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高考化学二诊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B. 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溶于水,但可用NaOH溶液区分C. “皮革奶”、“人造丝”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 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类的食品,可常喝糯米八宝粥2.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B. CH2=CH2+Br2→CH2BrCH2BrC.D. +HBr3.已知W、X、Y、Z、R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W、Z同族,且原子序数相差8,元素X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Z>WB. 原子半径:R<W<Y<Z<XC. Y分别与W、R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不一定相同D. 电解X与R形成化合物的溶液可获得X的单质4.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B.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7mol NaOH反应C.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6 mol H2反应D. 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5.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A. 回收废旧电池中的石墨电极材料B. 回收废旧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C. 防止废旧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6.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A. 将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成分为纯净的AlCl3B. 将少量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Na2SO3己变质C.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量取的浓硫酸体积偏大D. 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变黄,则Cl2的氧化性强于Fe3+7.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在海洋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以下选项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HCO3溶液中存在:c(H2CO3)+c(HCO3−)+c(OH−)=c(H+)B. 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CaCO3↓+CO2↑+H2OC. 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c(H+)D. 若将标况下2.24L CO2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存在:n(H2CO3)+n(HCO3−)+n(CO32−)=0.1mol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8.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2)C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乙两同学分别作了如下实验:甲在原有操作之前通N2,一段时间,B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乙在A、B间增加盛放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B中有少量白色沉淀。
产生少量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结合(3)中两同学的实验现象。
你认为原实验B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0分)9.CO2加氢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CO、CH4、CH3OH等C1产物。
该过程可缓解CO2带来的环境压力,同时可变废为宝,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CO2加氢过程,主要发生的三个竞争反应为: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H=−49.01kJ⋅mol−1反应ii:CO2(g)+4H2(g)⇌CH4(g)+2H2O(g)△H=−165.0kJ⋅mol−1反应iii:CO2(g)+H2(g)⇌CO(g)+H2O(g)△H=+41.17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由CO、H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ii为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简称RWGS.以金属催化剂为例,该反应历程的微观示意和相对能量(eV)变化图如图所示(为催化剂,●为C原子,为O原子,〇为H原子):历程Ⅰ:历程Ⅱ:历程Ⅲ:①历程Ⅰ方框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O∗+O∗(∗为催化剂活性位点)。
根据图示,其反应热△H____0(填“>”或“<”)。
②反应历程Ⅱ方框内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历程中____(填“历程Ⅰ”、“历程Ⅱ”或“历程Ⅲ”)是RWGS的控速步骤。
=3∶1通入H2(3)我国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对含碳产物组成的影响。
在反应器中按n(H2)n(CO2)和CO2,分别在0.1MPa和1MPa下进行反应。
试验中温度对平衡组成C1(CO2、CO、CH4)中的CO 和CH4的影响如图所示(该反应条件下甲醇产量极低,因此忽略“反应i”):①1MPa时,表示CH4和CO平衡组成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
M点平衡组成含量高于N点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当CH4和CO平衡组成均为40%时,该温度下反应iii的平衡常数K p为____。
10.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Al2O3的提纯。
由于Al2O3是两性氧化物,而杂质SiO2是酸性氧化物,Fe2O3是碱性氧化物,下图为工业上用酸溶法提取铝土矿中的铝。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①中加盐酸后的沉淀主要是______(化学式),为了加快铝土矿在盐酸中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一种即可)。
(1)写出②、③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2)步骤②中不用氨水沉淀Fe3+的原因:______。
11.硒元素(34Se)是近来发现的明星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e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
(2)已知某绿色农药结构简式如下:该农药组成元素中,除H和Se外的其它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
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3)硒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SeO2,SeO2熔点为350℃,在315℃时升华,则SeO2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晶体;写出一种与SeO2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SeO2可以生成H2SeO3,解释H2SeO3的一级电离常数大于二级电离常数的原因________;电离出少量SeO32−,SeO3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4)硒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Zn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若该晶胞密度为5.42g⋅cm−3,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晶胞参数a(即晶胞的边长)为________nm(列出算式)。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以苯的同系物D和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药物M():已知:①相同条件下D蒸气的密度是氢气的46倍;②+→;③Fe/HCl。
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化合物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可与浓盐酸形成盐b.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可发生水解反应d.属于两性化合物(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
(3)合成路线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填序号),E分子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4)写出C+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5)E的某种同系物H,相对分子质量比E大14,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含有−NH2;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其中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1:2:2:2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______。
(6)已知反应②的原子利用率是100%,通常采用乙烯为原料制得A后与B反应合成C,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B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鉴别、合理膳食等知识。
A.聚氯乙烯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故A错误;B.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溶于水,但是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而矿物油不能,故B正确;C.人造丝不是蛋白质,故烧焦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C错误;D.八宝粥中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糖尿病人不能多吃,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加成反应的定义,难度不大,注意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区别。
A、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烯中的碳碳双键断裂,两个碳原子分别结合了溴原子,属于加成反应,故B正确;C、乙醇在铜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属于氧化反应,故C错误;D、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了,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解析:解:A.非金属性O>S,Cl>S,故硫化氢稳定性最差,故A错误;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一般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W(O)<R(Cl)<Z(S)<Y(Al)<X(Na),故B错误;C.Y与W形成化合物为氧化铝,属于离子化合物,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D.电解NaCl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氯气与氢气,不能得到钠,工业上电解熔融的NaCl冶炼钠,故D 错误。
故选C.W、X、Y、Z、R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Y为Al;由原子序数可知Z、R处于第三周期,且族序数大于Al;W、Z同族,且原子序数相差8,则W为O元素、Z为S元素;元素X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处于IA族,X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小于Al,故X为Na;R的原子序数大于硫,故R为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