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简评
就社会政治意义而言,伴随着德国工业化高速发展,德国旧的社会结构正在迅 速瓦解,新的社会结构正在成长之中,韦伯以明锐的眼光意识到此时一个重要 的问题就是使组织合理化,以此为新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提供 所需的效率; 就学术意义而言,韦伯最早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其三种组 织形态划分、组织形态与权威性质结合起来分析的理论框架、对官僚制组织的 功能,结构,管理方法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行政组织中的管理原则和 特征,例如关于分级节制、工作报酬等问题论述以及认为行政管理就是追求效 率的理论贡献,反映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管理观念。 韦伯理论存在的问题在于对官僚组织的分析偏重静态研究,过分强调层级节制 体制,忽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缺乏组织与外部环境互动的探讨 ,偏重对组织内部和管理结构的分析;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划分忽视 了宏观协调的问题;过分强调人员稳定,容易导致组织懒惰性。 总之,韦伯的理论为正式组织提供了良好指导,其生命力和影响是持久的。
“西方行政学理论初创时期的主要思想及 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系统性理论构成西 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传统阶段。”
(1)威尔逊的政行两分思想
就问题导向而言,威尔逊行政学理论产生 的基础立足于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反动。( 自由主义——新个人主义思潮——资本巨 头左右议会决策立法权威望下降——社会 公共事务增多——中产阶级掀起新民主运 动——行政力量被民主运动视为有效控制 资本巨头垄断权力的工具) 1887年美国的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 》一文,标志着公共行政科学的肇始。威 尔逊的贡献在于他提出的政行二分原则, 构成了“美国公共行政的圣经”,成为现 代公共行政的逻辑起点,这就必然要求重 新构建和规划公共组织。
(3)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工业化发展已经达 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一方面生产规模和科学技 术迅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另一方 面竞争日益加剧,人们缺乏管理现代化大工业 的方法和技术,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同时劳 资关系日趋紧张,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如何 真正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成为各个企业 共同关心的问题。 科学管理理论即微观管理主义,科学管理的根 本目的是谋求高效率,泰勒认为,谋求高效率 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为此应将 高工资与低劳动成本统一起来,并通过扩大再 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的重要手段就是使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 方法取代过去的经验管理,意指发现“一种最 佳工作方式”。
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案》(文官法):职位按比例分
配、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试用期。
(1)威尔逊的政行两分思想 (2)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3)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5)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 (6)古利克的一体化行政思想 (7)厄威克的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 (8)福莱特的动态行政管理理论
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从而他对一个体系的认 识排除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把合理性看成人们是否在信仰上认可,而不是他们 对事实的价值判断。基于此任何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作为基础的。主要 有三种权威形式: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在韦伯看来,只有 与法理型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理想的组织形式,它就是官僚制。 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规制导向、等级制、非人格化、职业化、全职化、 专业化。 官僚制体系的六项基本原则:固定和法定的管辖范围、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 化、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保存书面文件基础上、公职管理以全面而专门的训练 为先决条件、官方活动要求官员完全发挥工作能力、在制定一般性规范后,管 理工作应该是稳定的、完整的和可以被学习的。 如果在政行二分前提下思考韦伯的官僚制,就不难看出近代社会发展是一个合 理化的进程,在一些具体的领域,这些合理化则表现为工具理性的生成过程, 对于公共行政而言,行政作为政治的工具,它唯一追求的就是高效,官僚行政 如同机械化生产方式一样,最能体现行政对于政治的价值,因而官僚制组织最 能体现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也是大规模组织的合理形式。
古 德 诺 (Frank J. Goodnow, 1859-1939 ) , 美 国 著 名 行 政 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曾 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霍普金 斯大学校长、美国政治学会第 一任会长。
(2)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对组织形式的研究缘起于对“人们为
什么会服从命令,会按他们被告知的那样去 行事”这样有关合法统治与权威类型基本问 题的回答,基于三种权威出现了三种不同的 组织形式,韦伯认为只有合法合理组织才能 作为行政管理的组织基础。 在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发展的传统阶段,韦 伯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提出基于欧洲资 本主义工业化时代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 论,即官僚制理论。 韦伯对官僚制理论的研究是以合理性和合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法性这一中心概念为学理预设的,在他看来, 1864 - 1920 ) 是 对 西 方 古 个人及其行为是进行经验性科学分析的基本 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 单位,个人行为应当是合理的,而在社会结 出贡献的德国著名社会学 家和哲学家 ,“组织理论 构和秩序层面则是合法化问题。 之父”。
