求驱动
1928年,Fleming 发现青霉素;
1940,Florey和Chain分离得到青霉素和疗效;
50年代:搅拌发酵技术成功应用
60年代:形成了成熟的抗生素发酵工业
延迟期:无生长
指数期: dX/dt =μmax X
延迟期
指数期
时间t
减速期: dX/dt =μ X
静止期: dX/dt = (μ - kd) X = 0
衰亡期: dX/dt = - kd X<0
16
(3) 温度对生长影响
酶反应以最大速率 进行
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 而加快
发酵温度
菌种保存
膜凝固,无转运和吸 收,无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