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课件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课件

1、悬浮红细胞:所有需要提高携氧能力改 善缺氧症状的贫血病人。 2、低温保存红细胞:稀有血型、RH阴性、 自身储血患者。
(三)输注原则
1、手术病人: HB≥100g/L,可不输 HB≤70g/L,可输 HB70-100g/L,根据患者症状
2、非手术病人 HB ≥ 100g/L,可不输 HB ≤ 60g/L,可输 HB60-100g/L,依据具体情况
3、24小时累计用血超过10U,输血科 报医务部备案,由输血管理委员会进行 评价。
4、非急诊用血总量大于4单位需经所 在科室主任同意
5、实际用血量≧ 3倍备血量,按不良事件 处理(特殊情况除外) 6、成分血使用率90%,
成分输血率(%)=成分血数(U)/{全血 数(U)+成分血数 (U)}×100%。 7、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鲜浆、普浆
初次剂量1015ml/kg,大 出血可达3060ml/kg
延长
延长 延长 鲜浆、普浆、 冷沉淀
AT-Ⅲ(抗凝血酶Ⅲ)缺 鲜浆、普浆 乏
平均剂量 10ml/kg体重
输注速度 2ml/min,最快 10ml/min
不合理使用现象:
● 搭配血:血浆输注无指征,习惯性 “2U红细胞+200ml 血浆” ,或当天输2U红细胞,第二天输200ml血浆。
1、主治医师可以申请2U,副高4U, 患者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必须向
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 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 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 上签字,入病历保存;经治医师申请, 主治医师审批.
2、备血超过10U,科内讨论,主任签 字→输血科审核→医务部批准(急诊抢 救除外)。
8、输血申请单合格率100% 所有项目必填;急诊无结果填“标
本已送检,结果待报”
9、输血文书归档率100%
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后评价表、 安全输血护理单、输血报告单
10、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率100%
11、输血前检查项目完整率100%
9项:血型、血常规 、凝血功能、 肝功、乙肝、HCV、 HIV 、梅毒、 抗体筛查
活动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符 合输血的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合理;
(五)输注剂量与方法
(1)正常机体每周生成红细胞150- 200ml一 般贫血病人可每2周输注红细胞2单位 (2)输注速度:成人1U/h,或每小时1-
3ml/kg,心血管病人和儿童<1ml/kg/h;
急性失血可加快。 (3)输注开始的10-15分钟应严密观察病人 生命体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
新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已经出台 据此“办法”制定我院实施细则 (分临床、护理,输血科3部分) 目的:持续改进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 签发后,方可备血。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 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 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有效期:24小时
(二)适应症: 有输血过敏史 自身免疫性溶贫 高钾 肝肾功障碍
血浆输注
(一)种类与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FFP):全血采集后6小时内 分离血浆-20℃以下冰冻保存,富含全部凝 血因子,-20℃存一年
普通冰冻血浆:全血采集后6小时后分离 血浆-20℃以下冰冻保存,缺乏V、VIII因子, -20℃存五年
室主任签名或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科批准。 2.紧急用血必须履行补办报批手续。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和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定期提出总结
分析和案例分析报告,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和科室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用血审核管理有成效。
分级管理具体内容
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措施:
1 停止原输血 2 大量补液,补充血容量 3 碱化尿液,防止游离Hb沉积在肾小管 4 大量使用激素,防止过敏性休克 5 应用右旋糖酐或双嘧达莫,抗DIC 6 严重溶血反应尽早换血治疗
洗涤红细胞输注:
(一)种类与保存
生理盐水反复洗涤 ,去除99%血浆 和80%白细胞 +50ml生理盐水而成
10~25%
重庆市血液采集情况: 2010年86.53吨,年增长15%
我院用血情况:
2004年
红细胞制品 (u) 4468
血浆 (ml) 746800
2012年
10779
1576800

年均增幅(%)
10%
8.6%
血小板 (u) 73
489
23%
冷沉淀 (u) 164
973
22%
二、 临床用血分级管理
(四)疗效评估
