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辅导差生的方法

浅谈辅导差生的方法

浅谈辅导差生的方法
学生学习成绩有差异,这是必然的。而待优生生往往影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想方设法
注意对待优生生的观察和研究,不断采取有力的转化措施,这是每位教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
务而必须十分注重的一环。那么,如何转化待优生生呢?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一、
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热忱。学生得不到老师的爱,是形成待优生的原因之一。 相对来说,
待优生在学习过程听到的大都是批评,甚至是讽刺挖苦的语言。待优生对老师的教育常持回
避和抵触情绪。故他们的学习成绩与优生距离日益拉开。我们对这样的待优生,不能冷眼看
待,而要努力去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以他们自身的优点,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
就要利用课余时间去接近他们,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树立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恒心。一
旦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二、对症下药,促使学生
上进 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待优生进行摸底排队,以做到心中有数。针
对待优生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对于因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
不端正而成绩差的学生,要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确青少年学好文化知识是
首要任务,是关系自己美好前程的大事。同时对他们的作业及时检查,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如上课注意听讲;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多读书多背书等等。而智力迟钝、反应不
灵活的待优生,跟他们讲“笨鸟先飞”的道理。鼓励他们只要肯下功夫,勤奋学习,多练多
读,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对那些顽皮,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坚持打持久战。上课时,让他们
坐在讲台前,时时暗示,提醒这些学生集中注意力;作业时,坐在他们旁边看着做,边看边
指导,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既能提高他们作业的质量,又能帮助他们改正拖拉,懒散的
不良习气。 三、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情趣是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的最基
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部分差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很大的困难。对这部分学
生,着重应培养他们的学习情趣,多给一些学习的机会。课堂上,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回答,
哪怕是回答得语无伦次,也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回答得对的部分并给以表扬,以诱导他们的
学习兴趣。还要动员他们不懂就问。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心平气和地逐一讲解,直至弄
懂。 精心设计一些差生能参与的学习活动,如班里进行写字比赛,多让待优生参加并选
拔。有的待优生成绩差,但字写得清楚端正,这正好是这些待优生大显身手的机会,让待优
生体会自身的价值;课外活动时,老师与孩子们围成圈,排成队,做知识性的游戏,尽量让
待优生有机会参与,使活动成了知识的园地,逐步培养学习文化知识的情趣,自觉的学好文
化知识。 四、多层次教学,创造学习氛围 根据学生成绩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
的原则。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和智力的好坏分几个层次:学习成绩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为
一个层次;学习成绩中等,学习较勤奋而理解能力较迟缓的学生为一个层次;学习成绩较差,
学习基础差和反应迟钝的学生为一个层次。课堂教育中,立足中差生,面向全体讲课。鼓励
中差生质疑问难。精心设计作业:中等生完成基本题,优等生增加思考题,重点放在待优生
辅导,以缩小差距。 五、以优带差,增加学习机会动员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待优生
学习,是提高待优生成绩的有效措施。在班里开展“求师”活动时,首先要使优生认识乐于
助人是中国人的美德。让优秀的学生能主动帮助待优生;而待优生也要认识到“不耻下问”
的道理,也能主动去找一个自己信服的优秀生担任自己的“小老师”。活动时开展竞赛,看
谁最胜任“小老师”,看谁进步最快,增强待优生之间为学好功课的竞争意识。 转变待
优生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只要我们教师有像园丁爱护花草那样的爱心,满腔热忱,循循
善诱地去对待学生,像和风细雨吹进学生的心田,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祖国百花园里的朵
朵鲜花,定会竞相开放,多姿多彩!
就让先进带后进吧。 鼓励加激励加谈心 找后进生谈心;课堂上难度低的问题由
后进生来回答,在同学前树立信心;一对一辅导;发现闪光的及时鼓励等等
首先让他(她)找会自信,这是他可能转型的前提;其次从简单做起,循序渐进,
给他找一个学习上的搭档,还有就是多做题,熟能生巧,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
自现。最后就要看他的能长久坚持不,还有你要有耐心,给他树立榜样,让他坚
信你能帮助他,改变他。

