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九年级(下)化学模拟考试(附答案)

2020年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九年级(下)化学模拟考试(附答案)

初四化学一轮复习周考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S-32Ca-40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哈尔滨市近期热播的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下列食品中含糖类相对较多的是()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过滤C.液体的量取D.稀释浓硫酸3.下列变化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硫酸在纸上写字B.比较硬度C.铁生锈实验探究D.燃烧条件的探究4.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用不锈钢铺设钢轨B.硫酸用于制药C.石墨用于制铅笔芯D.氮气作气体肥料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钢铁表面采用涂油、刷漆、镀铬等方法都能防止钢铁生锈D.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可调小炉具进风口A.秋葵炒肉B.清炒竹笋C.红烧牛肉D.糖拌年糕植物油蒸馏水氮气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银白色C.把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红褐色固体逐渐变为银白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D.把铝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铜析出7.下列叙述、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探究铜和银的活动性:Cu+2AgCl====2Ag+CuCl 2置换反应B.消石灰治疗胃酸过多:2HCl+Ca(OH)2====CaCl 2+2H 2O 复分解反应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 4====K 2MnO 2+MnO 2+O 2↑分解反应D.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Hg+O 2====2HgO化合反应8.“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B.人体缺少维生素A 会患坏血病C.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治氟斑牙和氟骨病D.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9.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甘氨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5C.甘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D.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10.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前人们已制得纯金属90余种,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铁在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B.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航空煤油等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待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软水与硬水蒸干观察加肥皂水观察B磷矿粉与碳铵观察颜色闻气味C呼出气体与空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D羊毛线与尼龙线观察颜色点燃后观察1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 l℃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提纯乙C.t2℃时,向200g甲的饱和溶液加10g甲,甲会完全溶解,得到210g饱和溶液D.t2℃时,当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 l℃均有固体析出时,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氯化铁溶液氯化铜过量的铁粉过滤B氯化钾溶液氯化铜溶液适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洗涤,干燥C氮气氧气足量灼热氧化铜洗气D氯化钠溶液碳酸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15.向FeO和Fe2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含硫元素3.2%的溶液。

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晶体(不含结晶水)1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提示:FeO+H2SO4=FeSO4+H2O)A.73.3%B.74.4%C.75.0%D.76.8%二、非选择题(28-35小题,共8题,共40分)28.(5分)又到一年水果季,各种各样让人喜爱的水果出现了,黑龙江本地的草莓也出现了,爱吃草莓酱的各位同学可以自制草莓果酱;主要原料草莓、白糖、辅料柠檬汁,就可以制作酸甜可口的草莓酱了.(1)制作草莓酱用的草莓等水果是人体获取①(含除水外的一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之一,该营养素可以起到②的作用.草莓酱中含有白糖成分,白糖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③(2)草莓在栽种时处于温度较低的春天,为了生长得更好,通常要在其根外施加①肥.该化肥的作用是能增强②能力.29.(5分)2018年5月27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回到大连造船厂,与首艘国产航母001A首次“同框”亮相,中国的双航母完成了历史性的“会师”。

(1)航母对钢材的特殊要求是源于其主要在水下活动,并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其中主要利用了该钢材的化学性质是A.熔点高 B.硬度大C抗腐蚀性好(2)航母最早使用的是银锌蓄电池,电池在工作时是锌和氧化银发生了置换反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现在用锂电池取代了银锌电池,锂电池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②;(3)常规航母航行时的动力是由柴油发电机组工作产生的,航母运行时能量转化全过程为①;为了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是②。

30.(3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A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A和B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四种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如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3)每个C分子与每个D分子的相同点是。

(写一条)31.(4分)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同学们整理了很多我们初中化学教材中的表达含量的数据,请根据含量的表达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类,①空气中氧气占21%②农业上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③医院用75%的酒精溶液消毒④稀释98%的浓硫酸配稀硫酸⑤成年人体内含水65%-70%⑥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74.2%选出的一组数据是______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不仅可以燃烧、消毒,还可以和最活泼的金属反应,如钾钙钠等,某同学查到乙醇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C2H5OH+2Na=2C2H5ONa+H2↑,请尝试写出乙醇和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32.(5分)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火柴、棉花、升降台、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及相关的仪器。

(1)写出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时,开始收集。

(3)集气瓶中能收集到气体是因为反应生成氧气,使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内压强,气体逸出。

(4)若还想制并直接检验二氧化碳,应选择的仪器有①(填序号);若将澄清石灰水改为紫色石蕊溶液验证其性质,则观察到的现象是②33.(4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和C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D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2)C的类别是(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3)反应E→A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

34.(6分)为测定甲同学用纯净镁粉与200g盐酸反应后所得剩余溶液的组成情况,乙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乙实验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甲实验所得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剩余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物质质量(x)比例式为;(4)将乙所得滤液蒸发掉16g水时无固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甲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6)若甲所用盐酸是由36.5%的浓盐酸配制,则配制所用盐酸时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35.(6分)学校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探究实验,请你参与进来:图1实验中,通过(1)的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向乙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却出现了气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2);【继续实验】将两支试管的废液混合在同一烧杯中,出现了图2的现象,同学们对废液中的离子成分展开探究:【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离子?【猜想与假设】甲的猜想:Na+、Cl﹣、CO32﹣乙的猜想:Na+、Cl﹣、Ca2+你的猜想:(3)上述猜想中,错误的是(4)的猜想,理由是(5);【实验探究】取无色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6)溶液,出现(7),证明“你的猜想”成立.【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只需探究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姓名:28(1)①②③(2)①.②29(1)(2)①;②;(3)①;②。

30(1);(2);(3)。

31(1),。

(2)32(1)。

(2)。

(3)。

(4)①②一轮复习周考卷化学试卷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非选择题答题区33(1)。

(2)。

(3)。

34(1)(2)(3)(4)(5)(6)35(1)(2);(3)(4)(5);(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