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1 、轻重感 2 、冷暖感 3 、软硬感 4 、强弱感 5 、味觉感 6 、听觉感
1 、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
1 、冷暖感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
1 、软硬感
色彩的柔软和坚硬感主要与色彩的明 度、纯度相关,与色相关系较小。
4 、强弱感
色彩的强弱感指色彩给人心理的刺激 所造成震撼力的强与弱。它与色彩的 三属性相关。
白色
像白云那样有虚无缥缈之感,想象中的白雪、护士。象 征清净、素雅、圣洁、高尚、善良的情操与品格。新娘的结 婚礼服,全身穿白色丝绸的衣裙和披白纱,有清白、纯洁、 娇柔、轻盈之感。白色洁净一尘不染,所以又是医疗卫生的 象征色。
灰色
灰色较含蓄和沉稳,具有朴素、温和、沉静、雅致、 柔和的感觉,象征高雅、精致、含蓄,也象征寂寞、沮丧、 平淡、枯燥和忧郁。
用于任何形式的在线付费下载。 收集整理我们发布的免费资源后,刻录光碟销售。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 /ziliao/ 范文下载: /fanwen/ 教案下载: /jiaoan/
环中,以红、黄、绿、蓝、紫为5个基本色 ,保证了二次色的鲜艳和纯粹性。在相邻 的色相间各增加黄红、黄绿、蓝绿、蓝紫 、红紫来构成主要色相,每个色相又分为 10个等份,演绎为100个色相。
2、奥斯特瓦德色体系 由德国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德提出,其
立体的色相环以红、黄、蓝、绿四原色学 说为理论参考,由此在邻近的两色之间增 加橙、蓝绿、紫、黄绿四间色,共计8种主 要色。上述各色再划分为3个等份,则扩张 成24色相环。
(1)明度的推移: 概念:明度的推移是指以单色为主兼以多色由暗到明的渐变 ,在单色或多种组合颜色中逐渐加白或加黑或加统一的颜色 ,形成不少于10个连续并列明度层次的排列,给人以深度的 空间与光影感. 特点:层次分明,变化细致,色彩均衡,空间感强. 要求:将色彩均匀的平涂在已安排好的画面上,不留有任何 模糊的自然层次.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1)明度的推移: 概念:明度的推移是指以单色为主兼以多色由暗到明的渐变 ,在单色或多种组合颜色中逐渐加白或加黑或加统一的颜色 ,形成不少于10个连续并列明度层次的排列,给人以深度的 空间与光影感. 特点:层次分明,变化细致,色彩均衡,空间感强. 要求:将色彩均匀的平涂在已安排好的画面上,不留有任何 模糊的孔→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产生色感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也称色名。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艳度。
3.2.1 3.2.2 3.2.3 3.2.4
色彩的表达与体系 色彩的混合法则 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调和
1、蒙塞尔色体系 由美国画家蒙塞尔提出,在蒙塞尔色相
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血液、夕阳、心脏等,从而 感到崇敬、伟大;象征兴奋、热情、危险、反抗、喜 庆、爆发等。
红色是中国人传统中最喜爱的颜色,象征喜庆和吉祥。
黄色
使人联想到香蕉、黄金、黄菊,又似阳光普照 大地,感到明朗、活跃、兴奋。象征明快、光明、 注意、不安、野心。
黄色在中国是帝王的颜色,象征着皇权和尊贵。
同同类类色色
邻近色
对比色
互补色
互补色
互补色
3.纯度对比(艳度对比) 因色彩纯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称纯度对比。
每种色彩有四种方法来降低其纯度:加白、加黑、加灰、加互补色。
3.3.1色彩的知觉和空间 3.3.2色彩的感觉与联想 3.3.3色彩的象征与想象
3.3.1色彩的知觉和空间 3.3.2色彩的感觉与联想 3.3.3色彩的象征与想象
•所谓透叠,就是叠色。当两个色相互重叠时得到的新色就 为叠色。当底形和面形重叠时,如果色相差别级数小,则 两者稍有紧贴感;当色彩级数差距增大时,则两者的空间 感也随之增大而产生远离效果。
色彩的推移构成:
色彩的推移就是色彩的渐变。 渐变构成是秩序中最典型的形式,所谓秩序构成是同一要 素有规则地反复,或两种相反的要素有规则的交替出现, 自始至终保持某种秩序的过程。 色彩推移是一种特殊的作品形式,采用色相、明度、纯度 等按一定的秩序有规律的变化,其构图及形象组织亦有相 应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具有秩序的美。
1.明度对比。
由于明度对比 强弱不同,可以 把明度对比大体 分为9种:
2.色相对比
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称为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的强弱可通过色相环上的距离表示。
可分为同类色对比 (色相环距离15°左右) 邻近色对比 (色相环距离45°左右) 对比色对比 (色相环距离130°左右) 互补色对比 (色相环距离180°左右)