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会有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人们私下里称之为“差
生”或“后进生”。“差生”的转化一直是老师们最费心思的工作,已经有很多人在这
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理论剖析,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操作性不强,效果也不很理
想。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特别是近几年把“差生”与“优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对
比后,我发现转化“差生”是有窍门的,只要“差生”愿意学好,按照一定的方法进
行训练,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转化的。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对“差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差生”的“差”是暂时的,正因为
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不很理想,才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更何况在一个学校里的“差
生”,到了另一个学校可能就是优秀学生,乃至尖子生。把“差生”转变成优秀学生,
正是一个教师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需做好的关键一
步。下面就我的经验和学识,谈几点看法: 一.讲清楚数学的学科特点,告诉“差
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同时指导他先把最关键的知识在短期内补上,
使他能够大致跟上现在的进度。我们不能只讲一些什么复习呀、听讲呀、做作业
呀、问老师呀……等大道理。面对数学没有学好的“差生”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他
这一科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
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
等。有一个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可
能沦为“差生”的行列。找准之后,先把关键的知识补上,补的时候要一对一地辅
导学生学会自学,即自己找到相应的知识,自己钻研,不明白的多问老师。这时,
为了给学生以信心,老师的教学要做相应的配合,如:知道这几个“差生”把某几
个知识点补上了,就适当地针对这几个知识点来一次简单的阶段性测试,让他们
也尝尝及格和得高分的喜悦。暗暗地、一步一步地证明他们已经跟上了老师的教
学进度。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的喜悦比失败的教训更能激励“差生”的
进步。同时在辅导时一定要强调做题习惯的培养。实践证明:“差生”数学题的原
因除了相关的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外,最致命的缺点是做题习惯不正确,不知道
怎样把已知条件进行转化。如:认真仔细并且耐心地把题目看完,然后再找已知
和未知的联系,最后设未知数列方程。这些最基本的做题习惯,几乎所有的“差
生”都没有掌握。知识点和做题习惯,要双管齐下,这是“差生”转化的秘诀所在。
二.要明确告诉“差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这一方法学习,短期内,如三个星期或一
个月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要有相应的测试,测试成绩的提高是学习进步的主要
标志(至少“差生”这样认为)。不要把验证进步的期限超过三个月,这样“差生”
会觉得太久。测试之后一定要及时与“差生”共同分析错因,分析是知识点的问题
还是做题习惯问题。 三.在课堂上多给“差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说题”。启发
引导他们分析题目中每一句话的含义,说出解题的思路。从“说题”入手,揭开试
题的神秘面纱。 教师说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同样,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鼓励他们说题,是短期内提高期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招不只是对“差生”有
益,几乎对所有的学生都有益。“差生”的考试成绩之所以差,大多是不会思考,
面对一个题不知从何下手,有时虽然能写两步,但最终还是想偏了,结果得不到
分,等考试后,老师一讲,他们大都有顿悟感,“噢!原来是这样!”但大都只停
留在这一声感叹上,以为听懂了,就是会了。其实,你马上让他说一说解题思路,
说一说数学方程式的书写,他可能立马就说不完全。隔几天考试时,再把这道题
拿来让他做,他又是“似曾相识”,却又做不出来,这就是“差生”的“一错再错”现象。
“说题”的最大功效是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出来,把缺点也暴露出来,老师可以
有的放失地进行当场辅导,辅导这一个,受益的是全班学生。在课堂上说题,一
人说题众人听,其他人也能从中吸取教训或开拓思维。若是连续提问,比一比看
谁说的更有条理,看谁说的更简练,还有一种竞赛的气氛。毕竟,这是从学生角
度的思维,若是正确的,则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若不正确,可以当场纠正,解
决一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障碍。刚开始时,“差生”可能会用“不会”为理由逃避“说题”,
这时老师一定不能让他坐下,否则他永远也无法走出“差生”的怪圈。他说不会,
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其实他是能说出一些的,只不过平时一直被无形的“差生”的
阴影笼罩,会的也不自信了。这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就题目回答问题。老师当场
引导他把题目最关键的部分回答出来,把一个题目分解成多个小问题,让他一一
回答,同时要求其他学生做评判(这样对已经会了的同学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做裁判,即使会了也会有兴趣听下去的)。这样做可能会多浪费一些课堂时
间,但是换来的是“差生”的勇气和走出自卑的喜悦,还是值得的。全国特级教师、
教育家魏书生之所以成功,恐怕有一半是得益于此,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说题”
这一名词,但他的确是做了类似的工作,在“差生”的转化上做出了令人不可思议
的成绩。
四.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小本本”,记下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和“顿悟”到
的“一句话知识”。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