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波谱分析》大作业
学生姓名专业
层次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成绩
年月日
作业完成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 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 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位移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2、屏蔽效应核外电子及其他因素对抗外加磁场的现象。
3、相对丰度以质谱中基峰(最强峰)的高度为100%,其余峰按与基峰的比例加以表示的峰强度为相对丰度,又称相对强度
4、氮律氮律是质谱分析中判断分子离子峰质量数的规律
5、分子离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的正离子称为分子离子,它的质荷比值即代表了试样分子所对应的分子量数值。
6、助色团本身在200 nm以上不产生吸收,但其存在能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改变分子的吸收位置和增加吸收强度)的一类基团。
7、特征峰用于鉴定官能团存在的峰称为特征吸收峰或特征峰
8、分子离子峰分子离子峰,指的是分子电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所产生的峰。
9、质荷比质荷比指带电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之比值,以m/e表示。
10、助色团本身在200 nm以上不产生吸收,但其存在能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改变分子的吸收位置和增加吸收强度)的一类基团。
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 辐射后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分子振动有瞬间偶极距变化。
2、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几部分组成及其作用?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分光系统、检测器三部分组成。
1、光源产生的光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样品,一路通过参比溶液。
2、切光器控制使参比光束和样品光束交替进入单色器。
3、检测器在样品吸收后破坏两束光的平衡下产生信号,该信号被放大后被记录。
检测器一般可分为热检测器和光检测器两大类。
热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把某些热电材料的晶体放在两块金属板中,当光照射到晶体上时,晶体表面电荷分布变化,由此可以测量红外辐射的功率。
3、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是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4、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在有机结构鉴定中,紫外光谱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共轭体系、生色团和芳香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5、在质谱中亚稳离子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碎片离子解析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离子 m1 在离子源主缝至分离器电场边界之间发生裂解,丢失中性碎片,得到新的离子 m2。
这个 m2 与在电离室中产生的 m2 具有相同的质量,但受到同 m1 一样的加速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