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2•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D.在37C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C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D .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4.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5. 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 B. 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C. 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D. 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6.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
装置 如卜图,卜列各诰顶分析不用确的是 ()A. 分别刺激A 、B 、C G H 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 5处B. 在B 、C 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 和G 点:电流计指针祁能慌转C. D 、E 、F 共同构威了两个神经兀相连接的邦位叫突触D. 刺激E 、F 点,弓I 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 7•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 .体温调节 B .水平衡调节 C .内分泌调节 D .血液pH 值的调节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
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 脑皮层的 A . W 区B . V 区C . S 区9•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1.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 C 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 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D 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淋巴A.A 、B. A 、C. B 、B 、 B、 C、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A .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 .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 D .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10.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起寒颤。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B .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C.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D .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传导和传递11.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的激素的调节D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12.下列选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 .有人注射了青霉素后产生过敏性休克症状C.消化道黏膜阻挡细菌13.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 ⑨A .细胞I和细胞川均能识别抗原B .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C.细胞I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D .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14.不属于对生长素的双重性描叙的是A .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15.如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 :2,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A .小于2mB.大于1m,小于2mC.大于2mD.无法确定16•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A •氧气B •二氧化碳C.乙烯 D •吲哚乙酸17.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生长素不能透过B.皮肤对痢疾杆菌的屏障作用D.唾液中溶菌酶使大肠杆菌死亡B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D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促进主长作用云母片运输)含lAA 的琼脂快 晤态学上端- 形S 学下端一 云母片 十胚芽箫-卜理 —一上端 C 脈芽鞘尖瑞 光 云母片1. JWd e 胚芽鞘尖端 A . f >a = b = d = e >g >c C . c >a = f >d = e >b = g 18.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 ①B . D .(注: a = f > d = e > b = g > c c > f = d > a = b > e = g 傲題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光光② ③A .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B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 D.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②③⑤ 19.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相差很大 B .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C .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D .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20.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B .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宜用样方法 C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 .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要非常醒目 21.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A. 100只 B. 200 只 C. 300 只 D. 400 只22.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 .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3. 下列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 A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 24.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 .咼山冻原在第 10年时经调查 ■ "p I ■ r 0备討阳”劝 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C .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 •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25•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都是破坏性的 B •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C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26.右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 . 3代表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 . 4表示生态系统的基石 D .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细胞呼吸 27. 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 .一定能固定 CO 2 C .都与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有关 D .一定是植物 28. —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A .没有水平结构 B .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 .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 .植物没有垂直结构29.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现代农业虽然 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 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B .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C .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D .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30. 下列实例中属于竞争的是 A.白蚁和它肠道内的鞭毛虫C.青霉菌株分泌青霉素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31. 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各 种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等。
虎要获得 1KJ 能量,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4 ① B.蛔虫和人 D.狼和兔 草一►兔一狐一虎•羊A . 150KJB . 125 KJC . 100 KJ3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 •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D •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33. 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全过程都在生物群落中进行B •碳元素都是以光合作用的方式进人生物群落D . 75 KJ经吞噬细胞处理后,信息分子 C 通过呈递给B 淋巴细胞,导致其增殖分化,C .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D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34.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 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3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鸟类的“求偶炫耀”不属于行为信息 C .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36. 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B .有些植物,如萬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一定的信息素才能萌发 C .生态系统稳定性调节的原理是负反馈调节D •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3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B .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C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表明了我国加大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生物资源的唯一手段38.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39. 苍蝇的平衡棒原理被应用于运载火箭的研制中,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 •潜在使用价值B.科研价值C •间接使用价值D.生态价值40. 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哪种措施是正确的 A .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 B .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 C .保护与人类共存的各种生物D .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二、非选择题(共 40分)41.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联系的 一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