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生子女现状及问题
5.要建立规范幼儿行为的规章制度,强化训练幼儿的个性 品行。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6.统一各方面的教育要求,使幼儿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受到 良好个性品质的规范性教育和训练。统一教育要求,既要 统一学校内部的教育要求,也要统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要 求,还要统一来自三个方面的教育要求。
二、幼儿园独生子女 个案
浅谈独生子女“个性”问题
个人观点
独生子女即没有兄弟姐妹 的孩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 女,具有同样的身心发展规律。 但兄弟姐妹关系会在儿童社会 化过程中产生作用。
一、 现在的独生子女的种种弊端:希望得到表扬,不愿受 到任何的批评、希望成人多关注他,不希望受到冷落等等。 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点点滴滴进行培养,不能因为他一而 再、再而三地做错事就不予理睬,而是要抓住教育契机及时 引导。但另一方面是要和家长多沟通,孩子的性格特征绝大 多数是由家庭造成的。
二、独生子女幼儿期极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有 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幼儿的健康带来极大的不 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父母和社会普遍关 注的重要问题。
一、 采用民主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较好的促进作 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孩子不能受到一定的约束, 对于事情的态度都是我行我素,建议其在家中也要某些 方面对孩子有适当的约束。这样家园共同配合,对一个 有着较为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有益的。
教育策略:
我开始细心挖掘小欣的各项长处,在一日活动中稍有一点 闪光点都会加以赞许,如:集中的动作快;念儿歌声音响亮; 吃饭不说话等等,只要发现他的一丁点闪光点都会及时鼓 励,另外让他知道告状的孩子是的得不到表扬的。安排一 些需要两人合作的事情并采用竞赛的手段促使其协调能力 的增加,久而久之小欣告状的声音少了,开始积极的参加 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了。
二、同时国家开放二胎政策, 也能有效的改善独生子女的个 性化问题,有了兄弟姐妹能使 孩子成长过程中避免许多性格 缺陷的出现。
谢谢观看
3.要尊重和信任孩子。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人格上一定要尊重和信任 幼儿,这是矫正幼儿独霸和逆反个性的重要方法。当幼儿有了不良表现时, 要因势利导,不要强制,也不能辱骂和体罚。批评幼儿时要允许其对自己的 错误进行辩解,要多采取说服教育方式。
4.对怯懦型、依赖型和独霸型不良个性的幼儿,可以多采 用一些意志训练的方法进行教育。对幼儿进行意志训练时, 要注意教育情境的设计要适当,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4.依赖型
幼儿由于从小受到过度娇惯而未形成独 立生活的能力。在幼儿园里,这类孩子 表现为自立性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差, 娇气较足,生活上追求奢华,有铺张浪 费的不良习惯。
2.贪占型
儿童对物品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在幼儿 期这类儿童经常会抢夺或偷拿其他儿童 的东西。
5.逆反型
幼儿的性格表现出与成人有强烈的敌对 或抵触情绪。这类孩子对成人不信任感 特强,特别是当他们受到老师或家长的 批评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情绪或 行为。
成因分析:
据观察,伟峰和小欣可以说得上是一对小冤家,他们俩喜欢在一起,可又不能友好 相处,在一起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分钟,就会发生争执,单据观察先发起的十有八次 是小欣,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会互相揭发,甚至会为了揭发而耐心关注另一人的一 举一动,可以说是为了告一次状而处心积虑吧!今天的藏书包事件就是因为早上伟峰 在一次争执中打了小欣,虽然老师已经批评了伟峰,但小欣仍心寸芥蒂于是发生了 藏书包的一幕。针对这次事件,看出小欣是属于不善于和他人友好相处的小朋友, 他愿意和伟峰玩却又要告状,可以分析出他的心理状态:他认为伟峰在班上属于调 皮的孩子,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自己也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人,他觉得伟峰应该 属于比他更差的一类,因此他是希望压低伟峰来抬高自己,所以和伟峰在一起的前 提实际上是为了找机会揭发他,而伟峰又是属于那种不甘示弱的孩子,一来二往, 这两个孩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冤家”。针对小欣的这种情况,其实可以分析出 他是希望得到成人注意、希望经常得到他人赞扬的孩子,由于他的表现总不能达到 老师的要求,因此他就把这种心理满足寄希望于告状上,要满足他的心理需求才是 解决问题的关键。
现如今我国独生子女的 现状及问题
15级学前教育6班
45号-商力行
目录
独生子女 不良表现
幼儿园 个案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浅谈 独生子女
一、独生子女有何 不良
不良的独生子女的五大类型
1.独霸型
儿童的个性倔犟,自我意识强烈而顽固, 不喜欢和同伴分享快乐,喜欢单独活动 不合群。在群体中经常称“王”逞霸, 事事以我为中心,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3.怯懦型
孩子因从小受到的心理压抑和限制过重, 而形成的一种胆小怕事的畸形心理品质。 主要是粗暴或恐吓式的家庭教育方法所 致。
解决问题
1.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教育。因儿童时期的品德和个性的可塑性都比较大, 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发现孩子有了不良个性表现时,都要及时给予教育 和矫正,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事后一块算账。 2.要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品德教育。幼儿喜欢表扬和亲近,对批评和疏远 比较敏感。而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表扬和奖励,及时肯定其良好 个性品质使之得到正强化,利用批评和处罚否定幼儿的不良个性,使之得到 负强化,效果一般比较明显。另外采用一些心理对比的教育方法也比较有效, 所谓的心理对比是指对两种不同事物进行相反的心理感受而逐步形成良好品 质的教育方法。如新旧衣服的对比,批评与表扬的对比等等。
案例:
今天放学的时候,伟峰小朋友说他的书包找不到了, 问小朋友有没有看到的,都说没有最后,我只好问:“老师 看看谁最能干,能帮伟峰找出他的书包?” 小欣马上举起了手自告奋勇要去找,不一会儿就找出了大 家找了半天都没找到的书包,我问他在哪里找到的,他说 在伟峰的床底下,这下引起了我的怀疑,因为书包不可能 会掉到床底下去,除非是有人故意放的,于是我又问他你 怎么知道书包在伟峰的床底下呢?他回答说:想一想就知 道了嘛!在我的追问下,他才说出是自己藏的书包。我问他 为什么要藏伟峰的书包,他说因为伟峰早上打了他,所以 要把他的书包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