威尔逊政行两分思想的发展
继威尔逊之后,古德诺进一步发展了 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 1900年,他出版了名著《政治与行政 》,更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政治— 行政二分法理论。 古德诺认为,所有政府系统都有两种 基本的功能,分别称之为“政治”与 “行政”。“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 ,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理论内容:与同时代 的美国管理科学家泰勒不同,法约尔所关心的不 是作业现场的操作效率问题,他是在总经理的位 置上看待管理问题的,并且认为他的管理理论不 仅适用于公、私企业,而且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 宗教组织等,所以他把自己的理论叫做“一般管 理理论”。 管理的定义:法约尔关于管理的定义是通过将经 营与管理进行比较并对管理活动的要素进行分析 来揭示的。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 经营: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经营 包括六种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构成。 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 管理的一般原则 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 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 中(集中化管理)、等级序列、秩序、公平、人 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14点原则。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古典管理理论的主 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
派的创始人。
(5)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
在怀特之前的威尔逊、古德诺、泰勒、 法约尔等人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在各自 的领域中,为西方行政学的创立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他们对行政管理的研究还 不全面和系统,他们研究的那个领域或 者是政府管理的边缘,或者只是政府管 理理论中的一部分。他们的研究成果还 只是为行政学理论的最终形成积累素材 、提示方法和奠定基础。而没有形成完 整的学科。 开创性地提出行政学的理论体系,并完 成行政学研究系统化这一历史性任务的 ,就是著名的美国行政学家伦纳德 ·D·怀特,行政学在他手中才真正赢 得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
滋长了裙带关系和官场腐败;
二是公务人员的职业生涯缺乏保障,吸引不了社会精英的加入,导
致行政能力和效率低下; 三是“政党分肥”制度的严重影响,为政党胜负所左右,行政人员 与选举官员共进退,导致行政系统周期性震荡,政府政策难以连续 有效地进行。
(弊端:腐败、效能低、缺乏专业技术、政府不稳定性)
2、19世纪英美针对早起行政实践弊端进行改革的实践活 动: 1854年英国《诺思科特—特里威廉报告 》(《诺—屈报 告》):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功绩晋升、 行政中立、量才使用;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简评
尽管泰勒所开创的科学管理理论是针对企业管理的,但是政治与 行政的分离强调行政管理事务的非政治化,使得行政事务在这一 点上能够运用科学管理的原理和原则成为可能,所以科学管理理 论逐渐被运用到政府行政管理实践中。(1910-1940年美国政府的 实践印证了这一点) 科学管理将管理个人经验和人格化的管理推向科学理性、专业化 、普遍化,与政治—行政二分法具有内在的结合点,而且也与韦 伯的官僚制理论具有相通的精神气质。 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中并不存在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这种精神和 高度值得学习(理论常青)。
政治领域(制定政策)与行政领域(执行政策)分离可以解决政 党分赃制的许多弊病。
人事行政管理思想(注重政府官员的素质问题)与行政监督思想 (公共舆论的监督)
威尔逊的政行两分思想简评
通过论证国家行政管理和建立行政科学的必要性,较为准确地揭 示了行政学研究的对象和实质,明确提出了行政了研究的目的和 任务,加之对行政学研究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独到见解 ,对目前我们行政学研究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着不可忽视的启 发和借鉴意义。 没有真正地深入到行政管理内部的技术性细节问题,和古德诺一 样,深受时代和所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局限,只是完成了行政学 研究的“起步”阶段。
弗雷德里克·温斯 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是美国著 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 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 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的重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认为,提高生产率的前提是必须 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所谓第一流的工人 指的是适合于其工作而又愿意努力的人,而非体力超过常人的“超人”。 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经验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及休息时间的搭 配、机器的安排、作业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各种不合理因素,这是企 业管理当局的首要责任。 采用“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以此来督促和鼓励工人完成和超过定 额,后提出“任务和奖金工资制”:工人无论生产量高低,都有一个保证的日 工资,如果工人完成了任务,就能获得奖金。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计划部门主 要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工具 ,从而制定出计划并发布指示和命令;现场的工人和工长则从事执行的职能, 即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规定的标准化的工具,从事实际 操作,不得自行改变。 把管理工作细分,使每个工长只承担一种职能。泰勒设计出了八个职能工长代 替原来的一个工长,这种职能管理的思想为以后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的专业 化提供了参考。 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 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 策和监督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