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2+ 、Cu2+ 、Cr3+ 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2+ 、Cu2+ 、Cr3+ 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400
the adsorption amount of metal ions
2.1.2反应时间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为l 10℃,三氯氧磷和甘蔗渣用量 比为l mL/g的条件下,反应时间对离子吸附量的 影响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3种离子的吸 附量与时间的关系有着相同的趋势。当反应时间从 0增加到30 min,Pb2+、Cu2+、Cr¨3种离子的吸 附量从最初的1.32 mg/g分别增加到15.23、16.88 和17.61 mg/s,而反应时间超过30 min后,随着 反应时间的延长,离子吸附量变化很小。虽然反应 后期对离子吸附量影响较小,但为了使磷酸化反应 进行的更加充分,最佳反应时间选定为120 2.1.3反应温度的影响 在反应时间和三氯氧磷和甘蔗渣用量比分别为
通过对log(q。一q。)和时间t作图(图6),可以从 斜率和截距分别得到平衡吸附量q。.和速率常数k。,
二级动力学模型是以吸附速率由吸附剂表面上 未被占有的吸附空位数目的平方值决定的假设为基 础的,可以用公式4表示:
警=姒旷91):
q。),可以得到二级动力学模型的线性方程:
(4)
其中k:是二级吸附速率常数(g・mg~・min一)。 通过对方程4积分(t=0到t=t和q。=0到q。=
万方数据
第6期
姜玉等: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2+、cu“、cr3+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5
表2甘蔗渣吸附剂对Pb“、Cu“、 Cr3+的吸附动力学常数
conslants
元素。0h面≯专警轩
and Cr3+on the modified bagasse
at
Tab.2
Kinetic
for the adsorption of pb2+.Cu“ room temperature
万方数据
第6期
姜玉等: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h“、Cu“、Cr3+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3
m是加入的吸附剂的质量,g。
离子吸附量的影响佳 温度为110℃。
2结果与讨论
2.1 2.1.1
改性条件对离子吸附量的影响 三氯氧磷用量的影响
, 印 ∞
在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110℃和120 rain的条件下,研究了三氯氧磷的用茸对离子吸附 性能的影响。体系中所加入的三氯氧磷的体积为0
一12.5



mL,相对于甘蔗渣用量的比率为0~2.5
mlVg。结果如图1所示。随着三氯氧磷用量的增 加,离子吸附性能逐渐增大,这主要是由于三氯氧 磷用量的增加,增大了其与甘蔗渣中羟基基团的碰 撞几率,在分子中引入更多高吸附性的磷酸基团。 但是当三氯氧磷和甘蔗渣用量的比率超过1

the
' ≤
皿旺9
咖 曲 E
¥ 咖 耋 留
∞ E
普 督
图3磷酸化温度对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phosphorylation temperature adsorption amount of metal ions
on
the
阼∞:柏_/(mL・g-1)
图I
Fig.1
三氯氧磷用鼍对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120 min和1 min。
cm叫波数出现的强而宽的
930
吸收峰归属于0一H和N—H的伸缩振动,2
1 740和l 630
cm一波数的吸收峰归属于c—H的伸缩振动。 cm一波数分别出现了自由羧基中
100
C—o伸缩振动吸收峰和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羧基
中C—O的吸收峰一J。在1
cm叫波数出现了
纤维素中13一(1—4)糖苷键中C一0一C的吸收
mL III 5120
pH为6的金属离子溶液
中,于室温下搅拌。并在不同时间间隔取样,用原 子吸收光谱法(AAS Z一5000,Japan)测定吸附前 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根据吸附前后离子浓度 变化计算甘蔗渣吸附剂对离子的吸附量,在t时刻 的吸附量q。(mg/g)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Q,=(co—c。)Wm (1) 其中,c。是初始离子浓度,ms/L;c。是吸附t时刻 后溶液中离子浓度,mr,/L;V是溶液的体积,L;
一dq,:七l(g。一。) 2拓l Lge—ql, ——t d )2(Lz,
其中吼和q。分别是t时刻和平衡时单位重量吸附剂 上的离子吸附量,mg/g;k。是一级吸附速率常数, rain~。通过积分可以得到其线性方程:
log(q。一吼)=log吼一面t91严
结果如表2所示。 2.4.2二级吸附动力学
(3)
(I.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
要:通过用三氯氧磷对甘蔗渣进行改性,制备了含有强吸附能力的磷酸基团的甘蔗渣吸附剂,研究了磷酸
化反应条件对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同时也测试了所制备的甘蔗渣吸附 剂的一些物理性质如表面积、孔径和平均颗粒大小。在恒温及恒定pH条件下,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磷酸化甘蔗 渣对Pb“、cu“、c,+的吸附动力学,并运用3种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级动力学模型 对试验数据最为吻合。所制备的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这3种离子的吸附量为Cr3+>Cu“>Pb“。
mL/g的条件下,反应温度对离子吸附
峰【8】。与未处理的甘蔗渣红外谱图a相比,在磷酸
化甘蔗渣的谱图b中增加了1 169和927 cm。1两个
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温度对
万方数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7卷
新的吸收峰,分别归属于P一0和PLxO的伸缩振 动‘9|,这说明经过磷酸化处理后在其分子中引入 了磷酸基团。此外,对所制备的甘蔗渣离子吸附剂 的一些物理性质也进行了表征,表面积为79.28 m2・g~,长度为1 16.49“m,孔积率为0.29。
mL/g
釜 昏
图2磷酸化时间对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phosphorylation time adsorption amount of metal ions
on
时,反应体系中残留的三氯氧磷较多。三氯氧磷和 甘蔗渣用量的比率1 mIVg是磷酸化反应中三氯氧 磷的最佳用量。

