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一、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关注和善待其他生命。
2.难点:理解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贡献。
【课堂设计】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呈现: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建筑工人们在干什么。
三个工人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
”第二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盖一座大楼。
”第三个工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设问:请谈谈这个故事对你的启发。
生:思考回答。
总结: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要学会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二、教学建议1.贫乏与充盈活动一:说一说话题一:寒假快到了,你想怎么过呢?话题二:寒假快到了,应该怎么过呢?生:思考并展示。
教师归纳: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我们要远离贫乏,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充盈自己的生命。
2.冷漠与关切活动二:画里有话展示图片:讨论并思考:(1)遇到老人摔倒,应不应该扶?为什么?(2)遇到老人摔倒,你会怎么做?(3)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平凡与伟大活动三:故事会(一)说一说:古往今来,消失的生命不知有多少,但是千百年之后,我们还能记住他们名字和事迹的有哪些?为什么他们永远都会被人们记住,名垂史册?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一个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二)播放视频《好人就在身边》想一想:他们是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生:讨论后回答。
活动四:反思与践行设问:(1)发掘自己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的事,与同学们分享它们。
(2)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有价值的事情?生:反思、小组交流并展示。
教师归纳:玩乐使人愉快,但生命中有比玩乐和享受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超越自己、追求卓越,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三、课堂小结生命短暂,活出生命的精彩,我们需要拒绝贫乏,充盈生命;拒绝冷漠,关爱他人;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板书设计】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2.懂得善待他人生命的道理。
3.认识生命平凡和伟大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自我完善丰富自己的生命过程。
2.在社会生活中关切他人的生命。
3.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热爱生命、关切他人生命的情感。
2.通过自身的努力丰富生命过程,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在社会生活中关切他人生命,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难点生命平凡和伟大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本课时“探究与分享”的内容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伟人及“最美”系列人物的先进事迹。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出示学生作文: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却是极其短暂的,正如唐朝张若虚所描述的诗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的一生如江湖,与自然界相比较,那可真是沧海一粟。
苍穹深邃,宇宙浩瀚,我们甚至来不及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的生命已经结束,化作尘埃。
因为生命太短暂,我们不得不去珍惜;因为生命太匆忙,我们不得不去想办法让生命更精彩。
师:怎样才能让生命更精彩呢?本课时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吧。
二、课堂活动活动一:贫乏与充盈1.研读教材第115~116页正文,思考下列问题:(1)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不会影响生命的质量?(2)一个人的哪些做法会影响到他的生命质量?(3)我们怎样让生命充盈起来?处理方式: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思考问题。
问题提示:(1)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缺乏生活目标;等等。
(3)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热爱学习,乐于实践;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都会让生命充盈起来。
2.阅读教材第115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的?处理方式:阅读“探究与分享”的内容,交流讨论问题。
问题提示: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能做一定有意义的事情,都以自己的方式丰富着人生的内容。
活动二:冷漠与关切1.研读教材第116~117页正文,思考下列问题:(1)人与人之间是怎样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的?(2)为什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关切他人的生命?(3)我们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处理方式: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思考问题。
问题提示:(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2)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3)我们要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2.阅读教材第116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结合这两个场景,请你谈谈你对“做温暖的中国人”的认识和感受。
处理方式:阅读“探究与分享”的内容,交流讨论问题。
问题提示:“做温暖的中国人”其实就是做一个拒绝冷漠的人,做一个关切他人的人,做一个热心的人,做一个友善的人。
活动三:平凡与伟大1.阅读教材第118~120页正文,思考下列问题:(1)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他们为什么伟大?(2)与伟人相比,更多普通人的生命是否有意义呢?(3)如何理解生命平凡与伟大的关系?处理方式: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提示:(1)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当这些普通人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3)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2.阅读教材第119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为“最美巡守员”写一段颁奖词。
(2)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最美”人物的感人故事?(3)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处理方式:阅读“探究与分享”后,为“最美巡守员”写颁奖词,然后挑选出比较好的内容在全班交流。
老师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最美”事例,然后在全班讨论这些人物的行为为什么“最美”。
问题提示:(1)例如:你的巡守,让路、车、人一路平安!(2)例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
(3)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都以自己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着人生价值。
三、课堂小结活出生命的精彩,不仅要求我们关注自身的发展,也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做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社会成员。
板书设计 活出生命的精彩⎩⎪⎨⎪⎧贫乏与充盈——提升生命质量冷漠与关切——营造互信、友善、和谐和社会平凡与伟大——完成生命独特的使命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有热爱生命的表达,接纳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知识目标: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2.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播放新闻视频:2016年5月27日,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在驾驶着载有12人的公交车途中,突然被迎面飞来的一只巨大的货车车轮击中了头部和胸口。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毕怀彬忍着剧痛踩住刹车,乘客全部获救,而自己倒在方向盘上没有再醒过来。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毕怀彬的行为的?(借助毕怀彬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出毕怀彬实现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出本框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二)新课讲授1.贫乏与充盈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本11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
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进行小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师生共同学习案例:男子“宅”死家中大学毕业10余年不工作,疑饿死(教师可问学生看了材料后的感受,并做好引导)教师提醒: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最终,甚至走向生命的完结)师生共同学习尼克·胡哲案例后,引导学生得出: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但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小组讨论:如何让生命充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3分钟后,由小组代表反馈交流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1)阅读好书。
(2)专注地做自己热爱和有兴趣的事情。
(3)走出家门,了解他人不同方式的生活。
(4)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
(5)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献爱心帮助孤寡老人,扶助老弱病残,为灾区捐款。
2.冷漠与关切播放“老人跌倒后没人扶”与“老人跌倒无助,热心学生相扶”两个视频短片,让学生思考: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是你到底扶不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