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大家好
俗语有云“万事开头难”,我想一定有其必要的道理。
而我方今天的观点是拿起比放下更难。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拿,是指动作的发生;起,是指动作的延续,拿起是指主体下决心要做某事为之努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放下即不再为其努力付出及承担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拿起与放下是站在一个理智公平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拿起与放下二者都是主体在客观环境之下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的,一时冲动或感情用事的拿起与放下都不是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的。
以下我从两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拿起比放下的可控性小,拿起比放下更难。
拿起的是我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陌生事物,虽然拿起一件事物之前我们会对其进行一定的了解,但是拿起时的了解只限于事物的表面或外观,根本无法了解其本质内涵以及事物内部实质性的变化规律,所以我们对事物的发展是很难把握的,没有人可以保证拿起后我们一定不会失败,也没有人可以保证我们不会失去或失去更多,而这里的失去不仅包括物质还有自信与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因此拿起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整体的可控性非常小。
但是放下,因为人们已然置身其中,对事情的了解已不仅仅是表面现象了,我们更能看透事件的整个实质性的变化过程,了解事情的发展方向,做到能够在放下之前,留下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或是对我们最有价值的东西,亦或是把伤害或牺牲降到最低,能够让我们有方向有目的的去做,可控性相对拿起要大的多,所以拿起比放下更难。
第二,拿起承担的责任多压力就更大,所以拿起比放下更难。
拿起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首先,拿起就是一个承担责任与义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有不断的克服种种困难,不断的承担各种责任。
其次拿起的过程又是漫长的,他需要我们不停地为之努力奋斗,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因为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得失成败,而是关乎到更多人的利益关系,以及整个国家的得失,因此在做任何决定或选择的时候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的闪失。
而放下则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少一份责任便多一分自由,少一份压力便多一分轻松。
如果说把放下比作是不断地从自己身上卸下石头,那么拿起便是不断地像自己身上压石头,所谓挑起担子总是要比放下更难啊,何者更难想必大家一定了解。
除此之外,今天对方辩友很可能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正因为有些人在情感方面根本放不下,所以放下很难。
然而对方辩友却没有看到,我们再拿起的同时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毅力与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有多少人徘徊在拿起的门外不敢向前,又有多少人对于拿起甚至想都不敢想。
对方辩友又怎能说放下比拿起更难呢?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拿起比放下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