关键词:甘蔗渣;吸附;动力学;金属离子 中图分类号:0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29-6579(2008)06-00324)6 1.2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 严重,含有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已得到工业界与学术 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活性炭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 用已被广泛认可,但由于成本较高限制了应用…。 近年来,人们力图寻找低成本的吸附材料,纤维素 基天然高分子材料有其独特的优势。农业废弃物是 来源广泛的廉价生物材料,由于得不到有效利用, 大部分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对其进 行改性制备离子吸附剂,可以提高其应用价值,减 少污染以及这些残留物带来的处理问题,同时还可 以增加农民或加工者的农作物价值。近年来,一些 农业废弃物已被用作离子吸附剂如麦麸旧J、锯 屑¨J、稻壳H o等。天然农业废弃物本身吸附能力 较低,难以满足工业应用,通过对其改性可以提高 其离子吸附能力”J。甘蔗渣是制糖工业的废弃物, 其主要成份为纤维素和木质素。本文通过用三氯氧 磷对其进行化学改性,通过在其分子中引入磷酸基 团来提高其吸附能力。研究了含有磷酸基团的甘蔗 渣吸附剂对Pbn、Cu“、C,+的吸附动力学。 1
实验
甘蔗渣是由广西贵港提供,磨细后过80目筛,
1.1甘蔗渣成分测定 于100℃烘箱中干燥24 h。甘蔗渣的主要成分的测 定按照文献[6]的方法进行。
・收稿日期:2008—06—19 基金项目:国家“863”资助项目(2007AAl007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06200692) 作者简介:姜玉(1982年生),女,博士研究生;通讯联系人:廖兵;E-mail:liaobing@sic.∽.cn
000 h。
cm~。改性甘
蔗渣的表面积和孔径采用美国Micrometics公司的 ASAP2010M全自动快速比表面孔径分析仪测定, 粒度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Sedigraph X光透射沉降粒度分析仪测定。 1.4吸附动力学 用静态法测试吸附性能,准确称取l g改性的 甘蔗渣样品,加入400
由于Pb2+的离子半径和有效水合离子半径相对较 大,它们与离子吸附剂发生相互作用相对要困难一 些,因此Pb2+的吸附量相对较小。

bo


≮ 昏
图5吸附时间对Pb“、Cu“、C,+ 吸附性能的影响
图4
Fr-IR谱图(a)未处理甘蔗渣和(b)磷酸化甘蔗渣
Fig.4 Fr—IR spectra
Fig.5
第47卷第6期 2008年 l 1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VoL47 NOV.
No.6 2008
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2+、Cu“、 Cr3+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姜 玉1一,庞浩1,廖兵1
Effect of
anlount
contact
time
on
the adsorption
of(a)untreated bagasse
of Pb“.Cu2+and Cr3+
and(b)phosphorylated bagas¥e
2.4吸附动力学 2.3吸附时间的影响 吸附动力学描述了溶质吸附速率和吸附时间之 间的关系。图5为在室温下pH值为6,吸附剂添 加量为2.5 g/L,离子浓度为80 ms/L条件下,磷 酸化甘蔗渣吸附剂对Pb“、Cu2+、Cr3+的吸附动 力学曲线。由图中可以看出,改性的磷酸化甘蔗渣 对Pb“、Cu2+、Cr¨的吸附曲线都是单一平滑和 连续的,这说明离子在吸附剂表面为单分子层吸 附¨0|。同时还可以看出对离子的吸附过程主要分为 两个阶段,初始吸附速率很快,当吸附时间超过120 min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离子吸附量变化很 小。这主要是由于在吸附初期,溶液中吸附剂表面 的吸附空位较多,金属离子可以容易的与这些空位 结合,因此有较高的吸附速率。此外,离子的吸附 驱动力主要是由固液界面的离子浓度梯度决定的, 在吸附初期离子浓度梯度较大,提供较大的驱动力, 可以克服吸附过程中离子在液相和固相之间的传递 阻力,使得离子吸附较快。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 由于吸附剂表面的吸附空位逐渐减少,同时固液界 面的离子浓度梯度逐渐降低,所以吸附速率降低。 同时从图5中可以看出,甘蔗渣离子吸附剂对 C,+的吸附量最大,其次是Cu2+和Pb2+。这可能 是因为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的不同以及离子半径大 小不同。Nada等【11]研究表明离子吸附剂的吸附能 力与离子电荷和水合半径有关。Pb“、Cu2+、Cr3+ 三种离子中,Cr3+有三个正电荷,而Cu2+和Pb2+ 只有两个正电荷,所以Cr3+的吸附量较大。同时 改性的磷酸化甘蔗渣吸附剂对Pb“、Cu2+、 Cr3+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可以用一级吸附速率方 程‘12]、二级吸附速率方程‘13 3和颗粒内扩散方程‘14】 等模型进行拟合。 2.4.1一级吸附动力学 一级动力学模型是以吸附速率由吸附剂表面的 自由吸附位置数目决定的假设为基础的,可以用下 式表示:
相关主题