可 见 光 : 380nm~780nm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可见光450 nm~400nm 可见光500 nm~450nm 可见光570 nm~500nm 可见光590 nm~570nm 可见光610 nm~590nm 可见光700 nm~610nm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把太阳白光引进暗室,利 用菱镜分解太阳光,使其通过三棱镜射到白色屏幕上, 结果出现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 些色光再通过三棱镜时就不能再分解了。七种色光混合 在一起,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光。进一步验证了光与 色彩之间的关系。
绿色是一种保护色,国家多用作军事装备。在西方绿色还象征嫉 妒与恐怖。
紫色
使人联想到葡萄、茄子、紫罗兰,象征高贵、神秘、优 雅、嫉妒、女性化、神秘等。
无彩色
黑色
给人以庄重、严肃、冷峻、神秘感,联想到夜晚、礼服、 木炭,象征成熟、高贵、庄重、稳重、高雅,还象征迷惑、 沉闷、沉重、悲痛或死亡。
色彩的空间混合构成:
空间混合亦称中性混合或第三混合。投射光照混合后会出现一种 新的色光,吸收不同光的物体混合后也会产生新的色光,其他方 式的混合或叠置还是会产生新的色光。 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穿插、并置在一起,在一定的视觉空间之外, 能在人眼中造成混合的效果。 其色彩效果丰富响亮,具有空间的颤动感,表现生动,物体的光 感闪耀。 各方色彩对比鲜明强烈,色彩面积较小,形态为小色点小色块细 色条等,并呈密集形态。 色彩的位置关系并置,穿插,交叉等。
1、色光的三原色和色料的三原色 2、加法混合、减法混合、中性混合 3、间色、复色、补色
色光三原色:红Red、绿Green、蓝Blue,简称RGB 色料三原色:品红magenta、黄yellow、青cyan,简称CMY
2、加法混合、减法混合、中性混合
加法混合是色光的混合,减法混合是色料的混合.
1.明度对比。 2.色相对比。 3.彩度对比。 4.冷暖对比。
(4)补色的推移:
概念:补色的推移是从一种色过渡到它的补色,可从色环中 选择一对或两对以上的补色进行相对应的推移。 特点:补色双方的调和比例决定了层次的变化,补色之间的 调和得于灰色,所以推移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灰色层次。 要求:在色彩的调配中,如需加大各层次色彩的变化,适 当加入一定比例的白色来提高明度,但切不可加入其他色 彩,以防补色的色性改变。
色彩的情感是建立在人对生活认识的基础上的。 通过不同的色彩来传达一定的情感。
色彩的情感构成必须考虑到设计的用途、功能和使用 者的心理感受。
谢谢聆听
可以在下列情况使用
不限次数的用于您个人/公司、企业的商业演示。 拷贝模板中的内容用于其它幻灯片母版中使用。
不可以在以下情况使用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色彩构成
3.1.1 光与色 3.1.2 色彩的形成 3.1.3 色彩的性质 3.1.4 无彩色系与有彩色系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它属于电磁波的一部分。电磁波根据波长可分为X光线、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在整个电磁波范围内,并 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只有波长为380~780纳米之间的 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觉,这段波长的电磁波叫可见光 谱或光。
不同的色彩联想
色彩有着丰富的含义和象征,人们对不同的色彩表现出 不同的心理反应,这是由于人们不同的生活经验引起的不同 的色彩联想,人的经验越丰富,信息量越大,想象力也越丰 富,并且不同的性别、年龄、性格素养、生活习惯、民族习 惯等所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
不同年龄的色彩
婴儿色彩:柔和、明亮
不同年龄的色彩
1.视觉适应 (1)明适应和暗适应 (2)远近适应
1.视错觉和幻觉 (1)色彩的前进和后退。
1.视错觉和幻觉 (2)色彩的膨胀和收缩
1.视错觉和幻觉
(3)视觉后像(视觉残像)
视觉后像是指发生在视觉刺激已经消失之后人的视觉感知。当我们注视一种高纯度的色彩 一定的时间后,再将视线移到非色彩区,我们的视觉会出现残像,而残像的色彩正是我们所注 视的色彩的补色。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后,物体图像会在眼睛里保持0.1秒左右。
红色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儿童色彩:鲜艳、活泼、纯色
不同性别的色彩
女性色彩:温柔、亮丽
不同性别的色彩
男性色彩:沉稳、刚毅、理性
•透叠构成、推移构成、空间构成、调和构成、情感构成、 肌理构成和想象构成
色彩的透叠构成:
透叠是一种当两个形体相重叠时,处理成两者都能显现形 体、轮廓的表现手法。
生活中许多形态的组合互相遮挡,前后不能看完整。透叠 可将两个以上的形象重叠排列,通过重叠显示出形象的完 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