1、临床症状 2、1h 后CCI(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 >7500成功;CCI<5000为无效 3、PPR(输注后血小板回收率)1h后 <30%为无效 4、理论上1U可提血小板36*109/L 5、约20-70%输注后计数增加小于预期
(五)禁忌症
1、自身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TP) 2、血栓性血小板紫癜(TTP) 3、有血栓形成的肝素诱导血小 板减少(HITT)
(四)疗效评估
一般输2U红细胞可升高HB10g/L, HCT升高0.03。
HB临床允许误差10g/L,故要升高 20g/L必须输注3-4U。
△特别说明: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 规报告;
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小时,次选第24或 72小时;
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根据输血后 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2U红细胞=Hb10g/L或Hct-0.03;
血小板减少并导致出血 大量输血至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小板病伴出血倾向
2、预防性输注 内科:
PLT>50×109/L,不输 PLT 10~50×109/L,视情况 PLT<5×109/L,立即输 外科: PLT>100×109/L,不输 PLT <50×109/L,考虑输 PLT 50~100×109/L,视情况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受限制
四、大量输血
(一)大出血定义
1、 24h达一个血容量 2 、 3h达50%血容量 3、 1分钟达150ml
3、搭配比例: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6:4:1
4、控制液体总量:小于2000ml/ 24 小时 5、慎用白蛋白
(二)大量输血方案
1、动态监测: 血常规、凝血图、电解质、血气分析
2 、输血 ⑴ Hb∠80g/L,HCT ∠0.24时,输红细胞(保存期21天内) ⑵ PLT ∠50*109/L时,输血小板1-2U ⑶ 失血量达1500ml时,首选血浆(剂量FFP15ml/Kg 体重) ⑷ Fib ∠1.5g/L时,输血浆+冷沉淀(冷沉淀1-2U/10Kg) ⑸失血量过大(≥30%)时,已输入大量库血,无实验指
RH相容性输注
RH阴性病人输血浆和冷沉淀可 以按照ABO同型或相容输注,RH (D)血型可忽略。
紧急抢救配合性输注管理制度
1.前提:紧急抢救,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来不及同型配血。 2.告知:输血治疗同意书上记载理由,由患者及其亲属签名,入病历。 3.审批:医务科负责审批、备案,并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盖章。 4.输血: (1)不能输注全血,只能输注红细胞;血浆和冷沉淀可以相容性输注。 (2)病情“火急”且不知患者血型,输血科应在5~10min内发出第一
3. 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大 手术、DIC、重度感染、恶性肿瘤等重症疾 病。
4. 不易愈合的创面:下肢溃疡(局部涂敷)、 胃十二指肠溃疡(内窥镜导入局部注射、 喷涂)、角膜溃疡(滴眼)等。
(三)输用剂量
1.补充凝血因子
① 轻度出血(关节、软组织血肿) 0.13-0.19U/kg体重
②中度出血(口腔出血) 0.25-0.38U/kg体重
(五)注意事项 : 1. 融化后必须在4h内输注完毕 2. 以患者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3.必须使用输血器输注 4.血型相同或相容输注,婴幼儿应ABO同型输注 5.有时可发生变态反应,如荨麻疹、发热、头痛及背 痛等。有部分患者因反复输注冷沉淀而产生特异性抗 FⅧ抗体,致使治疗困难或无效 6.输注前口服苯海拉明25mg或静注氢化考的松50mg, 可预防冷沉淀的变态反应
标也可考虑: FFP+血小板+冷沉淀
特殊用血(RHD阴性)
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条:RH(D)阴性和 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 血或配合性输注。 2、第十五条:紧急情况下可以不考虑RH(D) 血型。 3、Rh(D)阴性全血或红细胞在4℃条件下只能保 存35天,在过期前没有用于Rh(D)阴性患者,为 避免血液资源浪费,可输给Rh(D)阳性患者 (要求ABO同型,交叉配血试验相合)
(二)适应症
⑴ 凝血因子缺乏 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⑶ 大量输血 ⑷ 华法令过量大出血 ⑸ 肝脏疾病合并凝血障碍 ⑹ 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存在凝血障碍 ⑺ 维生素K不足导致凝血异常
(二)使用方法和剂量
PT — 延长
延长
APTT TT 延长 —
——
延长 —
选用成分 鲜浆、冷沉淀
鲜浆、普浆
三、正确使用各种血液成分
可提供的产品: 红细胞悬液 洗涤红细胞 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阴性悬浮红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 冰冻单采血小板 冷沉淀
红细胞输注
(一)种类和保存 1、悬浮红细胞:35天, 2、辐照红细胞:钴60或铯辐照,28天 3、洗涤红细胞:去除血浆,1天 4、低温保存红细胞:解冻后1天
(二)适应症
12、其他: ① 输血前宣教:介绍输血的有关知识、
输血对恢复健康的意义、需要做的准备工 作。
② 血液保护:开展自体输血(输血科 负责采集和保存病人血液)、术中出血的 回收、合理使用血液和血浆代用品、止血 药物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