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比才在巴黎学习钢琴、管风琴和作曲,除创作歌剧
外,还创作大型管弦乐曲,先后发表交响幻想曲《罗 马的回快》和序曲《祖国》等。比才的歌剧作品具有 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色彩。他善于创造独具风格的 曲调,善于以改变调性、灵活运用主导动机等手法加 强表现国。他的乐器作品常以生动新颖、富于光彩而 著称。
高尚健康的音乐有助于培养我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格调低下趣味庸俗的音乐对人的 精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和腐蚀作用,不健康粗俗的音 乐可能导致社会精神生活的贫乏低级以致混乱。
兴于诗,立于礼,成天乐。——孔子
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那故事颂扬了俞伯牙高超的演 技,也颂扬了种子期非凡的审美才能,更颂扬了真挚而纯洁的友 情。 你应该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却在城楼饮酒抚琴 的故事。他之所以能够退却敌兵,当然是因为他的深谋远虑,智 慧过人。 你可能不知道,钢琴家伊坦莎经常应列宁之邀去演奏钢琴。每当 伊坦莎坐在琴凳上,从不询问列宁便会演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 曲》。因为列宁对这首乐曲爱之颇深。列宁曾经说过:“我不知 道有没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了,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它。 这真是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用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 想,人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啊!”
(1)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
(2)法国比才的《卡门》
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
族特色,对当时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 《茶花女》(1853年创作),威尔第把音乐注意力集中 在表现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真正的高 尚的形象,揭示女主人的精神品格,揭示她的愿望跟她 周围的环境之间深刻的矛盾冲突。歌剧音乐细腻的心理 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音乐是什么?
音乐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 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 及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 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 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养 和能力。
贝多芬(1770—1827),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 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 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贝多芬出生于 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是当地 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团长,父亲则是合唱 团的歌手。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 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从此,他的大部分 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作曲。失聪之初,他非常痛 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 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 作品,如《第3(英雄)交响曲》《第5(命运) 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月光奏鸣 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贝多芬崇尚 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民主和自由思想,热情关注 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在他的音乐中他试图证明 一个观点。
2.19世纪音乐流派与杰作
(一)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 19世纪初兴 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 2.主要特点: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感情热烈 而奔放;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各具特色 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作品 德意志的“乐圣”——贝多芬;奥地利的“圆舞曲之 王”——约翰施特劳斯
音乐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就让我们敞开心怀来面对吧。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歌咏团体不断涌现,一大 批音乐家在枪炮声的伴奏下,创作了许多令人 热情沸腾、斗志昂扬的群众歌曲;各种音乐会 的举办,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在周恩来、郭沫若的领导下,将各地流亡到大 后方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体组织起来,开展 了广泛的抗日文艺会演、义演。 抗战的文化活动,它在动员群众,宣传抗日, 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种 文化新气象,充分反映出抗战前期中国人民昂 扬的精神风貌。
音乐与生活具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对人的全面发展 有着深远影响。尤其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 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 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音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音乐 反映社会生活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 音乐以生动活泼有感性形式,表现高尚的审美理想、 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 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理想。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内涵,通过音乐 能更深入地认识社会生活。对人们产生政治思想和道 德伦理的教化作用,激发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19世纪欧洲歌剧 1.何为歌剧——随着器乐音乐的发展,人们把上部声部 以外的声部都看成是伴奏。后来人们力图把诗歌和音乐 紧密相连,产生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如把 神话故事编成一种近似说话的歌唱,力求恢复古代朴简 的风格,在宫廷中上不演,称之为歌剧。大约1600年左 右歌剧诞生。它打破了音乐的平衡,音乐中心转移。 2.19世纪欧洲歌剧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贝多芬故居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社会背景
(1)经济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
貌发生变化。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工业革命,大 机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 益壮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 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 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2)各国面临问题不同: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便音乐的发 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1848年欧洲革命、19世纪六七年代的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等重大事件,各国国情不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 不同:法国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德、意要完成国家统 一;俄国要消灭农奴制等。在这种背景下,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 家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困惑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 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出多样性和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