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方案3:如果要保持原来的分解方法,则要对混合成本进行进一步分析,查明不规则变动的原因,剔除各种不正常因素,并将调整后的数字再进行分解。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一,单选
1-5 A C DAC
二多选
1-5 ACD ABC ACD ABCD ABCD
三、判断
1-6ⅹ√√ ⅹⅹ√
四、计算分析题
1.资料:设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80000件和150000件,销售量均为140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6.5元,生产成本:每件变动成本为4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1.6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2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60000元,销售与行政管理费:变动性费用为销售收入的10%,固定性费用每年发生额为50000元。
(3)依据回归直线法得到的成本函数模型:y=1310.42+3.25x
将产量x=1900代入模型中,求得电费y=7485.42(元)
2、采用回归直线法对进行分解。
r=0.99→+1
所以X与Y基本正相关
b=9.98,a=181.74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81.74+9.98x
3、(1)分步分析程序
8月份混合成本=82500-60000-10000=12500(元)
(4)试说明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为何不同,指出哪种成本法较重视生产,哪种成本法较重视销售,你认为哪种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合理?
产生差额的原因是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
2.明阳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10年和2011年的有关资料如表3-15所示。
表3-15明阳公司的有关资料
2010年
2011年
销售收入(6元/件)
1
200
年初存货(件)
0
100
年末存货(件)
100
100
产量(件)
300
200
固定生产成本(元)
600
600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元)
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第二年净收益=140000*(6.5-4)-160000-50000=140000元
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确定的第二年净收益=140000*(6.5-4)-160000*(40000/180000+100000/150000)-50000=157777.78元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据以确定的净收益发生差额的原因。
表2-16 单位:万元
月份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合计
1
51.658
6.975
58.633
2
51.422
6.342
57.7643ຫໍສະໝຸດ 49.3476.397
55.744
4
56.920
6.399
63.319
5
55.456
6.191
61.565
从各月的计算结果看,基本上是正确的。合计总成本中有一部分成本的各月发生数是不规则的,但比率较小,不影响总成本的正确性。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
y=(60000+10000)+(25+100)x =70000+125x
(2)同步分析程序
高点(200,95000),低点(100,82500)
b=125(元/件) ,a=70000(元)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
y =70000+125x
4、a=26000(元)
b =294(元/件)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为:
1.5
1.5
销售及管理费(元)(全部为固定费用)
100
100
要求:
(1)按完全成本法分别计算2010年及2011年的单位产品成本
(2)假设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采用完全成本法编制两年的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两年的销售量相当,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总额均无变化,而计算的税前利润不同。
(3)按变动成本法编制两年的利润表。
固定成本=60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b1=100(元/件)
12月份固定成本=8月份固定成本=60000(元)
12月份变动成本=20000(元)
12月份混合成本=95000-60000-20000=15000(元)
依据高点坐标(200,15000)、低点坐标(100,12500)
确定b2=25(元/件),a2=10000(元)
7
8
9
10

×
×
×


×



四、计算题
1、(1)采用高低点法对电费进行分解。
高点(1800,7250)、低点(900,4250)
b=3.33,a=1256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256+3.33x
(2)采用回归直线法对进行分解。
b=3.25,a=1310.42
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310.42+3.25x
y=26000+294x
五、案例分析题
该化工厂在对总成本进行分解时,把明显属于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的项目剔除后,其余作为混合成本,用一定方法进行分解。这种做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从混合成本的结构来,许多费用都不是线性的,如修理费用,虽然4月份产量最高,但费用较低。
2.下脚料不能作为混合成本处理。
3.将大部分近似变动成本和近似固定成本都已分别归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剩下的少数费用性质比较复杂,而且有些费用的发生没有规律,这部分费用一般难以用公式单独分解。否则,矛盾就比较突出,如本案例计算出的结果就很不合理。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
(略)
二、
1、A;2、A;3、D;4、C;5、B
三、
1、BCD;2、ABC
四、
1、是;2、错;3、是;4、错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B
A
D
C
B
A
B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ABCE
AD
AD
AD
ABC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第一和第二年的净收益。
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第一年的净收益=140000*(6.5-4)-160000-50000=140000元
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第一年的净收益=140000*(6.5-4)-160000*140000/180000-50000=175555.56元
按照下面的处理方案进行操作更为合理:
方案1:将全部费用除了已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剩下的混合成本再按照性质直接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本案例中,修理、动力和水费可归入变动成本,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归入固定成本,下脚料单独列示。这样的方法虽然不太准确,但便于费用控制。
方案2:总成本作为混合成本,按照高低点法进行分解:固定成本为6.463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0.12万元,计算过程如表2-16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