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临床合理用血培训班课件[1]课件PPT
最新临床合理用血培训班课件[1]课件PPT
19
(三)治疗
1.处理原则 (1)迅速输液补充血容量; (2)寻找出血原因,必要时用内镜检查; (3)给予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厂; (4)用内镜或外科方法对出血部位作止血处理。
20
2.输血:在用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适 当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1)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Hb大于100g/L者, 应输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
(二)代偿性反应
1. 心搏出量增加; 2. 氧解离曲线右移,增加氧的释放; 3. 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流量增加。
9
(三)代偿不全
1.诱因
(1)代偿反应能力受限:如心肺疾病; (2)氧气需要量增加:如感染、疼痛、
发热、运动; (3)氧气供应减少:如失血、肺炎。
10
2.症状和体征(组织缺氧所致)
(1)呼吸循环系统:心慌、气短、心率增快、 心力衰竭等;
(2)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0%,Hb小于100g/L者,除 了输注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外,还要适当输 注红细胞;
(3)失血量过大,仍有持续活动性出血的休克病人, 除了输注晶体液、胶体液和红细胞,亦可输部分 全血,但全血不是非用不可。
21
3.急性胃肠道出血的复苏和输血(见表2)
表2 急性胃肠道出血的复苏和输血
17
三、急性贫血
(一)病因:常由于消化道出血所致 1.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 2.胃癌; 3.食道静脉曲张等。
18
(二)临床表现
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失血的量和速度以及病人的代偿 反应能力。大出血的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大出血的临床表现
■口渴 ■皮肤冰凉、苍白 ■心动过速 ■血压下降
■脉压差缩小 ■呼吸加快 ■烦躁或意识模糊 ■尿量减少
(2)有输血引起的过敏病史者应选用洗 涤红细胞;
(3)有肝肾功能障碍者也应选用洗涤红 细胞。
16
5.输注剂量可根据期望达到的Hb水平进行 粗略估算,一般2个单位红细胞约升高 Hb10g/L(洗涤损失了部分红细胞);
6.血液内除生理盐水外,不允许加入任何 药物。
生性障碍贫血等;
7
(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免疫机制发生的 贫血;
(4)脾切除:适用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 增多症和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自身免 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5)输血只有当贫血引起氧供应降低到不 能满足病人需要时才考虑。(严重代 偿不全的贫血)。
8
二、慢性贫血
(一)病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和失血。
24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CT与MRI技术的广泛应用,不 同病因脑白质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多,有的医生仍仅 以CT与MRI诊断Binswanger病(BD),因依据欠准 确而引起争论。因此有必要就BD的病理、病理生理、 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作一回顾性综合介绍,并提出量 化的科学的诊断新标准,以便与多种不同病因所致脑 白质疏松症进行鉴别;BD不是一组独立疾病,而是 由限定性特征性病因所引起的一组具有独立特点的常 见临床综合征,其诊断标准必需明确清楚。
(2)神经肌肉系统: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 乏力等;
(3)消化系统:厌食、腹胀等; (4)泌尿生殖系统:多尿、月经紊乱等。
11
(四)治疗
1.代偿性贫血
重点要针对病因治疗,不轻易输血。
2.严重代偿不全性贫血
除病因治疗外,多数需要输血治疗。
12
3. 输血原则
(1)不能以Hb高低作为输血的最好指标,而要 以症状为主;
>100mmHg
*收缩压100mmHg
*脉搏>100/min
*一旦病情稳定或已复苏醒,可能需外科会诊。
最终目标
维持血红 蛋白90g/L *维持尿排出 5ml/(kg•h) *维持收缩压 *维持Hb>90g/L
22
Binswanger病与脑白质松症 的鉴别与诊断标准
郭洪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250012)
出血的严重程度 临床特征
静脉内输注/输血
1轻度出血
脉搏和血红蛋白正常 *维持静脉通路直至
诊断明确
*保证血液供应
2中度出血
休克时脉搏100/min *补充液体
和/或血红蛋白100g/L *准备相配的红细胞
(4单位)
3 严重出血
虚脱的病史
*快速的补充液体
和/或
*保证血液供应
休克
*根据临床评价和Hb/
HCT输注红细胞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班课件[1]
一、概述
(一) 血液、氧气和血液循环
1.为保证机体组织和器官有稳定的供氧,必 须实现以下4个步骤:
(1)氧气从肺转送至血浆; (2)氧气被贮存于红细胞内的白红蛋白(Hb)
分子中; (3)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至机体各组织; (4)氧气从血液中释放入组织被利用。
2
2 .组织总的供氧取决于:
23
一、 Binswanger病的诊断
众所周知,Binswanger病(BD)又称皮质下动脉 硬化性脑病( 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 SAE), 1894年首先由Binswanger 报道。其临床特点为伴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进行性痴呆、 病理为大片脑白质脱髓鞘而弓状纤维保留及明显的动脉硬 化。1898年Alzheimer又称这种疾病为Binswanger病 (BD)而定名,但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
(1)Hb浓度; (2)Hb氧饱和度; (3)心输出量。 即:HbHb氧饱和度心输出量=组织的供氧
(二) 诊断标准
成年男性Hb120g/L,女性110g/L,妊娠期100g/L 可诊断为贫血。
3
(六) 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即治疗原发病,是贫血的根 本性治疗;
2.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 (1)补充造血原料,如缺铁性贫血用铁剂治疗; (2)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地中海贫血、再
(2)有输血指征者只能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 (3)这类病人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输全
血稍有疏忽导致循环超负荷(全血中的血 浆能扩充血容量); (4)输血量不宜过大,Hb升高到足以缓解临床 症状即可。
13
(五)输血指征
1.Hb60g/L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 2.贫血严重,虽无症状,但需要手术
或待产孕妇。
14
(六)输血方法
1.贫血越重,输血速度要越慢; 2.贫血伴心功能不全者可2~4小时给予1个单位
红细胞,最好在输血前注射速效利尿剂; 3.最好采用小量多次输血,先输1~2单位红细胞,
如贫血的症状仍然存在,再输1~2单位;
15
4.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红细胞制品, 如:
(1)有输血引起的发热病史者应选用少 白细胞的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