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卷)

2016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卷)

2016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

(每一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总分48分)1.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2.(2010高考卷)我国之所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0821)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

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2015卷21)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

材料表明:()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5.(2016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和准则。

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涵。

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6.清明期间,文明祭扫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些地方倡导文明新风,推出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低碳”祭扫方式,给清明增添了不少清新气息。

可见()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传统文化总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融入新的容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④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清明文化也具有包容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081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

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8.(2011高考卷)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16课标Ⅱ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

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外。

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外,主要得益于()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10.(2011高考卷)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这说明()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 (2015卷20)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

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

这是因为:()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12.(2012年高考·文综·26题)随着国际和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

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

此举有助于()A.丰富中华饮食文虎的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3.(2012年高考·文综·22题)茂腔是独特的地方戏曲。

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目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

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刨新的根本途径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14.(2012年高考·文综·23题)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

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2012年高考·文综·31题)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

这告诉我们()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6.(2012年高考·文综)杜甫是“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

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

这表明()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17、(201617)莆仙戏被誉为宋元时期南戏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新的魅力。

政府扶持莆仙戏旨在()①拓展戏曲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②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③通过推出新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④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18.(2013 卷22)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

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

由此可见()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9. 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 .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 )①以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文化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在于自身的包容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20162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

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容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1.(2013 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

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

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22. 以及、澳门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

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等地,其涵丰富,形式多样,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说明()A.客家围屋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客家围屋是民族精神的火炬C.客家围屋是客家人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客家围屋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3. (2014全国卷Ⅰ)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

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2013四调)一位中国知名作家曾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

”这体现的道理是()A.继承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任务B.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C.植根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2013 卷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

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10分)26.(2013 )对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