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套精选试卷∥2018年贵阳市某达标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能力测试数学试题

∥3套精选试卷∥2018年贵阳市某达标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能力测试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3、3、7C.20、15、8D.5、15、8【答案】C【解析】解:A、1+2=3,不能组成三角形;B、3+3<7,不能组成三角形;C、15+8>20,能够组成三角形.D、5+8<1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线段平行;②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③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射线平行;④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A.①B.②③C.④D.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即可求得此题的答案,注意举反例的方法.【详解】解:①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线段不一定平行,故①错误;②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或重合,故②错误;③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射线不一定平行,故③错误;④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故④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概念.3.将一副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条斜边互相平行,两个直角顶点重合,则∠1的度数是()A.30o B.45o C.75o D.105o【答案】C【解析】如图,作辅助线F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作辅助线FG∥AB,∵FG ∥AB ∥DE ,∴∠ABC=∠BCG,∠DEC=∠GCE,∴∠1=∠BCG+∠GCE=∠ABC+∠DEC=45°+30°=7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4.已知1纳米910-=米,某种植物花粉的直径为35000纳米,则该花粉的直径为A .53.510-⨯米B .43.510⨯米C .93.510-⨯米D .63.510-⨯米 【答案】A【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 是负数.【详解】解:∵1纳米910-=米,∴直径为35000纳米=35000×910- m=3.5×510-米,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10n a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5.若关于x 的不等式2x -a≤-1的解集是x≤-1,则a 的值是( )A .0B .-3C .-2D .-1 【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移项得:21x a ≤-,系数化为1,得:12a x -≤, ∵不等式21x a -≤-的解集1x ≤-,112a -∴=-, 解得:a=−1,故选D.6.下列事件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对乘坐飞机的乘客进行安检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C.对“天宫2号”零部件的检查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午休时间【答案】D【解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对乘坐飞机的乘客进行安检适合全面调查;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适合全面调查;C、对“天宫2号”零部件的检查适合全面调查;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午休时间适合抽样调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7.若点(m,m﹣1)在第四象限,则()A.m>0 B.m>1 C.0<m<1 D.m<0【答案】C【解析】根据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列出不等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点(m,m﹣1)在第四象限,∴10mm>⎧⎨-<⎩,解得:0<m<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各象限点坐标的符号特征,熟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B.C.D.【答案】A【解析】根据多边形的边数与多边形的外角的个数相等,可求出该正多边形的边数,再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其内角和.【详解】解: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6−2)×180°=72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0,x x m-<⎧⎨<⎩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B .3m >C .3m <D .3m ≥【答案】A【解析】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m ≤3,即可得出选项. 【详解】30x x m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3,不等式②的解集是x <m ,又∵不等式组30,x x m -<⎧⎨<⎩无解, ∴m ≤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键是能根据已知得出关于m 的不等式. 10.