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午餐》说课稿

《营养午餐》说课稿

《营养午餐》说课稿
一、说教材
“营养午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课题,熟悉的是学生每天都必须接触,陌生的是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搭配才是合乎营养标准的“营养午餐”还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认识,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在学生群体中比比皆是。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几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首先是阳光小学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其次是营养专家介绍了
10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接着是让学生尝试合理搭配自己喜欢的午餐菜谱,最后通过统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激趣—尝试—讨论—再次尝试—总结提高”为主线。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午餐组合为题,
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总结,结合排列、组合、图表,完成对营养午餐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与提高。

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营养专家指出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的指标,不是以命令式、指导式的形式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想象中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产生对“什么才是合格的营养午餐”有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探索认知。

接着通过“小小美食家”与“小小营养家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通过激趣引入、巧妙设问,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下引入课题、产生疑问,在学生愉悦的交流中解决问题。

在模拟现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做菜、点评、评菜,使学生在乐中求知。

通过“小采访”活动,使“关于胖与瘦的探讨”这一问题,以日常闲聊的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中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
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营养午餐的标准,合理搭配营养午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思考
1、生活情景引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阳光小学的第二食堂看一看,仔细观察图片,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1)发现今日菜谱
(2)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今日菜谱上的菜,借助小精灵你会选择哪种菜谱呢?为什么?
(3)怎样来衡量一份午餐是否健康呢?大家有什么想法?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营养午餐。

二、围绕主题,展开研究
1、科学理解营养午餐
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的要求之外,营养均衡很重要,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科学的饮食更加重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出示专家说的话: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菜肴中获取的热量应
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

(1)仔细读专家的这段话,你又不明白的地方吗?
(2)介绍热量、千焦、脂肪,蛋白质的资料。

(3)你是怎样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的?你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吗?
(4)听了专家的建议,你认为一份营养午餐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量化三套方案的营养成分
同学们这是一张营养成分表,你们按照专家的建议,一起来看看哪套方案更加营养健康。

(1)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计算器,口算、估算等方式进行计算,并填入表格内。

(2)科学选着营养午餐
同学们,应该选着A、B、C那套方案呢?为什么?
通过刚才的研究,选择营养午餐,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三、动手设计,解决问题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营养专家,为咱们自己设计营养午餐吧。

四、统计分析、综合应用
选出方案填表,制作条形统计图。

五、探究延伸,为特殊人群搭配营养午餐
刚才大家搭配了营养午餐,在我们生活中。

还有这样的一些人需要我们帮助,如:运动员,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热量。

肥胖症的人等等,
我们应该怎样为他们搭配营养的午餐呢?
六、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什么帮助和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