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第一章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 1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教学过程: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时用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用
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车的平均速度。

一、体验 探究实验的7个环节:
1、提出问题:如 小车从斜面上滚下来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2、猜想与假设:
★ 金属档片的作用 是
3、设计实验
4、做实验和记录数据
5、分析与论证
6、得出结论:
7、评估、交流与合作:
V 2= t 2= S 2= V 3=
t 3= t 1- t 2=
S 3=S 1-S 2=
V 1= t 1= S 1= 平均速度(m/s)
运动时间(s) 路 程(m) s
s
注意事项:
★要使斜面保持较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方便计时。

★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影响实验结果。

〖达标检测〗
1.如下图“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tBC=___ s;vAB=_____m/s;vBC=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
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图1
图3
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
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3所示。

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s,平均速度为__ _m/s,
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 ___。

3. 物体从A点出发,途径B到达C点,速度由快到慢最后停下,若AB=BC=4m,
通过BC所用的时间为0.8s,那么物体从A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6.5 m/s
B.4 m/s
C.5 m/s
D.以上答案都不可能
4.汽车在长100km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速度为20m/s,后50k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
100k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掌握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
2.会算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平均速度
1、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
动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
s v
t =
要点诠释:
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

要点二、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
s v
t =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
s
v
t
=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
的时间。

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4、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1、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2、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典型例题】
类型一、平均速度
1. “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一
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举一反三:
【变式】下面关于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D.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程度
类型二、平均速度的计算
2.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
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
【总结升华】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举一反三:
【变式】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 ,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 ,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 ,则 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10m/s
B .4.17m/s
C .6.25m/s
D .5m/s
3. 小明去上学,以v 1的速度走过一半路程后,再以v 2的速度跑过后一半路程,则他在全程
的平均速度为( ) A .
122v v + B. 212()v v - C. 12122v v v v + D. 1221
v v
v v - 7、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m/s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1.5m/s ,
求他的全程平均速度。

8、一列火车以36km/h 的速度,用了3min 穿过长度为1600m 的一座大桥,求这列火
车的长度是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