如图,△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AE 、BF 分别是∠BAC 、∠ABC 的平分线,∠BAC=50°,∠ABC=60°,则∠EAD+∠ACD=( )A .75°B .80°C .85°D .90°【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AD 是BC 边上的高,∠ABC=60°,即可得到∠BAD=30°,依据∠BAC=50°,AE 平分∠BAC ,即可得到∠DAE=5°,再根据△ABC 中,∠C=180°﹣∠ABC ﹣∠BAC=70°,可得∠EAD+∠ACD=75°. 详解:∵AD 是BC 边上的高,∠ABC=60°,∴∠BAD=30°,∵∠BAC=50°,AE 平分∠BAC ,∴∠BAE=25°,∴∠DAE=30°﹣25°=5°,∵△ABC 中,∠C=180°﹣∠ABC ﹣∠BAC=70°,∴∠EAD+∠ACD=5°+70°=75°,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二、填空题题11.如图,ABC ∆中,90ACB ∠=︒,50B ∠=︒,点M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M ,当BCM ∠是_________度时,BCM ∆是等腰三角形.【答案】50︒或65︒【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分类讨论即可求解.【详解】∵BCM ∆是等腰三角形,①B 是底角时,则BCM ∠=50B ∠=︒;②B 是顶角时,则BCM ∠=18050652;故答案为:50︒或6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 12.已知14x y =⎧⎨=⎩是方程kx +y =3的一个解,那么k 的值是____. 【答案】-1【解析】把14x y =⎧⎨=⎩代入方程kx+y=3得到关于k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 【详解】把14x y =⎧⎨=⎩代入方程kx+y=3得: k+4=3,解得:k=-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正确掌握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于点,,,则______°.【答案】60.【解析】在Rt △ADE 中求得∠ADE 的度数,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BAD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AC 的度数,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得解. 【详解】解:∵,∴∠AED=90°, ∵, ∴∠ADE=90°﹣∠DAE=80°,又∵,∴∠BAD=∠ADE ﹣∠B=40°, ∵平分, ∴=2∠BAD=80°,∴∠C=180°﹣∠B ﹣∠BAC=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知识点.14.当x ________时,有13x -≤1. 【答案】9x ≤ 【解析】13x -≤1 去分母得:x-3≤6称项得:x≤6+3合并同类项得:x≤9.故答案是:x≤9.15.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E ,D 两点,EC=4,△ABC 的周长为23,则△ABD 的周长为____.【答案】2【解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AD=DC ,AE=CE=4,求出AC=1,AB +BC=2,求出△ABD 的周长为AB +BC ,代入求出即可.【详解】∵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E ,D 两点,∴AD=DC ,AE=CE=4,∴AC=1.∵△ABC 的周长为23,∴AB +BC +AC=23,∴AB +BC=23﹣1=2,∴△ABD 的周长为AB +BD +AD=AB +BD +CD=AB +BC=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能熟记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内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6.若m ,n 为实数,且21280m n m n +---=,则2012()m n +的值为________.【答案】1【解析】根据绝对值与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即可列出方程组求解.【详解】依题意得210280m n m n +-=⎧⎨--=⎩,解得23m n =⎧⎨=-⎩故2012()m n +=(-1)2012=1故填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非负性列出方程组.17.将方程32y x -=变形成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则x =______.【答案】3y-1【解析】分析:将y 看做已知数求出x 即可.详解:3y-x=1,解得:x=3y-1.故答案为:3y-1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y 看做已知数求出x .三、解答题18.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的长,当b2+2ab=c2+2ac时,⑴试判断△ABC属于哪一类三角形;⑵若a=4,b=3,求△ABC的周长;【答案】 (1)等腰三角形;(2)1.【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出b2﹣c2+2ab﹣2ac=0,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得出(b﹣c)(b+c+2a)=0,得出b﹣c=0,因此b=c,即可得出结论;(2)由(1)得出b=c=3,即可求出△ABC的周长.