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ABCD三、判断题1.√2. √3.×4.√5.×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1. D2. C3. B 5.C 7.B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CD3. AB4. AB5. ABC6.BCD7. ABD 8.ABCD 9.BC 10.CD三、判断题1.×2.×3.√4.×5.√6.√7.×8.√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 a=460-50×=235则Y=235+(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a=(×300)÷5=205(万元)则Y=205+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费用=4000 +(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 3400=5000元实践练习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
实践练习4已知: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售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0 000元,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元/件,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 000元,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的产销量资料如下表所示:资料单位:件(2)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3)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4)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解:(1)计算单位产品成本(2)期末存货成本完全成本法: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实践练习5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07年和2008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用完全成本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
(2)用变动成本法根据相同的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行对比,指出哪一种成本法比较重视生产,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
解:(1)完全成本法:2007年单位生产成本=+600÷300=2008年单位生产成本=+600÷200=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2008年虽然销售增加50%,但由于2008年产量只有200吨,比2007年产量少100吨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为元/吨,比2007年增加1元/吨,从而使利润比按2007年单位成本计算的利润少200元,这是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的根源。
(2)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净利的多少与产量相关,而变动成本法下营业净利的多少与销量相关,故完全成本法更重视生产,而变动成本法更重视销售。
实践练习6——成本分解案例上海某化工厂是一家大型企业。
该厂在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的过程中,从厂长到车间领导和生产工人都非常关心生产业绩。
过去,往往要到月底才能知道月度的生产情况,这显然不能及时掌握生产信息,特别是成本和利润两大指标。
如果心中无数,便不能及时地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进行控制和调整。
该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量本利分析的方法来预测产品的成本和利润。
首先以主要生产环氧丙锭和丙乙醇产品的五车间为试点。
按成本与产量变动的依存关系,把工资费用、附加费、折旧费和大修理费等列作固定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
把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其他要素作为变动成本(约占成本的65%),同时把水电费、蒸汽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除折旧以外)列作半变动成本,因为这些费用与产量无直接比例关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约占总成本的25%)。
按照1—5月的资料,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下表所示。
1 —5月半变动成本组成如下表所示。
会计人员用高低点法对半变动成本进行分解,结果是:单位变动成本为0. 055 3万元.固定成本为-9. 31万元。
固定成本是负数,显然是不对的。
用回归分析法求解,单位变动成本为0. 032 l万元,固定成本为万元。
经验算发现,1-5月固定成本与预计数万元相差很远(1月:1万元;2月:1. 585万元;3月:万元;4月:万元;5月:54元)。
会计人员感到很困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解:管理费用与产量变动无太多关联性,应将其作为固定成本处理从半变动成本中调整出来。
1 —5月调整后的半变动成本组成如下表所示:调整后1-5月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下表所示:(1)采用高低点法分解半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3684÷=(元/吨)固定成本=×=(元)(2)回归直线法分解变动成本:依以上表格数据建立如下方程组:=5a+=+解以上方程组:单位变动成本b=(元/吨)固定成本a=79145(元)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C 4.C 5.A 6.B 7.B 8.A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 3.ABC 4.AB 5.AB6.ABC 7.ABC 8.AD 9.ABC 10.ABD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已知: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
要求:(1)计算保本点销售量;(2)若要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3)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4)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点销售量;(5)就上列资料,若销售量为200件,计算单价应调整到多少才能实现利润350元。
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
解:(1)保本点销售量=450/(30-21)=50(2)保利点销售量=(450+180)/(30-21)=70(3)设销售量为x,则(30-21)x-450=30x;×,解得x=150(件)(4)保本点销售量=280/(30-23)=40(5)350=(y-21)×200-450,y=25元实践练习2假定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产品计划年度内预计售价为每件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4 000元。
预计销售量为10 000件,全年利润为96 000元。
假定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销量分别增长40%。
要求:计算利润对各因素变动的敏感系数解:(1)单价增加40%,则单价=20(1+40%)=28利润=(28-8)×10 000-24 000=176 000元利润变动的百分比=(176 000-96 000)/96 000=%单价变动的敏感系数=%/40%=(2)单价变动成本增加40%,则单位变动成本=8(1+40%)=利润=()×10 000-24 000=64 000元利润变动的百分比=(64 000-96 000)/96 000=%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40%=(3)固定成本增加40%,则固定成本=24 000(1+40%)=33 600利润=(20-8)×10 000-33 600=86 400元利润变动的百分比=(86 400-96 000)/96 000=-10%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10%│/40%=(4)销售量增加40%,则销售量=10000(1+40%)=14 000利润=(20-8)×14000-24 000=168 000元利润变动的百分比=(168 000-96 000)/96 000=75%销售量的敏感系数=75%/40%=实践练习3已知: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全月固定成本20 000元,本月销售8 000件。
要求:(1)计算盈亏临界点;(2)计算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3)计算税前利润。
解:(1)盈亏临界点=20 000/(10-6)=5 000(件)(2)盈亏临界点作业率=5 000/8 000=%安全边际量=8 000-5 000=3 000(件)安全边际额=3 00010=30 000(元)安全边际率=%=%(3)税前利润率=%×(10-6)/10=15%税前利润=8 000×10×15%=12 000(元)第四章预测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B 2. C 3. D 4. B 5. D 6. C 7.B 8. C 10. C二、多项选择题1. ACD 3. ABCD 4. CD 5. AC 6. AC 7. ABC 8. ABC三、判断题1.×2.×3.√4.√5. ×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13年1~12月份的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 采用平滑指数法(假设2013年12月份销售量预测数为16吨,平滑指数为预测2014年1月份销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