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
运动时教案新人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课时:3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播放“地球运动”录像导入。
方法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
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
中的诗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
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
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赤道的周长约4万
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
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
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
现象。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讲授新课]
设问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
个演示,大家要注意仔细观察。
演示教师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如没
有三球仪,教师可在讲桌中假设一
个太阳,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的运
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答一是围绕地轴自转,二是围绕太阳公
转。
过渡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看
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有哪
些规律。
板书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活动1.投影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表
(见板书设计),并指导学生画到笔记
本上。
2.引导学生认识球体旋转,必须绕轴转动,
并用地球仪演示,得出结论:地球自
转的旋转中心是地轴。
3.教师用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引导学
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然后指导学生
用手中的小地球仪(没有地球仪的学
生可将课本卷起来,一端标出北极,另一端
标出南极代替地球仪)自己或以小
组演示,也可让部分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
4.让学生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
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
(逆时针转动)
5.让学生再将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
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
(顺时针转动)
6.让学生列举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
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每天太阳的
东升西落现象)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
体验得出结论: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
间是24小时(一天)。
7.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
在运动?”教师可启发学生坐火车或
汽车的时候,当车行驶很平稳,又不看车外
只看车内时的体验得出结论。(由于我
们也随着地球转动,因而并不感觉到地球在
运动)
过渡通过演示、观察,我们知道了地球在自
转运动时的规律。那么,地球在公
转时,围绕什么旋转?公转的方向是否和自
转的方向一致?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1第一自然
段,并把得出的结论填入表格中。
2.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9阅读材料“是天转
还是地转”。
3.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演示,两人一组,一人
代表地球,一人代表太阳,叫若干组上
讲台演示地球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
大家观察、评判,看哪一组演示的好。
并纠正演示中出现的问题。
4.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
地球无论是自转,还是公转的过程中
的姿势是直立着身子转呢?还是倾斜着身子
转呢?地轴在空间指向的方向改
变不改变?(倾斜着转,保持不变,北极始
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继而得出结论:
地球转动的特点是地轴倾斜,空间指向不
变。
过渡通过演示、观察,同学们对地球自转和
公转的规律归纳的很好。下面我们
来看看地球自转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有什么
意义?
板书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演示1.教师用地球仪把亚洲、欧洲和非洲
面对学生,让学生观察能否看到南北
美洲?为什么?(不能,因为地球仪是一个
不透明的球体)教师同时指出,地球
也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教师用手电筒作光源(太阳),照射在地
球仪上,让学生观察产生什么现象。
(朝向太阳的半球为昼,背向太阳的半球为
夜)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昼夜现象是在
地球仪不动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假如说
地球也不自转,是不是也会产生这种
昼夜现象呢?(是的,地球不动,同样会产
生昼夜现象)
3.继续演示,教师慢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仪,让学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发生
什么变化?(昼半球不断变成夜半球,夜半
球不断变成昼半球)然后教师进一步
指出:这种地球仪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相
互更替的变化,说明地球上产生昼夜
更替的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朝向太阳的半球——昼
板书昼夜更替
背向太阳的半球——夜
活动1.指导学生以小组(按学生拿的地球
仪和手电筒的数量,把学生分成若干
组)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及观察昼夜更替的
现象。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
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
间?(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需指
出12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因季节和所
在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待上高中学
习时,再深入了解)进而让学生议议完成一
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有什么
意义?引导学生认识人们以1天(24小
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
自转的关系。
2.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美国的纽
约,然后演示观察,当北京是傍晚时,
纽约是什么时间?(早上)并看课本“畅畅
和姨妈的问候”,思考在同一时刻,
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
3.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继续演示。指导学生
先在地球仪上同一纬线上做了3个标
记,然后自西向东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3
个标记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顺序有
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位置偏东的标
记,要比位置偏西的标记先进入昼半
球,也就是说,在同纬度地区,偏东地点要
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显然在时刻
上偏东地点要比偏西地点早一些,使学生知
道地球的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
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
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4.让学生列举自己所遇到的时差问题的例
子,并思考如果观看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
际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时,如何来计算时差
准时收看呢?教师启发学生按地球
24小时转动360°来计算出:经度每隔
15°,时间相差1小时。让学生了解时
刻计算“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一般方
法。
5.投影展示:①日本的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
下午3点钟有一场精彩的中日足球赛,
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②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
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比赛,我们
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是几点钟?
教师指出我们全国统一采用的是“北京时
间”。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计算:①东京
和北京的时差是1小时,且北京在东京以
西,所以,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
该是:15-1=14,即下午的2点钟;②莫斯
科和北京的时差是5小时,且北京在
莫斯科以东,所以,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
的时间应该是:15+5=20,即晚上的
8点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