解:(1)△A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c为△ABC的三条边的长,b2+2ab=c2+2ac,∴b2﹣c2+2ab﹣2ac=0,因式分解得:(b﹣c)(b+c+2a)=0,∴b﹣c=0,∴b=c,∴△ABC是等腰三角形;(2)∵a=4,b=3,∴b=c=3,∴△ABC的周长=a+b+c=4+3+3=1.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19.解方程或解方程组:(1)解方程组2511(21)2x yx y-=⎧⎪⎨-=-⎪⎩(2)解不等式组121139x xx x->⎧⎪-+⎨≤⎪⎩并将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1)4.54xy=⎧⎨=⎩;(2) x<﹣1,见解析.【解析】(1)根据加减消元法即可求解;(2)依次解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找到其公共解集. 【详解】解:(1)①﹣②得,x=4.5,把x=4.5代入②得y=4,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4.54xy=⎧⎨=⎩;(2)解x﹣1>2x,得x<﹣1,解1139x x-+≤,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在数轴上表示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加减消元法与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20.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B=m,AD=n,将两张边长分别为6和4的正方形纸片按图1,图1两种方式放置(图1,图1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长方形中未被这两张正方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1)在图1中,EF=___,BF=____;(用含m的式子表示)(1)请用含m、n的式子表示图1,图1中的S1,S1,若m-n=1,请问S1-S1的值为多少?【答案】(1)EF=10-m;BF= m-2;(1)3;【解析】(1)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出EF与BF;(1)利用面积的和差分别表示出S1和S1,然后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计算它们的差.【详解】(1)EF=AF-AE=AF-(AB-BE)=AF-AB+BE=2-m+4=10-m,BF=BE-EF=4-(10-m)=m-2.故答案为10-m,m-2;(1)∵S1=2(AD-2)+(BC-4)(AB-2)=2(n-2)+(n-4)(m-2)=mn-4m-11,S1=AD(AB-2)+(AD-2)(2-4)=n(m-2)+1(n-2)=mn-4n-11,∴S1-S1=mn-4n-11-(mn-4m-11)=4m-4n=4(m-n)=4×1=3.【点睛】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正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适时采用整体思想可使问题简单化,并且迅速地解决相关问题,此时应注意被看做整体的代数式通常要用括号括起来.21.某中学为了绿化校园,计划购买一批榕树和香樟树,经市场调查榕树的单价比香樟树少20元,购买3棵榕树和2棵香樟树共需340元.(1)请问榕树和香樟树的单价各多少;(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购买两种树苗共150棵,总费用不超过10840元,且购买香樟树的棵数不少于榕树的1.5倍,请你算算,该校本次购买榕树和香樟树共有哪几种方案.【答案】(1)榕树和香樟树的单价分别是60元/棵,80元/棵;(2)有3种购买方案:方案一:购买榕树58棵,香樟树92棵,方案二:购买榕树59棵,香樟树91棵,方案三:购买榕树60棵,香樟树90棵.【解析】(1)设榕树的单价为x元/棵,香樟树的单价是y元/棵,然后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设购买榕树a棵,则香樟树为(150﹣a)棵,然后根据总费用和两种树的棵数关系列出不等式组,求出a的取值范围,在根据a是正整数确定出购买方案.【详解】解:(1)设榕树的单价为x元/棵,香樟树的单价是y元/棵,根据题意得,2032340y xx y-=⎧⎨+=⎩,解得6080xy=⎧⎨=⎩,答:榕树和香樟树的单价分别是60元/棵,80元/棵;(2)设购买榕树a棵,则购买香樟树为(150﹣a)棵,根据题意得,6080(150)10840150 1.5a aa a+-≤⎧⎨-≥⎩,解得:58≤a≤60,∵a只能取正整数,∴a=58、59、60,因此有3种购买方案:方案一:购买榕树58棵,香樟树92棵,方案二:购买榕树59棵,香樟树91棵,方案三:购买榕树60棵,香樟树90棵.【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已知点P (2a ﹣4,a+4)在y 轴上,求点P 的坐标;(2)已知两点A (﹣2,m ﹣3),B (n+1,4),若AB ∥x 轴,点B 在第一象限,求m 的值,并确定n 的取值范围.【答案】(1)(0,6);(2)n >﹣1.【解析】(1)根据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列出关于a 的方程,解之可得;(2)由AB ∥x 轴知A 、B 纵坐标相等可得m 的值,再根据点B 在第一象限知点B 的横坐标大于0,据此可得n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点P (2a ﹣4,a+4)在y 轴上,∴2a ﹣4=0,解得:a =2,∴a+4=6,则点P 的坐标为(0,6);(2)∵A (﹣2,m ﹣3),B (n+1,4),AB ∥x 轴,∴m ﹣3=4,解得:m =7,∵点B 在第一象限,∴n+1>0,解得:n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平行与x 轴的点的坐标特点. 23.某自行车制造厂开发了一款新式自行车,计划6月份生产安装600辆,由于抽调不出足够的熟练工来完成新式自行车的安装,工厂决定招聘一些新工人;他们经过培训后也能独立进行安装.调研部门发现: 1名熟练工和2名新工人每日可安装辆自行车; 2名熟练工和3名新工人每日可安装14辆自行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